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题讲座-腰椎】不同部位治疗要点之腰、骶、臀部治疗区

 竹篮打大钻石 2016-08-03


腰、骶、臀部治疗区

治疗要点


1
腰椎棘突和骶中嵴治疗区

腰背筋膜后叶、下后锯肌、多裂肌、旋椎肌骨髂附着处等肌附着处。

针刀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沿腰椎棘突和骶中嵴侧缘垂直进入,缓慢进入至局部无阻力感上提后再行进入,由浅层筋膜至深层腰部深层肌附着处铲切,至局部无阻力感。

2
腰椎板和骶骨背面治疗区

腰背筋膜后叶、腰部深层肌肌腹、深层肌附着处。

针刀刀口线与身体纵轴平行,垂直进人,针刀针对挛缩的腰背筋膜后叶、有条索样变的肌群的肌腹,顺肌纤维方向缓慢进入至局部无阻力感上提后再行进入,由浅层筋膜至深层腰部深层肌附着处铲剥,至局部无阻力感。

3
腰椎后关节治疗区

为多裂肌和旋椎肌的附着处。

针刀垂直进入达腰椎后关节,在骨面滑动铲剥至局部无阻力感。

4
髂嵴治疗区

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腰方肌、背阔肌和缝匠肌附着处,内侧近髂后上棘处为腰背筋膜后叶及骶棘肌下外端附着处。

针刀刀口线与局部骨缘平行,垂直进入后,沿髂嵴上缘滑动铲剥至局部无阻力感。

5
髂后上棘治疗区

内上缘骶棘肌下外端及腰背筋膜后叶附着处,外缘为臀大肌内端上部附着处。

根据患者局部损害情形及不同体形,选择多个治疗点,刀口线与局部骨面平行,针刀沿局部骨面的进入至相应解剖组织附着处,沿骨面滑动剥离至局部无阻力感。


6
骶髂关节内侧缘直至骶骨末端治疗区

为骶棘肌下外端及腰背筋膜后叶附着处。

根据患者局部损害情形及不同体形,选择多个治疗点,刀口线与局部骨面平行,针刀沿局部骨面的进入至相应解剖组织附着处,沿骨而滑动剥离至局部无阻力感。

7
髂翼外面治疗区

浅层为臀部筋膜,内冇臀上皮神经通过,骨面其内侧为臀大肌,臀大肌附着处稍外方为臀中肌附着, 臀中肌附着处下外后方为臀小肌附着处,后上方为阔筋膜膜张肌附着处。

根倨患者局部损害情形及不同体形,可选择多个治疗点,刀口线与局部肌纤维方向平行,针刀进入后,根据检查及针刀下的感觉,分別治疗臀部筋膜(浅层挛缩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肌腹、髂胫束等(存在明显条索样改变者)(中层),至骨面治疗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阔筋膜张肌附着针刀至相应解剖结构后,行局部分层切幵松解至无艰涩感,至骨面时则沿骨面滑动剥离至无艰涩感。

臀部的治疗应避开梨状肌上下部位,如此区域需要治疗应保证治疗层次在筋膜层内。

8
骶尾骨背面治疗区

此处为臀大肌内端下部骨骼附着处。

根据患者局部损害情形及不同体形,可选择多个治疗点,刀口线与局部肌纤维方向平行,针刀进入后,根据检查及针刀下的感觉,沿骨面滑动剥离至局部无艰艰涩感。


本文摘自柳百智老师《针刀治疗颈肩腰腿痛》中第六节  不同部位治疗要点


内容提要:

本书从临床实际入手,以患者主诉的具体疼痛部位为线索,给出一种实用的诊断治疗思路,希望临床医师使用排除法认真检查,较快地找到真正的病灶所在。所以,本书打破按部位分类、按病种阐述疾病的惯例,而是以患者的主诉为分类原则,将常见的能引起该部位疼痛等症状的各种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别介绍,试图由此引导读者在具体疾病的诊治过程中,制定出合乎实际的针刀治疗'处方'。

治疗方面,重点介绍局部疼痛的治疗方法,其他原因导致的疼痛及其发病的原理也简单阐述。本书是根据针刀临床医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的,文字描述浅显易懂,诊断思路清晰明白,治疗方法简单方便,图文并茂,突出实用性和指导性。

适宜于针刀临床工作者、骨伤科、疼痛科、针灸科医师及大专院校学生阅读参考。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