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理会计+大数据分析引领企业管理创新

 songsgt 2016-08-05

管理会计+大数据分析引领企业管理创新

近年来,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和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倒逼航空油料公司必须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研判油价走势和人民币波动幅度。
    “在全球资源配置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获得持久发展,发力点在于对财务会计数据与其他业务数据的整合分析,使其变成管理决策的相关依据。”近日,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公司财务管理部部长吴佐在接受中国会计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管理会计+互联网可通过云计算处理“非结构性数据”,并利用计算结果进行经营预测与管理控制,进而通过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工具,向管理层提供降耗增效完善生产经营管理的建议,着力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提升供给水平,向提升有效投入与管理效率要效益。
    
实现大数据分析的落地
    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海量数据为管理会计更加全面、深入地发挥控制与决策等功能提供了载体与工具。吴佐告诉记者,中国航油系统几年前就已前瞻性地开展了管理会计研究与应用探索。
    早在2010年之前,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下称“集团公司”)就进行了全面预算管理方法研究及应用等课题研究,并完善成本费用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开展全面成本费用目标管理与定额管理,将成本管控评价结果纳入各企业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主要指标体系之中。企业做到了“预算”与“考核”相互联系、有章可循,将“预算管理、绩效考评、薪酬兑现”三者相结合,做到严考核、硬兑现,提高预算指标的严肃性,确保实现预算目标。
    中国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公司也通过管理会计与现有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作业成本法、定额管理和内部转移定价等工具就优化盈利模式进行了探索。2016年初,集团公司又把“建立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大数据平台”作为提质增效的一项重要工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分步在全集团完成“XBRL+大数据”项目系统建设,使集团公司各项业务做到真正的融合,充分做到信息系统与经营管理、与业务的融合,通过实施“XBRL+大数据”项目,实现大数据分析在企业的落地。
    路线方针确定后,人才就是决定因素。吴佐认为,在企业推进管理会计与信息化建设的高度融合过程中,不仅要求实施人员特别是项目负责人应具备较高的管理会计理论水平和实务处理能力,还要精通计算机网络知识与基本维护技能。为此,应积极引进既懂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高水平、多层次专业人才,以满足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企业在管理会计人才和财务会计人才的甄选上还应有所区别。”吴佐强调,财务会计因必须严格依据会计准则进行业务处理,灵活应用的空间与幅度相对较窄。因此,选拨时应选择对政策准则理解把握透彻到位、细心严谨的人员。选拔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则要以宽口径的管理知识、财务知识为基础,其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分析能力、执行力和创新求变,灵活应用的开拓进取品质也不可或缺。
    
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
    吴佐认为,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管理会计要充分发挥功能,    引领企业管理创新增效,必须与企业信息化建设同步推进,无缝连接。
    “管理会计要由管控型向战略型转变。”吴佐表示,传统管理会计工作主要以对企业内部环境进行控制、决策、考核为主,缺乏对竞争对手、市场环境以及客户需求等外部因素的考虑,单纯的以管理而进行管理,不利于新形势下企业的发展转型。大数据新技术的应用催生了新的管理工具和业务模式,使传统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以及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真正成为可能。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项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控制等,更能通过运用大量的财务信息以及非财务信息来帮助企业发展,为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这对于抢得先机,实现经营模式、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仅对结果的分析尚不能全面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要想在竞争中做到实时控制,就要注重对经营过程的分析。“管理会计要由结果分析向过程控制转变。”吴佐认为,对于像航油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来说,通过大数据的过程控制应用,管理会计不仅可以对结果进行分析,还可以进行过程中关键成功因素的再甄别、关键目标偏离的纠偏控制、差异分析及关键原因查找、过程行动计划和方案再修订、核心资源要素的再配置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管理会计能够高效地对企业会计业务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数据分析,从而有效地提升对各项数据的分析能力,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企业的高效决策提供可靠的改进数据。
    吴佐告诉记者,管理会计目前在集团企业的“尴尬”之处在于,大部分分支机构仍处于“不知在做”的阶段。即虽然在实践中运用了管理会计的工具方法,但不知道管理会计信息化需要什么,也缺乏系统运用管理会计的意识,甚至还有分支机构尚未应用管理会计的相关工具方法。只有少部分属于“已知在做”,即知道管理会计是什么,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这些“已知在做”的分支机构尽管已经走在了管理会计实践发展最前沿,但目前也只是运用了管理会计的部分功能,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还有待借助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因此,要认真梳理、整合企业现有的信息系统。按照整体规划设计理念,尽量考虑成本节约,全面分析现有符合整体设计需要的系统功能和无用的功能,提高管理时效性。”吴佐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