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言语录2 20多年的奋斗实践,使我们领悟了自我批判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有多么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坚持这条原则,华为绝不会有今天。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会认真听清客户的需求,就不会密切关注并学习同行的优点,就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必将被快速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所淘汰;没有自我批判,我们面对一次次的生存危机,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用生命的微光点燃团队的士气,照亮前进的方向;没有自我批判,就会故步自封,不能虚心吸收外来的先进东西,就不能打破游击队、土八路的局限和习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能保持内敛务实的文化作风,就会因为取得的一些成绩而少年得志、忘乎所以,掉入前进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组织、流程中的无效成分,建立起一个优质的管理体系,降低运作成本;没有自我批判,各级干部不讲真话,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决策和切实执行。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广阔的胸怀;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来。自我批判让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来源:《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2008) 自我批判是无止境的,就如活到老学到老一样,陪伴我们终身。学到老就是自我批判到老。学了干什么?就是使自己进步。什么叫进步?就是改正昨天的不正确。正是因为我们坚定不移地坚持自我批判,不断反思自己,不断超越自己,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自我批判,不是自卑,而是自信,只有强者才会自我批判。也只有自我批判才会成为强者。自我批判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精神。是自我批判成就了华为,成就了我们今天在世界的地位。我们要继续提高竞争力,就要坚持自我批判的精神不变。(来源:《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2008) 我们提倡自我批判,但不压制批判。为什么不提倡批判?因为批判是批别人的,多数人掌握不了轻重,容易伤人。自我批判是自己批自己,多数人会手下留情。虽然是鸡毛掸子,但多打几次也会起到同样的效果。(来源:《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2008) 人类探索真理的道路是否定、肯定、再否定,不断反思,自我改进和扬弃的过程,自我批判的精神代代相传,新生力量发自内心地认同并实践自我批判,就保证了我们未来的持续进步。(来源:《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2008) 这个时代前进得太快了,若我们自满自足,只要停留三个月,就注定会从历史上被抹掉。正因为我们长期坚持自我批判不动摇,才活到了今天。今年,董事会成员都是架着大炮《炮轰华为》;中高层干部都在发表《我们眼中的管理问题》,厚厚一大摞心得,每一篇的发表都是我亲自修改的;大家也可以在心声社区上发表批评,总会有部门会把存在的问题解决掉,公司会不断优化自己的。(来源:《用乌龟精神,追上龙飞船》,2013) 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进攻就是进攻我们自己,永不停歇,直到死的那天。每日三省吾身,坚持自我批判。全世界美国和日本自我批判的精神最强,他们天天骂自己,美国大片里描述的不是美国打输了,就是白宫被夷为平地了;日本也天天胆战心惊,如履薄冰。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批判,现在我们很多人就容不得别人说半句坏话,进攻就是进攻自己,永无止境。(来源:《风物长宜放眼量》,2014) 在继续前进的过程中,不能沿着过去成功的老路走下去,首先要自我批判,想到自己与别人相比还有哪些不足,一定要好好向别人学习、改进。自我批判就是纠偏。(来源:任正非在消费者bg 2015年中沟通大会上的讲话) 开放、妥协的关键是如何掌握好灰度 我们处在一个变革时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强调规模,转向以强调效益的管理变革,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从而获得持续生存的能力。在这个变革时期,我们都要有心理承受能力,必须接受变革的事实,学会变革的方法。同时,我们要有灰色的观念,在变革中不要走极端,有些事情是需要变革,但是任何极端的变革,都会对原有的积累产生破坏,适得其反。(来源:《持续提高人均效益,建设高绩效企业文化》,2004) 开放、妥协、灰度是华为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中华文化之所以活到今天,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有关的。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早已不是原教旨的孔孟文化了,几千年来已被人们不断诠释,早已近代化、现代化了。中华文化也是开放的文化,我们不能自己封闭它。向一切人学习,应该是华为文化的一个特色,华为开放就能永存,不开放就会昙花一现。在前进的路上,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必要的妥协是重要的。没有宽容就没有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不能依据不同的时间、空间,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难有合理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开放、妥协的关键是如何掌握好灰度。(来源:《逐步加深理解“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20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