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春天书屋 2016-08-05

关于长夏,也许除了中医学者,知道的并不多,那么何为长夏呢?《唐·杜甫·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素问·六节藏象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者,六月也。土生于火,长在夏中,既长而旺,故云长夏也。”《素问·藏气法时论》王冰次注云:“长夏,谓六月也。夏为土母,土长干中,以长而治,故云长夏。”《中医大辞典》云:“长夏,农历六月。”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一、长夏的特点

雨水较多,暑热夹湿,脾胃受困,人常常显得精神萎顿,食欲不振,胸闷腹胀,困倦乏力,大便稀薄,舌苔厚腻。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二、长夏养生主要内容

(一)饮食养生

1.清热利湿

除绿豆、绿茶、黄瓜、西瓜,还可以多吃绿豆芽,芹菜,白菜,莴笋,竹笋,冬瓜,柿子椒。

①芹菜,味甘、苦,性凉,入肝经。具有清热、利湿,平肝的作用。对高血压病人尤其有好处。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人常常见肝旺的症状,比如脾气急躁,容易发怒,面色红赤。芹菜除了有清热、利湿的作用,还有很好的平肝潜阳的作用。

②白菜,味甘性平,入胃肠、肝肾、膀胱经。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通利肠胃,防止大便秘结。

③莴笋,味甘苦,性凉,入肠胃经。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④竹笋,味甘、性寒,入胃、大肠经,具有清热、化痰、利尿、消肿的作用。一般竹笋和肉炒的机会比较多,但是在长夏季节,最好不跟肉一块炒。中医认为,肉有生痰的作用,且比较滋腻,在长夏季节,最好清炒竹笋,或者凉拌,或煮汤比较好。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⑤冬瓜,味甘淡、清凉,入肺、大肠、膀胱经,具有清热、利水、去湿、消肿、解毒的作用。冬瓜,不仅肉可以吃,冬瓜籽、冬瓜皮,也有很好的药用作用,所以在打冬瓜汤的时候,也可以适当的把皮放进去,清热利水的效果更好。冬瓜籽不仅有清热利水的作用,还可美白。但是注意,做冬瓜菜的时候,要少放盐,盐放多后,它利水化湿的效果就会减弱。

●● ●

2.健脾化湿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由于脾脏喜燥而恶湿,一旦受损,则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气机不畅。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长夏应脾而变化,多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

①薏苡仁:薏苡仁小米粥薏仁与小米配煮成粥喝。小米本身它是味甘性寒,有健脾的作用。这两个相配它的清热和健脾作用,化湿作用得到了加强,效果会更好。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②扁豆:扁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合中、化湿的作用。长夏时,人们不想吃饭,有时会恶心或者预呕,这时多吃些扁豆有一定减轻的作用。但是要注意,扁豆里还有血液凝集素,如果没有处理好就会中毒,出现胃肠反应,比如说恶心、欲呕,气泄,发烧,重则会死亡。所以在做扁豆菜的时候,一定要将扁豆炒熟或者煮熟。

也可做白扁豆粥:组成:白扁豆50克、大米100克。制作:如常法煮粥。功效:健脾化湿。

●● ●

3.饮食清淡,少油腻,温食。

长夏的湿邪最易侵犯脾胃的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中医营养学认为,长夏的饮食原则宜清淡,少油腻。要以温食为主。古人主张长夏饮食应:“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其于肥腻当戒”。即长夏的饮食要稍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亦不要吃得太多,但在次数上可稍多一些。

●● ●

4.助消化的食物

山楂:味甘酸,性温,入肺胃经,具有消食积,散瘀血的作用。如果不想吃饭,可以山楂泡水喝,有促进食欲的作用。另外,小孩子吃多了消化不良时,也可吃山楂糕或者喝山楂水,有一定的消导食积的作用。另外山楂有很好的活血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它有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也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所以有一些老年人喜欢天天喝山楂水,需要注意的是山楂味比较酸,如果天天喝山楂水会伤胃,最好加一些甜味食物,如大枣或红糖,这样对胃的损伤就会降低到最少的程度。

麦芽常用于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等症。

谷芽常用于宿食不化,胀满,泄泻,不思饮食等症。谷芽是稻的成熟果实,经过加工而发芽的食物,它味甘,性温,入脾胃经,具有健脾、开胃、合中消食的作用。谷芽主要是米食积的时候用比较好。一般谷芽加水煎煮喝汤就可以。麦芽主要是对面食品有很好的消食积作用。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二)精神养生

夏季暑气当令,烈日酷暑,腠理开泄,汗液外泄,而汗为心之液,心气最易耗伤,即中医所谓“壮大食气”,也因为“暑易入心”,而“心主神志”,从而产生许多精神方面的症状。夏天酷暑难耐,长夏更加闷热,往往令人心烦,而烦则更热,精神养生尤为重要。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三)起居养生

长夏要防止湿邪侵袭,在居住环境上就要切忌潮湿。中医认为,“湿伤肉”,即感受湿邪,易损伤人体肌肉,如常见的风湿关节炎等症。《黄帝内经》里又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下,指人体下部。意谓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这是因为湿邪的形成往往与地的湿气上蒸有关。故其伤人也多从下部开始,如常见的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等。

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

1.居室一定要做到通风、防潮、隔热。

2.床铺整洁:夏天炎热,易生菌,保持床铺整洁不但可使人有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而且还可以有份好的睡眠心情。勤换床单被褥。

3.注意卧室温度、湿度的调节:一般舒适的温度为20~23℃,相对湿度50%~70%为佳。20℃以下会使人寒冷,而超过23℃,会使人有热的感觉,表现为难以入睡,甚至掀开被子。寝室的通风要好。

4.注意卧具的选用:卧具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特别大,床和被子要软硬适当。在所有卧具中,枕头、凉席的作用举足轻重。枕头不宜太高,在炎热的夏天再使用布棉枕头会使头颈长痱子,汗水浸湿枕头没有及时洗净晾晒,汗臭霉臭味会使人昏头昏脑。夏天睡宜用天然草木植物精细编织而成的草席或以中国特有的瓷竹、毛竹为原料制成的竹席,用竹子等材料制作的凉枕。

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四)运动养生

1.运动前喝些预防中暑的饮料。

2.长夏运动量不宜过大:以免汗出太多,影响阴津耗损。

3.运动后别用冷水降温:冷水使皮肤腠理紧缩,在内暑热散布出去,闭塞在体内很不舒服。应该用温水轻轻擦去体表的汗液。

小结:

一年分为四季,长夏季节是中医理论中一个特别的时间段。从夏至开始,便标志着进入长夏时节,这也是一年四季中最酷暑炎热的季节。同时,人体的生理、病理也将发生变化,在长夏节气中显得很脆弱,容易患各种疾病。所以面对着湿热的季节,人们应该遵守养生的原则,以能更好的度过长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