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守礼:0-18岁阅读发展路径图(文字版)

 闻香寻芳迹 2016-08-05

音频完整版


我是在一家幼教企业中做管理工作,其中一项业务是早期阅读,做了有十三年的时间了,我们和北师大的心理学院,美国UIUC的阅读研究中心还有国内的一些比较知名的阅读机构都有合作。这十多年实际上我们经历了整个中国的早期阅读的大转型,我今天讲的很多是在十几年中的一些学习和思考的结果。另外,我在几家NGO里担任一些职务,尤其是一些国内比较大的从事阅读推广的NGO有很多年的合作,这也是我们多年大家讨论的一些结果。

我女儿五岁,从她出生开始我们也有意识的把自己的这些年的一些心得、体会、方法用在女儿的阅读发展上,现在看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实际上我不是一个专业的阅读研究人士,大多数的我后面讲的阅读的一些主张并不是我个人的研究成果应该说是道听途说来的。有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也只是一家之言,这个大家听听就可以,同时有一些心理学的术语,我想大家知道核心的概念就可以了,不用追究的特别深。


今天来听讲座的应该是都会从各种渠道接触很多,因为现在做阅读推广的、绘本的讲座特别多,所以今天我也并不侧重这块儿,重点的在于建立一个儿童阅读发展的坐标系让我们大家在做阅读的时候能够目标明确、心中有数。我们讲座面向的主体应该是有一定阅读素养的家长,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也成为有阅读素养的孩子,在这样一个残酷的教育体系能够找到一条自我发展的自救之路。


说到阅读,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对阅读从传统来说有非常深厚的认识。在我们过去看来上学就等于读书,有一句很有名的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国人也向来认为开卷有益。我想这些都是我们中国文化里的一些已经是集体的潜意识,但是事实上我们看看现在我们的这个社会,实际上我们离一个阅读社会还是非常远的,我们的人均读书数还是非常低迷的。现在的大学生,由于大学扩招包括整个受教育人口的增加,这些年应该是数倍的增长,但是我们没有觉得这个社会上的读书人、喜欢阅读的人更多了。


这些实际上都是促成我们进行思考。我想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阅读大转型的时代,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第一,我们小时候的阅读,我想我们听众里面大多数都是八零后,小时候的阅读都是先学字,就是字词句段篇,并且把识字当作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和目标来追求。那么我们现在的这个儿童阅读主要是借助图画书和大人的陪伴,孩子就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完整的阅读一本书,在这个过程中伴随去学习汉字。前面的从字词句段篇这个顺序实际上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过程,而从读一本书到识字是一个整体到局部的过程。实际上我们的整个阅读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个非常大的变化。


第二个就是我们小时候实际上是没有那么多好书可以选可以读的,从2000年以来这一轮的绘本出版的大浪潮,我们把西方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的所有获奖的绘本全部引进了。实际上这是一个绘本爆炸时代也是阅读资源的极大丰富的时代。这一点和我们小的时候是大不一样的。

第三点就是说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大量的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人的大量涌现是阅读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包括现在社会特别多的绘本馆。很多人当了妈妈之后特别是专业人士他们认识到亲子阅读的问题,很多人都成了阅读推广的意见领袖,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同时有大量的商业机构进入到阅读推广里面来。政府和教育界的变化也是非常大的,政府也从国家战略层面在推进全民阅读,像江苏省已经开始阅读立法。教育界这些年对阅读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现象,就是把阅读作为教育创新的一个重要的抓手来做。这些也是阅读转型时代的一个特别大的标志。


中国的阅读转型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两个,第一个是解决匮乏的问题,就是要大量地培养有良好的阅读兴趣习惯和能力的阅读人口,第二是要解决一个一直特别扭曲的问题,就是我们对阅读错误的认识、方法和行为,去倡导一些新的理念和模式。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和教育教学的演进使得人类的阅读发展路线图变得更加清晰,所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应该是阅读革命的时代。所以我想每一个家长都应该知晓新的阅读理念和方法,有意识的用于家庭亲子阅读,并尽量选择那些阅读做的特别好的教育机构,让自己的孩子从中受益。


