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总:“XX企业还在跟我们合作吗?” 小王:“已经半年没有合作了,去年由于钱荒,银行间资金紧张,价格暴涨,他们经办人因为太忙了就给忘了,没有及时跟老板说,造成他们资金使用不及时产生了误会,就再也没有合作过。” 雷总:“哎,这种误会不应该啊,听说他们刚在市场上被骗了几千万。” 小王:“怎么回事儿?” 雷总:“听说是应收货款过来的票据中有一部分是假票,他们拿出去市场上找熟悉非法中介贴现对方说发现假票,企业忙着与上一家解决假票,忽略跟踪其余票据,非法中介利用包装户把票给贴掉款打飞了。” 小王:“XX公司是XX担保联盟成员,这些票据有没有参与联保啊?“ 雷总:“这批票据倒是没有参与联保,但是企业资金链估计断了,这个担保联盟可能要出问题。” 这是2013年末我的两个同事电话片段,说的是这年某地著名担保链上的几十家大型企业全部因为联保受到牵连,造成其中一半以上企业资金链断裂。这一年因为经济下行,因为钱荒资金市场出现了各种问题,票据市场也未能幸免,市场上整天听到假票、克隆票、卷款等各种案件。对于自身生存、市场健康发展、社会经济稳定我们深感忧虑,让我们更加意识到银行同业户问题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风险,因为同业户最大的风险就在于脱离了监管部门和监管领导的监管视线。 我们分析了几个典型案例,发现既有市场环境变化后企业和机构对资金效率、成本的需求变化和自身风险意识不足问题,更有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从一个传统市场解决方案来说,我们开发一个手机应用APP,就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仍不能完全解决风险和成本双降问题,因为互联网+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的概念,信息可以共享,收益可以共享,但经济行为习惯却更多地表现在人性上,这个很难被共享。 我们发现整个经济的行为中存在着大量的“熟人经济”,这在票据等货币市场表现尤为明显。交易行为不是靠经济规律和规则指导而是靠“我们很熟”,信用不是靠信息披露和法规也是靠“我们很熟”,这种现象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信用体系没有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有很大关系。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看市场的风险案例,企业之间、机构之间、银企之间多数都是因为“熟人关系”而回避了经济规律,最终造成了风险。比如2013年钱荒期间市场价格普遍暴涨,某地一个非法中介没有调整价格,几个认为与其关系很不错的企业欣然前往被卷款,这就是典型的“熟人经济”。 因此我们下定决心,我们做的产品,一定要能够革掉市场交易行为中的“熟人关系”,要使交易按照市场规律发生,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风险和成本双降问题。因此我们的总经理亲自挂帅研发“普兰金融村”,并先后推出了PC版和手机APP版。最初的“普兰金融村”设计成一个功能强大、内容众多的全功能产品,但过多的功能使“普兰金融村”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显得臃肿和效率低下,经过几次的改版瘦身,最终在央行、社科院、上海市政府和近百家银行机构与企业、众多媒体的共同见证下于2015年9月28日成功发布。 关于普兰金融村的更多介绍,请点击“阅读原文” 本文来源:《普兰金融》2016年第1期 本文作者: 普兰金融 雷登先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