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内经》理论之一窥

 johnney908 2016-08-05

 非《内经》理论之一窥

 

学习中医的人都知道《内经》非常重要,是四大经典之首,因而都非常重视《内经》的学习,可是,在学习《内经》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拿着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读它。学医的大家受《中医基础理论》影响非常深,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很多人读不到《内经》的原旨,反而以为课本上的理论都是源于《内经》。试举几个例子证明:

 

1.《内经》中只有“木郁达之”的文字,除此之外根本没有所谓“调畅全身气机、情志,促进脾胃的运化和生殖之精血的正常下输”的意思。盖肝主疏泄一词首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所著的《格致余论》: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薛立斋《内科摘要·卷下》正式提出肝主疏泄这一名词。自此之后,渐为后世医家所应用。

 

2.“脾主统血”的理论,在《内经》中同样无此说法。较明确的说法源自明·薛立斋《薛氏医案》中:心主血,肝藏血,亦能统摄于脾。”后来明·武之望《济阴纲目》中干脆说“大抵血生于脾土,故云脾统血。”

 

3.现在习针灸的都知道,将受刺者的酸麻胀痛等感觉视为得气或气至。可是,《内经》中得气或气至根本不是这样的意思(鄙人另有专文论述)。概此理论,出现甚晚。清末一部署名江上外史的凌氏传人所作《针灸内篇》中记述凌云的学术思想才有了针后酸麻胀等雏形,“针灸之道,治有三法,风病则痛,寒病则酸,湿病则肿,如酸麻相兼,风寒两有之疾。凡针人穴,宜渐次从容而进,攻病者,知酸知麻知痛,或似酸似麻似痛之不可忍者即止”。后来近代著名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在他的书里提到“……一方问病者觉有酸重散出否,苟只觉痛或痛与酸皆不觉,可将针微深入或退出些而捻运之,待患者觉酸重之后二三分钟,然后拔出再刺他穴”。这才是今日针灸临床凡得气皆谓酸麻胀的源头。

 

4.“十二原穴”出自《灵枢·九针十二原》。但后世所谓的“十二原穴”是指十二条经脉各自位于腕踝附近经气输注的部位,显然不是《灵枢》中的十二个原穴。虽然五脏的原穴与《灵枢·九针十二原》相同,但意义实际上大不一样。“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六腑之有病,皆取其原”。“十二原”的地位何等之重要,非后世之十二原穴所能比也。

 

 类似的例子肯定还有,只是鄙人一时想不出来。说到底,我要表达的是一个正确研读《内经》的方法。读《内经》首先要读原文,千万不要读某某的注释。因为一旦看了注释,往往就会犯先入为主的错误。其次,读《内经》就要把自己以前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统统抛弃,不仅这个要抛弃,连同是四大经典的《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也得忘记,后世历代医家的经典著作就更不必说了。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带着“成见”读《内经》很难领悟原旨,甚至是犯错误。因为只有大家真正“空下来”才能够“装满”,道理显而易见。希望中医同道们,思之,慎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