分享

如何把握小学习作中的“真实”

 wgfy45 2016-08-03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小学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实话、写实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和叶老的话都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必须要写真人、记真事、抒真情,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每个人一开始都是只会说真话的,即使是错误的观点也是他当时当地真实的想法,但在经过了种种“诱惑”和“否定”之后,才慢慢学会了说一些谎言(包括善意的谎言),写作做为生活的反映,更主要是为了某些命题考试,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虚假、机械的应试练习。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真话真情。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谈真话,抒真情。我认为作文应从真实的生活情境出发,不以成人的条条框框束缚学生的天性,放飞他们梦想,即使其心愿、理想并不崇高远大,只要合情合理就行。

如何真正恢复作文思想表达、感情抒发的功能,使之成为小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呢?“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老先生这句话虽然不是特别针对作文讲的,但文如其人,作文与做人在很大程度上是相通的。编造的作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小学生记实作文就是实话实说,不打诳语。它记录的是曾经真实发生在孩子们身边的生活。记实作文不真实,就失去存在的意义。

写作教学中怎样指导学生写真实的作文,表达真实的情感呢?我以为:

一、增强信心,创造写“真”的氛围

信心是做好任何事情必备的内因,它是事情成败的精神支柱。有了信心,任何困难、障碍都不在话下。对于望“文”生畏的学生,教师要想打开他们心里的“结”,让学生想写、乐写、好写,就必须从增强他们自信心入手。增强学生的自信,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创造良好的写作氛围。“玩”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玩不仅使学生放松身心,也给写作提供了素材。因为作文来源于生活,只有多看多观察,才能获取更多写作素材。所以,不能将学生禁锢于教室小天地,也不能局限于语文课本。每周除了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外,最好定期举行趣味性的课外活动,如“警察抓小偷”、“红绿灯”、“贴膏药”、“斗牛”、“推手”……这样既丰富了学习生活,又可以使学生的精神负担得到释放,学习的信心得到增强,还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写“真”氛围,让学生所言之物,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

二、激发兴趣,积累写“真”的素材

兴趣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一旦培养起来就会自觉地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多读书、多积累。积累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法宝,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真”的素材呢? 经常听到一些小学生这么说:又是作文,没东西好写,怎么写啊!是不是真的如此呢?当然不是!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这么一句话:“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有了一双慧眼,才能发现生活中采撷不尽的题材。

1、观察谈话法。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创作,第一须观察。”学会观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先让学生随便看,随时注意周围世界中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事物。柳树发芽,蚂蚁搬家,看电视,犯了错误等等。这是一个没有压力的作业,学生自然十分乐意去做。当然,光这样看看可不行,教师每天要定时安排十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自由交流当天看到的事。这种交流,既可以相互启发,又增加了材料,还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它符合了学生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大受学生欢迎。如果说学生最初的观察较为盲目的话,那么时间一长,当观察变成一种习惯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会提高到一定水平。学生在经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筛选”——即在众多杂乱无章的生活现象中挑选出一些较为有价值的题材。只要能持之以恒,作文就再也不愁没东西可写了。

2、全班交流法。

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很多教师为此头疼不已,其实,这也是一个写作契机。对一个事件孰是孰非,亲历者、目击者都有各自的看法,因此往往引发争论,为的就是说清各自认为的事实,讨一个说法。课堂上组织学生大胆“揭发”、评判,力求还愿事情的本来面目,既解决了纠纷,又为写作铺路,可谓一举两得。

3、日记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时间一长,很多材料容易忘记。所以,针对小学中高段,每天晚上要让学生把当天看到的听到的、和同学交流的记下来。第一个月,只要求作提纲式的记录,三言两语把大致的事情写下来就行。第二个月起,逐渐增加字数。第三个月,要求较清楚地记录一件事。第四个月起,每篇日记要有一定的中心。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则可适当降低要求。由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们都能慢慢适应。一个学期下来,写得好的学生至少用掉两本练习簿。选材也极广,人、事、景、物面面俱到。其中不乏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

三、开拓题源,运用真实写作教学法

 (一)“即写”训练法

“即写”训练法首先从班集体事件、班级新闻、学校新闻入手,引导学生及时、如实地描绘事件全过程。而后,可以让学生把事情的概况和个人的想法写下来,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及教育意义等具体要求不作硬性规定。这种“即写”作文,材料新鲜、现实,学生会写,而且乐于去写。

(二)因势利导法

经常因势利导地鼓励学生动手写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写真人真事,不限时空、内容和篇幅,可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利害得失和自己对某些事情的观察、看法、体会,描摹自己的心理变化等。这样的“顺水推舟”既尊重学生的意愿,随学生心之所欲,又可以让学生不加拘束地自由发挥。定期在班级交流、评比,优秀的或有进步的就贴在教室“作文园地”内,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三)自由写“真”法

作文应是习作者思想感情的真实流露,应是“以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打我自然之情,显我自在之趣”。以往的作文教学在很多方面不是给学生更大、更多精神创造的自由,而是强行命题,框死文体,规定写作。而且往往用格式化的形式去规范学生活泼舒展、风格迥异的作文,无视或压制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导致学生不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不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纯真的心灵。

四、授予技巧,妙用“艺术真实”

很多“怕”写作文的学生其实是非常纯真的,在他们看来,作文就必须写得跟生活一模一样,可写记实作文一般是事后的回忆,而他们对当时的情景已经模糊了,无论是人们的动作、神态,还是语言、心理。于是,一到作文,往往是“任时光飞逝,我自岿然不动”,在这种情况下,必要的写作技巧应让学生知晓:作文的真实不可能跟录像机摄像似的,只要基本符合这人的特点,其中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描写是可以适当地虚构的,一些场景应根据主题的需要有所选择,有所详略,同时运用必要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与主题有关的内容。

总而言之,真实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一项富有艺术性的工作。真实是文章的生命,“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只有这样,才能让作文有血有肉,富有生命活力。写作中,应引导小学生关注现实,观察和审视生活,饱蘸真情,再现生命的真切体验,才能使文章体现着生命的思考。真实,写作的灵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