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就是指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相关的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仍然居于各种死因首位。
心血管疾病大多在早期或中期就存在血管病理改变和脏器功能障碍,可临床表现却不明显,不易引起重视,直到血栓、恶性心律失常、冠心病等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可为时已晚。因此,隐匿性心血管病变患者风险要比有症状的心血管病患者大得多。
1隐匿性冠心病
冠心病的早期和中期大多是没有征兆的。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2/3慢性冠心病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并没有胸痛、胸闷、气急等症状,只在平板运动试验、放射性核素、CT、MRI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时才会发现心肌缺血或冠状动脉狭窄。
绝大多数患者并没有做这些检查的意识,猝死的概率便增加了许多。还有一种情况,部分脑卒中、外周血管血栓症、糖尿病患者,因受年龄、痛阈降低、耐受性改变等影响,对心肌缺血反应迟钝,不易感觉到因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等因素增加心肌耗氧而诱发心绞痛。
2隐匿性恶性心律失常
隐匿性恶性心律失常是发生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其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发生,且抢救成活率很低。这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往往经历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心脏停搏的过程。此外, Burugada综合征、长QT综合症、早期复极综合征等也可能发生无声的恶性心律失常。
3隐匿性高血压
隐匿性高血压的发病人群较广泛,其发病率一般在 7.7%~24%之间。很多高血压患者已经逐渐耐受持续高压状态,并未发觉身体有任何不适症状,或偶有轻度头痛头晕而已。很多患者直到心脑肾等靶器官严重受损时才会出现症状。
有研究表明,三分之二高血压患者伴有肾脏损害;在所有肾脏病变中,三分之一归因于高血压。悄无声息的高血压之所以可怕是因为患者不能及时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脑出血、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意外。
上海远大心胸医院心内科徐东进主任最后提醒大家,隐匿性心血管病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平时一定不要大意,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