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道兵重要图书——铁道兵简史(6)

 昵称34576520 2016-08-06
铁道兵重要图书——铁道兵简史(6)
十二章 积极参加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是人民军队的宗旨和光荣传统。铁道兵更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拥有工程机械设备;长期同大自然搏杀,锤炼了敢打必胜的信心;对各式建筑工程的“秉性”了如指掌、游刃有余。所以,每当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灾难威胁的时候,铁道兵总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在铁道兵的历史上,曾经多次参加抗洪、抗震,铁路抢修、扑灭森林火灾、黄河防汛、草原清雪开道等抢险救灾,为帮助人民群众战胜灾荒,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做出了贡献。
1、京广铁路抗洪抢险
1975年8月,河南省境内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京广铁路部分路段路基冲毁、铁路中断。党和政府发出以最快速度抢通京广铁路的号令,组成以郭维城为司令员、刘建章为政治委员的京广水害抢修指挥部。铁道兵紧急调动一师2、3团,十二师60、58团,四师16、17、18团,共1.34万官员,实施铁路抢修和大桥复旧工程。
“灾情就是命令,抢修就是战斗!”部队以紧急战备的姿态,急行军速度开赴抢险现场。在抢修的日子,指战员们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最多时连续奋战40多小时不睡眠。中暑晕倒,苏醒后继续战斗。参战部队90%以上人员双肩磨破、压肿。仅用36天,就高质量完成全部抢险任务,修复单线27.6公里、双线9.3公里,完成工程量占整个京广铁路抢修工程的70%以上。
一师四团一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修模范连”称号。
二、唐山地区抗震抢修及救灾活动
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强烈地震。震区铁路遭到严重破坏,受灾线路达403公里。路基沉陷,轨道扭曲,桥梁断裂,车站坍塌,关内外交通中断。
形势严峻,中央抗震救灾小组发出战斗号令,以郭维城为司令员,刘建章为政治委员的铁道部、铁道兵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成立。
铁道兵抗震抢险指挥所率部向灾区进发。震区房屋毁坏,水源污染,气候酷热。在紧张、繁重的抢险救灾中,指战员们以人民的急需为己任,吃大苦、耐大劳,轻伤不下火线,头顶烈日,脚踩污泥,露宿瓦砾,不分昼夜拼搏。架设舟桥,修复铁路,处理危房,抢救受伤群众……在1年零3个月的抗震抢修和救灾中,铁道兵先后派出十一师3个团、十四师2个团、以及独立舟桥团、四师驻蓟县4个连队,八师、十三师部分部队,共计4.8万人,完成抢修铁路321公里,整修铁路342公里,整修房屋54.7万平方米。
十一师五十三团十二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抢修突击连”称号;
十四师六十八团七连被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抢修先锋连”称号。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