前面的话算是开篇,下面我分三部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于阅读发展的一些认识。今天的主题是0到18岁的阅读发展路径。我们尝试从出生一直到高中,就是在整个过程里面,从一个儿童到成年他的阅读发展是个什么样的规律,以及我们在各个阶段里面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加速她的阅读发展,这是我们今天的最主要的最核心的内容。


在讲路径之前我想我还是多说几句,其实我们对于阅读的重要性是有普遍认识的,但是我觉得我跟大量家长接触的经验和一些教育工作者交流的体会,我是觉得实际上我们还缺乏对阅读的一些共识性的认识。这个共识性的认识是我们在开展阅读时特别重要的一个基点。所以我想还是和大家一起重新认识下阅读。


阅读到底有什么用?大部分人还是一些模糊的认识,但它主要的核心的作用是什么,我想这个还是需要明确一下。有一句话我觉得基本可以概括,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学习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经过阅读这种方式输入的。这个比例大概达到百分之八十,所以实际上一种有效的阅读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在基础教育的领域,阅读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在基础教育中处于一个相当核心的地位。


我记得在人物周刊上有一期中国人在美国的一个教育观察,他说了一句话,我们看美国的教育的最大特征是什么?就是阅读和表达。这个是特别特别重要的在基础教育中,那么我们中国的特征是什么呢?我想不说大家都知道就是考试和做题。


所以对于这个早期教育阶段,有一个专家说的我是特别认同的,如果你只能做一件事的话,那就是阅读。这确实是在儿童的早期发展中具有一个非常核心的地位。儿童的发展是整体性的,但是整体并不是说每个模块都是均等的,同时的,他有一些核心的、决定性的要素,阅读就是其中的一个。


有一些人认为我们强调了阅读的功能,会有一些功利,我觉得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觉得我们不能把阅读去泛化的给它一些无条件的赞美之词,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功能性,这其实正是阅读的深度的价值所在。


重新认识阅读的第二点,我表达一个观点,实际上阅读是一个能力体系,就是我们要培养的阅读是要培养一个能力体系。这个能力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个是基本的阅读技能,就是我们通过基础的阅读的训练达到字词的认识,对逻辑的解读,对整个阅读材料的理解。另外一个是应用阅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个是高于基础阅读技能的,也是我们最终要追求的,就是说我们去获得这种技能还是要把它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和学习新知识,这个才是阅读的深度价值。


这几年在中西方的学界有一个词是被广泛认知和接受的,叫阅读素养。我认为阅读素养是我们培养的一个目标。阅读素养是什么呢?这个OECD在2009年的报告里有一个标准化的定义,为了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增长知识,发挥潜能并参与社会活动而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并参与阅读活动的能力。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并参与的活动能力,这种高级能力是阅读最终要发展的。


我们培养儿童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这个是我们做的所有事情的最终追求的一个目标和境界。

重新认识阅读的第三点,我讲一下阅读教育,阅读教育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传统经常说有了好书你就读吧,不管你读的怎么样?实际上我觉得人和书的关系的建立不是那么简单的,不是你认为一本好书孩子就会读,或者大人就会读。整个的阅读发展需要一套从小到大的培养体系。有效的培养体系会加速阅读发展。


有了这些基本的认识之后呢,就开始我们最核心的部分,就是零到十八岁的阅读发展路径图。

路径图这个概念是我从另外的一个体系中借用过来的,但是我觉得他特别有利于我们把整个阅读发展过程说清楚。在各个阶段实际上我们都是在各谈各的阅读,我今天尝试把我们大家对阅读这些新的认识,新的方法,新的的见解和主张,我把它串联起来提供一个完整的从零岁到十八岁的一个指南。


大家看下这个图。


从零岁到十八岁的阅读,我们看最下面的这个区域就是这个黄色的这个标块,从大的划分来讲,阅读分两个阶段,一个叫学习阅读阶段,一个叫用阅读来学习的阶段。这个区分看起来有点像绕口令,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分,在学习阅读的阶段,我们是不用它来学习知识的,主要还是在培养兴趣,获得策略,形成一种能力。用阅读来学习才是用这种基本的技能来大量的获取知识。


