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地睡眠:左脑处于“守卫”状态

 nizijun 2016-08-06
异地睡眠:左脑处于“守卫”状态
 
  你知道吗?当人们远离家乡时,睡觉的时候总是“开着一只耳朵”的。近日,有科学家在《当代生物学》中发表最近研究报告,指人们在不熟悉的环境中,当大脑的其他部分在沉睡时,左大脑半球的一部分始终保持“看守”状态。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在酒店居住的第一个晚上的睡眠质量总是不“高”。

  “陌生床”总是令人“难以入睡”

  有研究显示,一些水生哺乳动物和鸟类的睡眠是半个大脑依次进行的,被称为“脑睡眠”。然而,科学家们认为,人类在睡眠中并没有出现这种不对称性。来自普罗维登斯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试图让年轻、健康的人走进他们的睡眠实验室,并在“第一个晚上”寻找“不对称”的迹象。在睡眠实验室的第一个晚上,有很多“清醒”的人的大脑左半球花了更长时间才能入睡。第二天晚上,这种不对称性很大程度上已经不在了,人们很快就睡着了。实验负责人萨萨奇(Sasaki)认为,一些有趣的睡眠模式有可能潜伏在断断续续的睡眠之中。虽然这只是一个“有点疯狂的预感”,但研究者们依旧想通过实验数据,去了解更多关于人类睡眠的习惯和特征。

  站在专业的角度去看,深度睡眠阶段被称为“慢波睡眠”,左脑的神经细胞网络比右脑相应的网络显示更少的睡眠相关活动——这些结果表明,大脑的左侧是一个更轻的卧铺。萨萨奇表示,虽然大脑看起来像左半球和右半球没有表现出相同程度的睡眠,但这种不平衡在第二个晚上的睡眠中消失了。

  人类大脑在睡眠中始终保持“警惕”

  研究者发现,更为警惕的大脑系统,是处于大脑左半球的“默认模式网络”。 当大脑没有在特定的时候做任何事情时,神经细胞的集合就活跃起来了。但至今为止,科学家们仍不清楚这个网络是如何在睡眠中保持看守的。

  研究者们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在第一个晚上的睡眠中,大脑左侧的“默认模式网络”对安静的声音反应更快。音调传播到右耳后,向大脑的左半球发出声音,这样会比音调传到左耳更容易唤醒睡觉的人。此外,第一个晚上的“响应时间”,比第二个晚上要快。因为这个实验只是在晚上的第一个慢波睡眠时段进行的测试,所以科学家们并不确定大脑左半球是否一直守望,并且维持一整夜。萨萨奇表示,现阶段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观察右边大脑是否可能在肩负着“轮流值班”的责任。

  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睡眠研究专家杰罗姆·西格尔(Jerome Siegel)表示,大脑在“异地”睡眠时所保持的这种警觉是有意义的,安全的睡眠往往需要保持关注环境,即使在熟悉的环境中睡眠,人类大脑也会保持惯有的“警惕性”。“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父母可以在雷电交加的暴风雨中自始至终沉睡,但却会被婴儿的呜咽唤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