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封的一家小酒馆,门面不大,但透着清雅,尤其是门上的一副对子,让人觉得店主绝不是凡人,恨当时还不是随手带着相机或者智能相机,不能照下来,但对联还是录了下来,后来查对联书,这竟是一副常见的对联,可见自己有多孤陋寡闻了,对联是这样的: 上联:贾岛醉来非假倒;下联:刘伶饮来不留零。 意思倒是直白,那个诗人贾岛,只要喝醉了,摔倒的样子绝对不是假的;而那个喜欢喝酒的刘伶,每次饮酒也从来不留零头,上下联各用一文化名人,而语义上又非常适合酒馆用来悬挂,既附庸风雅,又通俗易懂。 据史书记载,大才子金圣叹因“哭庙案”而获斩刑,临刑前泰然自若地向监斩官索酒酣然畅饮,边酌边说:“割头,痛事也;饮酒,快事也;割头而先饮酒,痛快痛快!”当他行刑在即,金圣叹突然想起与报国寺方丈尚有一联未对出,上联为“半夜二更半”。而刑期恰在中秋金圣叹心中突然悟出下联,恰好他的儿子赶到刑场,金圣叹大呼其子,说:“中秋八月中”,命儿速去报国寺回复方丈。 儿子从报国寺赶来回时,行刑时刻已到,父子百感交集。金圣叹留下了这样的一副绝对: 上联:莲子心中苦;下联:梨儿腹内酸。 “莲子”也是怜子,可怜自己的孩子,莲的名词,读音相同的怜则是动词;“梨儿”也是离儿,离开自己的孩子,梨是名词,读音相同的离则是动词,实在是只有大才之人才能写出的绝联。
上联:栗绽缝黄见;下联:藕断露丝飞。 栗子裂开之后,自然会见到栗子仁的黄色,而藕断之后,自然能见到藕丝迎风飞动,这是字面意思,讲得是两种食品,而上联中的“缝黄”,谐音“凤凰”,下联里的“露丝”谐音“鹭鸶”。暗含两种鸟的名字,但这样的双关联,意义并不大。 来看这一联,相传上联为一武将所出,下联为一文人所对: 上联:两船并行,橹速不如帆快;下联: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上联语义直白地讲,摇橹前行的船儿不如用帆的跑得快;下联的语义直白的讲,笛子的清越比不了箫声的和谐。而上联的“橹速”谐音三国时期的文臣鲁肃,“帆快”谐音楚汉时期的武将“樊哙”,语义暗含文臣不如武将;而下联的“笛清”谐音宋朝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名相“萧何”,语义暗含武将不如文臣。有了双关意的对联,才有了点意思。 话说,程敏政人称神童(好多对联都是神童对出来的),宰相李贤欲招之为婿,但又要试试他的才华,于是在一次宴请时,指着席上的果品藕菜出了上联:因荷而得藕?因为荷花才有了藕这道菜,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双关的意思是:你凭什么称得上这门亲事,因何而得偶?程敏政才华横溢,不假思索对出了下联:有杏不须梅!字面上的意思是,有了杏,就不需要梅子了,双关的意思是:自己三生有幸,所以不需要媒人!李贤一听之后,大喜,很高兴地将女儿嫁给了他。 (图片来自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