我们看美国的阅读他在二年级以前,整个阅读的目标,其实是学习如何阅读,尤其是掌握英语单词的一些读音规则。那么他所用的这些课本来就是和儿童生活经验和口语特别相关的一些图画书。当他在3年级以后,从阅读中学习是他的主要目标,就是通过阅读大量掌握知识。所用的阅读材料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增加,直观看起来就是文字的阅读,很少有图了,文字就是一个最主要的部分。


这是第一区分,再往下我们可以把儿童阅读划成两大段和六小段,自主阅读之前是一个阶段,之后是一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区分也是非常明显的。


儿童从出生到六岁左右这个时期的阅读发展,其实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大概五个阶段,我们知道婴儿从出生到九个月,这个时间叫非母语阶段,这个时候儿童主要在辨音期,学会分辨这些音是什么。我们母语中的音因为经常说所以儿童就会得到强化,从来不说的慢慢的就会蜕化。


儿童从九个月以后到十七个月,再晚点的到两岁叫呀呀学语阶段,是儿童的口语的建立期,开始学习一些简单的口语。但是特别简单的只是些简单的命名,不是连贯的,也不能建立起语言和语义之间的关系。


两岁到五六岁,这个时间了我们管它叫伴随阅读阶段,儿童们可以开始正式的故事书,图画书阅读,但是依赖于成人和老师的参与,我们说的亲子阅读阶段,实际上主要就在这个时期。有两个字是很关键的就是伴随,儿童的这个阶段,他还是不能够独立的读这些书,需要大人有效地参与和互动。


当儿童到了六岁或者更高段,一般来讲如果是接受过有效的早期阅读的儿童,就会进入到一个独立自主阅读时期。标志是开始大量的自主的阅读了,成人只起一些辅助的作用,不会那种高度参与的,他就会自主的去读。


我们简化一下,应该怎么样去发展儿童阅读,我下面给大家发一张图。


我特别想强调就是口语阶段,大家知道早期的儿童阅读实际上就是他的口语。因为这个时候他还没有去看图画书,最近的心理学的研究,非常有力的给出了结论,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阅读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要多和儿童对话,同时家长之间要多说话,多多的给他从环境方面输入语音。这个对儿童的口语发展非常重要,儿童口语发展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他进入图画书阅读的水平。图画书这个阶段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又非常直接的决定了小学阶段的学业水平。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强的一个链条。


在大量的输入口语的情况下,儿童一般都会有比较好的语音意识,口语发展的会特别快。在进入到伴随阅读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亲子阅读,这个大家都可能听的比较多。亲子阅读那也就是在儿童那我们借助图画来理解整个故事。同时由于大人的有效参与能够给孩子搭建一个桥梁。让他能够从一开始就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同时在阅读中不简简单单的是我们就看看画,里边有大量的逻辑推理,有各种各样的理解性的和思维性的训练。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长的作用来就会逐渐的向后退或者会被弱化一些。指导阅读阶段小孩儿可能是自己会翻一翻书,大人跟他有时会读一读。或者大人先读孩子后读,这个都是可以的。过了这个阶段就到自主阅读,成人的参与度更低一些。


我们看英文实际上更加准确,就是read to,read with,read by,这三个阶段,我们也可以理解成读给孩子听,和孩子一起阅读和指导他阅读。


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是决定性的,实际上我们大多数孩子到了小学,没有阅读兴趣没有好的习惯,能力也不足,这些呢实际上都是早期阅读发展不足的一个表现。反之这个过程也很难去逆向发展。


我们早年的孤立的、大量的让儿童去识字,这个对儿童的伤害会特别大,我觉得这些年来绘本和新的阅读模式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我们的阅读模式,在我们下一代儿童中会有特别好的效果体现。可能会有的家长问,小孩儿他到底在早期阅读中怎么认识文字的?这个在心理学里有一项研究,非常有力的证明了大家的担忧是不必要的。


