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乡推荐:麟游血条面

 huangyanlao 2016-08-04

今天1位老乡推荐了一款美食:麟游血条面



下面给各位老乡们详细介绍一下

麟游血条面

拼音:Línyóu Xiětiáomiàn(Linyou Xuetiaomian)

同义词条:麟游县血面条

麟游血条面,传统手工技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麟游县血面条是麟游有名的地方风味小吃。其做法是取新鲜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放干细调料若干。精细麦面粉,用过滤好的血浆和面,或人擀或机压成薄面片,用大油擦遍,切细,上笼蒸熟,晾干保存。吃时,用五香调料、葱花、蒜苗、鸡蛋饼、木耳、黄花、姜汁、油泼辣子、臊子油等做汤。将做好的血面入汤,泡几分钟即可食用。

麟游血条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麟游有名的地方风味小吃。这一风味小吃,相传还是唐王李世民来麟游九成宫避暑,去乡间视察民情时发现的。由于皇上的喜爱,血条面才得以发扬光大,流传至今。

麟游血条面

  麟游血条面有着它独特的地方风味,它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麟游人招待亲朋好友的风味食品。千百年来,在麟游境内流传不衰。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地道的麟游血条面只有在农村逢年过节或婚丧嫁娶时才能品尝到它的美味。血条面制作讲究,风味独特,其具体作法是,取新鲜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放干细调料若干。另选精细麦面粉,用过滤好的血浆和面,或人擀或机压成薄面片,用大油擦遍,切细,上笼蒸熟,晾干保存,类似于现在的方便面。吃时,用五香调料、葱花、蒜苗、鸡蛋饼、木耳、黄花、姜汁、油泼辣子、臊子油等做汤(最好用肉汤)。将做好的血面入汤,泡几分钟即可食用。

  麟游血条面的特点是:薄劲香、煎稀汪。它食用方便,利于贮存。味浓而不腥,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营养丰富,香味悠长,是宴待宾朋、馈赠亲友的独特食品。


做法:

  选取新鲜健康的猪血或羊血,加盐后反复搅拌,使血不再凝固,然后用细纱网过滤,取缔杂质,放干细调料适量,兑凉开水少许,以备用。

  选料:选优良白麦三种以上混合细磨,每百斤取面七十斤。以阳山老红麦面为最优。


  和面:每十斤面掺碱三钱,用兑好的血浆和面,先拌后搓,以硬为宜,反复揉压,揉面块,以软为宜。


  擀切:用擀面杖擀薄后,在面上反复擦遍热大油(菜油也可),以互不相粘为宜,然后折叠、晾凉、切细。


  :将切好的血面,分成若干份,以半斤为宜,上笼蒸二十分钟蒸熟即可食用。


  晾晒:将蒸熟的血面及时晾晒,晾干后保存,以备日后食用。

  底菜:取红萝卜、蒜苗、黄花、木耳、豆腐若干,切碎,用菜油炒熟。


  漂菜:把鸡蛋摊成薄饼,切成菱形小片,取蒜苗韭菜少许切细。

臊子

  取大肉若干切成小片,肥瘦分放;把大油入锅化开,加入适量菜油,先将肥肉放进油锅,文火将肉油浸出,再放进瘦肉,文火至七成熟,依次调上食醋酱油食盐、五香调料、辣面。再文火十至十五分钟即可。

调汤

  在锅内放菜油少许,烧熟,倒入生姜末、葱或蒜苗炝炒,加入适量肉汤(没有肉汤以开水代替),然后,放入臊子、漂菜。调汤切记少醋多盐。汤要始终保持近乎煎沸的热度。

食用

  取适量血面入汤,浸泡3—5分钟,再放入少许凉粉、豆腐片,以配其色。每碗捞血面不可太多,一般一两左右,将汤舀足,再放少量炒好的底菜即食。若在汤中泡上软蒸馍,连吃带喝,其味更香。



欢迎老乡们继续推荐更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