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一辈子也改不掉口音的原因是什么?

 pgl147258 2016-08-04

这是欧萌科学家的第238篇文章

口音是一个人难以隐藏的身份证。

希伯来圣经里说,法莲支派s和sh不分,于是基列人就考他们shibbóleth这个词儿怎么读。念不对的一律杀死……南方某些地区的小伙伴们,你们听到这个故事,有没有心里觉得毛毛的。

美国大选初选时,伯尼·桑德斯一张嘴,语音分析专家就能从他微微上移的元音位置(比如把coffee,念成cawfee,thought念成thawt)推测出当年这个布鲁克林出生的孩子,成长于怎样的移民环境。

那些一辈子也改不掉口音,可能是因为自己真的听不出来区别...

桑德斯的元音发音出现了口腔位置上移

即便不是专家,对于母语或者熟悉的语言,我们都能听得出不同人在说同一种语言时,语音、语调的差异。口音的好处是会让同乡间觉得亲切,但也会让异族人觉得刺耳(有时候也没准是悦耳),从而引发联想。尤其是在与人初次见面时,由于个性、人品、节操统统还没看出来,口音流露出来的信息,会左右人们彼此的判断。

就连山羊都是……

那些一辈子也改不掉口音,可能是因为自己真的听不出来区别...

语言学家们认为,人以外的动物在自然界是没有语言的(尽管它们能用声音、肢体、气味、或者动作交流一些的信息,但这算不上是语言)。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有“口音”~ 2012年伦敦玛丽皇后大学公布过长期观察报告,发现同样是“咩”,此羊群和彼羊群也能喊出不同的自我。通常血缘相近的羊,音域都差不多。但如果将小羊改变成长环境,它们为了和周围羊打成一片,就会培养新的口音。

人们对口音的偏见通常是基于社会和经济地位的联想。即便不是为了特意模仿某个听起来特别优雅的口音,我们也会像混入新羊群的小羊一样,有意无意改变口音,表现出合群的态度。但问题的是,当“羊”长大后,改起来就特别的困难,甚至根本做不到。

最初改变口音时,找到大方向是相对容易的

举个栗子~ 人唱歌的时候,口音一般都不明显。无论是英国人、美国人、澳大利亚人、爱尔兰人,甚至是中国人,唱英文歌时的口音远比各自说话的时候要相似得多。因为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打破了原来说话的重音和节奏。另外由于拍子的需要,语速放慢的同时,元音也会被拉长和强调。发音就变得很“中性”。这样说来,似乎人人都能够调整口音。

那些一辈子也改不掉口音,可能是因为自己真的听不出来区别...

听Adele唱歌,也不会明显觉得是个英国人

而当一个人把元音、辅音、节奏、音调能改的都改了,不就没问题了么?但现实情况是,能够意识到的口音问题都有修改的机会,最可怕的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口音和标准音有什么区别。

接下来的故事,会让每个想说一口地道外语的人感到心寒

很早就有人总结过语言学习的黄金年龄。基本上7岁以后就一路下滑,到青春期以后就变得举步维艰。估计读到这里,已经让一批人心灰意冷。但也可以往好处想想,比如18岁以后,任何年龄段想会学一门新语言都变得一样困难

那些一辈子也改不掉口音,可能是因为自己真的听不出来区别...

语言学家好奇究竟发生了什么,于是2003年华盛顿大学曾经给正要开始学说话的婴儿们做了一系列听音实验。其中一项实验是专门针对美国和日本的婴儿,给他们连续听LA和RA。如果你听过日本人说英语,一定会对他们的r、l不分深有体会。日本人发不出英语的r既不是因为舌头硬,也不是口腔结构有问题。而是因为日语里也有个“R”,干扰了他们对英语l、r的识别。根据日本人的说法,他们这个“R”介乎于英语的l和r之间,甚至还有点d的感觉……那个舌头的位置对于外国人来说,才真的难以拿捏。正是由于这个音的出现,才造成了日本人的英语口音问题。但6个月大的日本小孩却和美国小孩一样,大多能分辨出英语里ra和la的区别。

那些一辈子也改不掉口音,可能是因为自己真的听不出来区别...

实验是在连续发出La La La…后突然变成Ra,同时旁边的玩具开始运动。几次之后,当婴儿掌握规律,听出Ra的声音时,就会主动扭头观察旁边会动的玩具

但是在几个月后,出现了巨大变化,美国孩子对这两个英语里有明显区别的发音,越来越能清晰辨别,但浸泡在日语环境中的孩子开始对l和r的差异无动于衷。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做好准备,要开始说日语了。

那些一辈子也改不掉口音,可能是因为自己真的听不出来区别...

如果不是出生在双语家庭,我们想学习另一种语言时,通常已经超过一岁。这个时候,如果听不出发音的差异,或者听不准确,“口音”也就会自然出现了。不是没有可能矫正,但是会变得比较困难。

毕竟,那些听不太出来的音,也不容易说出来。

有关口音的段子在没有这个问题的人看来都特别的搞笑。但无论是日本人的r和l不分,还是Beijinglish,对于当事人来说,每次午夜梦回时想起,却都是残酷又难以改变的事实。

想查阅以前的文章,请先进入公众号,点击左下方“文章目录”,并猛戳文章标题。想看欧洲人说英语的故事,请戳【报告女王,还有一种英语叫欧洲英语】

“欧萌科学家”(europeanscientist)是一个认真严肃谈论世间万象的公众号。我没有搞笑,但架不住世界本身就很好笑

华盛顿大学的实验还有一个针对台湾小孩和美国小孩的部分。这次是听英语不太分,但是中文分得特别清楚的音节she和chee。期间为了提高其中一组美国小孩1岁之后的中文变音能力,分别找了中文母语的人、或者通过音频、视频,天天跟美国小孩叨叨中文。结果发现,真人互动是有效的。但听音频和看中文视频的孩子,在2个月之后还是变成了美国人的听力水平……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某种北方方言说的特别好,很可能是当年保姆的功劳。

这是我的二维码,可以按住关注,或者微信添加:europeanscientis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