这个研究得出结论叫伴随学习汉字。儿童在整个的图画书阅读中,通过图画、通过故事情节和线索理论,实际上在这个长期的阅读中是能够积累下汉字经验的。到了小学的时候文字的认读的数量是非常高的,是完全没问题的,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我们在小学的语文学习中大家都很习惯传统的方式。就是对一篇文章的深入解读,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复的读。我们在传统的观念中也相信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种方式在阅读学习中被证明既是低效的也是非常违反儿童阅读发展规律的。


这个阶段的阅读重点要大量阅读,大量阅读就是说一定要增大阅读量。在美国。在大概在2000年左右做过一次中美之间的儿童阅读的比较。国内以北京为样本,美国的一年级儿童大概每年会读三万字,低能力的儿童大概一年会读一万六千字,高能力的会读四万四千字。美国一年级的儿童阅读量非常大,同时低能力和高能力的分化特别显著。


中国一年级的儿童每年只能读四千九百字,大概相当于美国儿童同年龄的六分之一左右。同时中国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就是高能力的和低能力儿童的阅读量是相当的,之间没有分化。


这种对一篇文章的过度深入的解读我们叫精读。泛读发展不足其实极大的阻碍了在这个阶段儿童的阅读发展。北师大有一个老师有一个跨越式课程,他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如果儿童能够有效地学习一篇课文,他至少应该阅读相关的同主题的六篇左右。


也有人提出一个观念,我觉得这个当然不是说特别准确,但我认为也是有参考价值的。以我们语文教学的特征,那么课外的阅读量应该是课内阅读量的六倍左右。


同时我们比照美国,读的好的孩子阅读量应该是差的至少是5倍才合适。也就是说实际上我们有相当一批孩子的阅读的能力是被压抑了。


所以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改革这些年其实一直在一种非常低效、无用中打转。最主要的就在于这种主流的教学模式违反了儿童的阅读发展规律,但是现在除了在幼儿园阶段,小学的整个的阅读发展这两年其实也发生非常大的变化。有大量的学校还有一些教育家们在这方面都提出了非常多的很深刻的见解。很多小学也把这种阅读模式的创新当成改革的一个目标和重要的抓手。


到了小学高段和初高中阶段,阅读发展的重点就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全球教改的一个重点,大家从字面上就可以大概能够理解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时代。知识的生产和更新是以前所谓的速度在加速,我们个体在面对这种大量的信息的时候,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获取,并且分析这些信息并形成个人的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培养方向。


所以我们的阅读就不仅仅需要去简简单单的对文字对这个文本进行理解,还需要学习用批判性的眼光收集整合评价信息。一个人的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独立意识,实际上都是创新人才的一些基本的特征。这些都是可以通过阅读学习而达成的。


在欧美的课堂里面,有一种方法叫协作讨论。看上去活动形式和大学有点像。用小组的方式去选择一些开放性的话题大家进行讨论,反复的讨论辩论。


我刚才把整个过程就是从零到十八岁用几种方法分了一下,然后各个阶段的重点和我们所能够采用的策略。我们再把它简单的回顾一下,也就是说在零到六岁更重要的是兴趣习惯和能力培养。在小学阶段尤其小学生初段最重要的是阅读的量,就是加大阅读量,再高一点阶段小学的高段包括初高中,重点培养批判性思维。那么很多人认为这个道理实际上是完全可以讲的通的。有没有必要还去说这些?但实际上我们仔细的去看一看,现在教育的主流。幼儿园好一些因为中国的幼儿园了还不是一个政府主导的领域,国家也没有标准化的教材。相对多元一点。所以早期阅读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特别快,那么,但是到了农村或是稍微差一点的幼儿园,还是有大量的提前学习。在小学阶段我们会看到即使是在北京这么一个文化之都,学校里面其实能够有效地开展这种阅读的并不多,这个其实并不能乐观。那么到了初高中,批判性思维基本很难开展,因为都围绕高考在做标准化考试。


