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驴友违规登山丧命 提醒:7种情况不适合上高原

 lhyfsxb8kc6ks9 2016-08-03

驴友违规登山丧命 提醒:7种情况不适合上高原

山难

四人登雀儿山

一人在途中丧命

从7月31日开始,陈黎所在的5人团队,再次来到甘孜州德格县境内的雀儿山,开启了向主峰峰顶攀登的旅程。

而在他们之前,已经有数支队伍到来,其中有申请报备做好相关准备的,也有驴友私自攀登的。

8月1日中午12点左右,陈黎的团队攀登至4千多米的C1营地,按照协作的建议进行休整、适应。然而,正在做拉伸的他,突然发现有支队伍匆匆下山,而且还抬着一个紧闭的睡袋。

按照多年登山经验,他断定一定有登山者出事了。果然,这支一共4人的登山队伍中,一名30岁的队员在登山路上身亡,“初步检查的原因是遭遇严重的高原反应,可能是突发肺气肿断气的。”陈黎说。

同时,这支出事队伍在抵达C1营地后,还进行了简单的停顿,但并未跟其他队伍有过多交流。之后,在当地背夫的帮助下,他们将死者运回山下。

医生提醒

高原攀登应阶梯式上升

遇到不适切勿硬撑

一般在海拔达到3000米以上后,人体会因为低压低氧环境,而出现一些病理特征,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高原反应。

对此,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舒燕告诉记者,出现高反症状一般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只要到了高海拔地区,出现此类情况就应引起重视。”

舒燕认为,登山者要进入高山、高原地带时,应对自身进行适应性锻炼,最好是“阶梯式”上山,这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方式,“3千米是条警戒线,建议在抵达2000米左右时,可以停下来休息一天,让身体逐渐适应环境。”

同时,也建议驴友们在高原、高山等地,尽量少洗澡、多喝水,以防着凉引起身体不适,因为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在低压低氧环境下,都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驴友若发生高反症状,第一要务是吸氧。舒燕建议在上山前就应该备足氧气,如果高反情况较重,需要第一时间返回就医,切勿硬撑着继续往更高处攀爬。

【医生提醒】

高原上感冒很凶险

感冒完全好后一个月才能上高原

高原游死亡案例一直不绝于耳。最近的是一名上海女背包客金玲,因咳嗽发烧引起高原反应,抢救无效,命断阿里。

众所周知,高原反应很常见,稍加干预就能击退,但为何有的高原反应竟然会要命?

武汉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助理张念说,高原反应即是医学上所称的“高原病”,最常见的是急性轻型高原病,即平常说的“急性高原反应”,一般发生时间为初进入高原2周内,症状有头晕头痛、心慌气短、食欲减退、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胸闷痛、眩晕眼花等,轻度者只需吸氧、服用抗生素药物,2天左右症状可好转或消失。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气压的关系,即使轻微的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都有可能夺命。一旦在高原上出现感冒咳嗽、口吐白沫等症状,就可能发生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两种急症,应立即送医,一旦延误时机,将有生命危险。

就算在平原感冒,最好痊愈后一个月,再前往高原。医生解释,感冒后发热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将加重高原低氧,感冒病毒可损害呼吸道上皮,易发生高原肺水肿。高原环境可能还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机体的抗高原反应能力。这些损害通常需要一个月才能完全恢复,此前应暂缓进高原。

带有这些病

不要上高原

@武汉市第三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何青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显著心率失常、静脉脉率在100次/分以上、严重高血压病和各种血液病患者;患有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扩张、哮喘、间质性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他各种呼吸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者;患有癔病、癫痫、严重神经衰弱、脑血管疾病者;重症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活动期、慢性活动性肝炎、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未控制及其他严重内分泌系统功能不全者;曾有过高原心脏病、严重高原昏迷、高原肺水肿病史者,以及曾有症状明显的高原反应、高原高血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史者;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者,因低氧可诱发视网膜剥离导致失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