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指导】白血病化疗致血小板减少怎么处理

 渐近故乡时 2016-08-04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非常有效的方式之一,很多白血病患者在经过化疗之后,都达到了病情缓解的效果,身体各项体征也都恢复接近正常。虽然如此,但化疗过程中的一些副作用还是应该得到大家的重视的,尤其是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现象,很容易给患者带来危险。

  那么,白血病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现象怎么处理呢?
  化疗导致血小板减少是很常见的现象,因此,接受化疗治疗且出现血小板减少现象的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血小板低于5×10 9 /L时,应减少活动,预防损伤,避免搬运重物,防治便秘。
  (2)维持收缩压在18.7kPa以下,预防颅内出血。
  (3)避免使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4)避免肌肉注射等创伤性操作,操作后必须局部按压5~10min以上。
  (5)一过性血小板减少时可考虑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
  (6)血小板低于20Ч109 /L时或有出血时可考虑输注血小板。
  (7)预防输血反应。输血小板后发生寒颤时应使用盐酸哌替啶(度冷丁)。
  (8)集落刺激因子的应用,如白介素—3,白介素—2,血小板生成素等可刺激巨核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输注血小板是当患者血小板数值持续降低,严重威胁到患者健康的情况下的有效解决方法,那么,输血小板需要注意什么?
  输血小板的指征
  一般说来,血小板在20Ч109 /L以下时,有指征输注血小板,但也有学者认为血小板在10Ч109 /L以下时才考虑输血小板。当然也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患者术后当血小板低于20Ч109 /L时发生出血的危险性高于非手术患者。此外,患者有肝功能障碍等伴随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时,一旦发生血小板减少就比单纯性血小板减少者易发生出血。
  此外,针对血小板减少的病人,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好护理措施,避免一些外在因素影响: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保暖避,免使身体受凉,引发感冒。
  2、及时预防和发现出血。注意观察皮肤有无瘀点瘀斑,及其出现的部位、时间。
  3、注意口腔卫生护理,经常刷牙、漱口,刷牙要用软质毛刷,避免引起牙龈出血。
  4、个人用品要卫生科学,保持大便通常,忌粗糙坚硬食物,不宜过烫。
  5、如需要输血或是输血小板进行治疗时,患者要按照医生嘱托进行。
  PS:重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避免便秘、剧咳、性交、外伤。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的处理方式和日常护理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做好疾病的防治和护理工作,提升血小板数值,避免对患者健康和生命的威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