从零到十八岁的阅读过程其实说起来呢很清晰,认知心理学这几年把这个过程非常客观的解析了。实际上我们如果有这样一个坐标参考,你就可以针对自己孩子这个情况针对性的做一些设计,而且我不太赞同把这种阅读复杂化和过度情感化。过度情感化的意思就是一种培养文学家的思路,太高的情感注入度和对审美的无限拔高,我觉得也不是一个特别可取的方向。


我觉得应该就是掌握一个基本的模式,在那个阶段里面给他一个更适宜的方式和方法,这个更加重要。



最后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去阅读一本图画书。现在可能大多数家长在家里面都已经开展类似阅读。这个也不复杂,实际上当我们看一本书的时候就是要发展一种整体性的阅读的模式。阅读前要有一些准备性的工作,或者导入新的方法,比如说跟儿童说,这个书叫什么名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呀?包括这个作者、出版社是什么。


那么在阅读过程中这个过程也可以变得更加丰富。整个互动行为,比如说观察分析预测表达。我们会引导儿童去观察图画,它所蕴含的线索,前后的顺序,同时预测一下这个事情会向哪里发展,我们也让儿童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然后在阅读后呢,我觉得可以有扩展性的动作,比如说进入到一些角色的表演阶段,或者图画书的再创作阶段。大家可以看到儿童在阅读后能够在大人的帮助下做出非常漂亮的书,会成为一个小作者。





问答


1、请教张老师,孩子在某一阶段只读某一类书,如何让孩子的阅读面更大?


张老师:我想孩子在某一阶段只读某一类书是不太可能的,我们看图画书其实也分好多类,故事类的,科普类的,叙事类的,赏析类的,形式非常多样化的,其实本身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内容。


2、关于弟子规,是一个比较好的学生低年级的阅读读物吗?在我们的时代,武侠是不好的读物,那么现在的孩子适合读吗?


张老师:关于弟子规的书,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讲很热。但是也非常有争议,我觉得如果从一个儿童本位来看,我觉得是不太适宜的,他可能从历史上也不是给儿童写的吧。大家可以看下黄小丹博士有一篇文章讲弟子规的来龙去脉。武侠小说我觉得就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一定要看。我在阅读发展阶段有一段武侠小说看的比较多,我觉得也挺好的。


3、初高中阶段的孩子要训练批判性思维,应该读些什么类型的书呢?家长帮助孩子选择?还是任由孩子自己选择?


张老师:我觉得是这样的,到了高中阶段家长我认为能做的东西已经很少了。他已经是一个能够独立自主阅读的人了。另外呢就是他的课堂策略更多的取决于老师和他的同伴。我觉得家长这个时候可能能够施加的影响是比较少的,当然有些话题比如批判性思维里面的一些看法,大人可以跟他讨论这个倒是可以。


4、有没有各个阶段儿童的推荐书单?


张老师:关于书单,我推荐大家看一看朱永新老师他们创办的新阅读研究所,他们的一个主要的工作就是编制一些推荐的书目。他们还围绕这个书目出版了一套丛书,从儿幼儿园阶段的到初中高中的基础阅读书目,这个书目我觉得还是靠谱的。


5、张老师,你好,作为老师,怎样给小学的一个班上阅读课以取得良好效果?


张老师:说的极端点,我觉得语文课可以取消掉。大量的自主阅读可能会更好,李希贵有一个观点,阅读比语文更重要,我们加一句,就是大量的阅读比常规的语文学习更重要。


6、很赞同老师讲的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阅读来学习,和培养批判性思维,那怎么培养这些能力呢?有没有具体的操作指导呢?谢谢!


张老师:关于批判性思维的这个培养我推荐大家关注一下有一个退休的教授的公众号,叫审辨式思维。他最近也会开发出一套的相关的测评系统来,北京的有一些中小学在做相关的教育实验。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推广。


7、孩子三年级,很爱阅读,但阅读速度很快,就一两天看完一万多字的小说,是不是有问题?


