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温度是影响酱香酒体老熟的重要因素,茅台镇传统工艺酱香酒采用自然贮存方式。茅台镇地处赤水河中游河谷地带,海拔400~500m,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明显,其中4~9月属较热季节,平均气温25℃~30℃;十月至次年三月属较冷季节,平均气温16℃以下。 为了了解掌握酱香型白酒贮存期质量变化规律,我们选用30批优质酱香酒4次酒(酒精度56.1°)共1500kg装于5个陶坛中。 贮存过程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 贮存前期(0~12个月):口感变化较大,新酒入库贮存时的糙辣、冲鼻等不愉快感逐渐消失,同时酱香变得越来越突出,酒体开始变得醇厚,可见影响白酒香气口感的丙烯醛、硫化物等低沸点。物质主要在贮存前期以挥发的形式逃逸或被氧化。
贮存中期(12~ 24 月):酒体变醇厚细腻,协调感较好。
贮存后期(24~ 36 月 ):酒体香正突出,陈味逐渐出现,到36月时陈味较好。
贮存期对其后味微涩的缺陷没有得到改变。
酸类:总酸在贮存过程中升高 , 平均每年升幅为 10mg/100ml 。尤其在 1 - 12 月升幅较大 , 原因是醛类在贮存过程中被酒中溶解氧缓慢氧化生成酸 :2RCHO + [O] → 2RCOOH 酯类:总酯在贮存过程中略有降低,每年下降 5mg/100mL。降幅不是很大,由于分析误差的存在,很难判断酯在贮存过程中的变化,但不能认为贮存期的酯化反应就停止了,酒中有机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酯:RCOOH + C 2 H 5 OH= RCOOC 2 H 5 + H 2 O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在酸浓度增大之下,反应朝成酯方向进行。
酒体:贮存期达三年时的优质酱香酒,酒体酱香香浓突出,酒体醇厚感、协调感、细腻,酱香突出。 文章来源:酱香荟,酒说略有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