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联入门23-借对与双关

 文山书院 2023-09-11

一、借对法

所谓借对,就是在用某个词的甲义的同时,又借用乙义来与另一个词相对。比如杜甫的名句: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一般来说,方位词的对仗要求很严苛,此处用“臣”应对“下”,明显不够工整,这与杜老的风格极不相称。也许有人说,杜老诗篇千万,偶有不工也无可厚非,好像诗圣需要你包容似的。事实是这样的吗?当然不是!杜老此处用的是借对手法,“下”本意是方位词,下方的意思,但是在这里借为“下属”,便与“臣”字形成了工对。

图片

仔细区分的话,借对分借上与借下两种。

先说借下。借下联的词语以适应上联的,叫借下。例如:

灯明月明,照得大明一统;

君乐臣乐,求彼永乐万年。

这副题明成祖观灯的对联中,下联的“永乐”就是用“永远快乐”的联意的同时,借其表明成祖年号的意思来与上联的“大明”相对。

同理,借上联的词语来对应下联,叫借上。例如: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这副对联的“沧”本意是“寒”的意思,因与“苍”同音,这里便借以表示颜色的“苍”(深绿色)同“蓝”相对。

也有上下双借者,如清人郭嵩焘自题联:

无补清时,终老书丛原宿志;

偶谈瀛海,重摊诗卷纪前游。

上联的“无”表示动词没有,下联的“偶”表示副词偶尔,明眼人一看便知不工,但是如果把“无”借为数词“零”,“偶”借为数词“二”,岂不是妙?

由于借对有较高的技巧性,因此也是难度比较大的巧对。大家多看、多练自然熟能生巧。

另外,无情对中大量使用借对手法,以后开设专篇介绍。

二、双关法

双关是修辞格的一种,是指利用语言上的多义或同音关系,使一句话关涉到两个意思。即表面说的是一种意义,实际指的是另一种意义。有谐音双关和意义双关两种。

先看谐音双关。小时候看电视剧《联林珍奇》,有这样一个情节,书生去迎亲,几个小伙伴出句曰:“因荷而得藕”小伙一时没有头绪,如果对不出满意的句子,迎亲队伍就要原路返回,正着急呢,新媳妇偷偷扔过来一个杏子,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书生对曰:“有杏不须梅”,美满姻缘高成。我们来看这一联: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其中的“荷”、“藕”、“杏”、“梅”另有谐音,第二层意思是:

因何而得偶;

有幸不须媒。

再看语义双关的例子。前段时间,我写的文言短篇《保媒记》中,有个戏题残疾夫妇的联:

天残脚,弓背腰,竟日周旋,得成好事

纵无行,复不正,闭关修炼,便是女娲

上联的“好事”二字,不须多说自是双关。下联的“女娲”,也暗含双关。女娲是上古正神,字面看是指修成正果;另一层意思呢?女娲造人嘛,打趣夫妇二人“闭门造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