张老师:完全没有问题,其实你说的这个就表现了阅读的发展的一般规律。也就说快速阅读的基础是大量阅读。儿童他读的越多他就越快,越快就越多,这是一个正反馈。这个完全没问题,其实我们说有人一天读几本书是完全可能的。


8、感谢老师,我想问老师之前提到精读,是说老师觉得在学校精读已经做的很足了吗?


张老师:精读我觉得实际上是一种没有效的东西,读来读去也就是一篇课文还能读出什么呢?所以我觉得这个书读百遍,其意自现应该叫书读百篇,其意自现。读多了他去理解单一文本的效率和理解度是非常高的,所以他把一篇文章能背下来又怎么样呢。


9、我们在乡村阅读推广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儿童和青少年阅读能力发展跟不上他们的实际年龄,也就是说,往往一个农村高中学生,只有阅读儿童文学的能力和水平,那么这种情况下要如何有节奏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


张老师:乡村阅读推广现在也陷入了一个误区里面去了。农村的孩子在入学的时候他在阅读方面的整个能力发展水平是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的,但是整个的课程和教材又是统一的。所以他们面临的压力远远要大,另外农村的早期阅读是非常匮乏的。所以很多小孩在适当的年龄大都没有经过良好的早期阅读阶段,这个问题就非常突出,所以我觉得乡村阅读推广应该向前沿伸,尽可能的去影响到学前甚至早期的儿童,也就是0到3岁。


10、请问四年级孩子看那些老师推荐的新语文读本,看不懂不感兴趣,哈利波特超级喜欢,怎么引导呢?


张老师:我觉得可能老师推荐的那些就是孩子不喜欢的,哈利波特确实是大多数孩子喜欢的,就一定让他去看。这也侧面说明了孩子阅读能力是没什么问题的。


11、我想问一下现在做的比较好的推广阅读的学校有哪些措施呢?


张老师:肯定有几个比较大的特征,第一个就是说要打造一个特别适宜阅读的环境,环境创设,有很好的图书馆,有很好的藏书,有孩子愿意去的阅读空间。第二他一定是在课程中,就在实际的教育中实践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


12、请问张老师,针对阅读障碍的孩子有哪些建议和推荐?


张老师:有人做过研究,像北京市,在小学里面大概有百分之三左右的小孩是有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的。阅读障碍在早期有很多表现,有专家在尝试着建立一个早期的筛查网络,就是能够及早的发现他的一些预兆。并且进行干预,对于已经有阅读障碍的,现在也有大量的方法和文献,因为我没有去特别深的去研究,所以只能是泛泛的回答下。


13、我想咨询张老师怎样培养自己女儿阅读的?从0岁开始到现在五岁培养您女儿阅读的大致过程,越详细越好 。


张老师:我女儿出生以后我们还是很注重口语的。就是要经常跟她对话,跟她聊,她咿呀呀的,另外家里人也比较多,这种更丰富的语言环境,这种输入确实口语会发展较快。所以我女儿大概在一岁多的时候就能很清楚的叫爸爸妈妈这些词都会。这些词汇发展明显比小区里的孩子要早,可能是因为我们比较注意,给他讲的故事特别多,所以她书面语的发展,比一般儿童要快些。


另外从两岁左右吧我们就开始跟他一起读图画书。现在到五岁大概读了有六百本左右吧。我们现在的这些市面上这些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基本都买了。尤其大的套系都在反复在看。当然有段时间我认为她的识字是个问题,因为她身边有很多小孩识字识的很早,很快。但我觉得她最近明显对字词的敏感度和认识就很多很多,所以看来这确实不是个问题。


14、老师,我想请问下,孩子喜欢读书,而且什么书都看,但考试阅读理解不行,怎么提高?谢谢。


张老师:阅读里面的理解这个确实很关键,就是你在跟他泛泛的讲童话书的时候能不能就是给他讲的仅仅是一个连贯的故事或者说把这个泛泛的读一遍,你要在中间引导她,让她去猜测,引导她去观察这些图画,这些线索其实这也是非常有用的。也就是说儿童阅读过程也是一个逻辑思维发展的过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