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民主党派地方组织和中央的换届将于今年和明年进行,统战部作为中共党委的职能部门,在协助民主党派做好换届工作方面负有重大政治责任。通过换届,在新老交替基础上进一步搞好政治交接,培养造就一批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的、高素质的新一代民主党派领导骨干和代表人士,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统一战线和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的政治任务。 一加强代表人士的培养是做好换届工作的基础 党外代表人士是统一战线工作的载体和纽带。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党外代表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来团结广大党外人士及所联系的社会成员。这一特点决定了统一战线工作从根本上来说是做人的工作,是做代表人士的工作。通过培养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党外代表人士,并充分发挥他们的社会影响力和骨干作用,达到广泛团结和凝聚人心的目的。因此,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政治上成熟、代表性强、影响力大的党外代表人士,是衡量统战工作做得好坏与否的基本评价尺度之一。 当前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的培养工作总的来说是做得好的,但在有的地方,仍然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思想认识和工作不到位。平常工作没做好,到换届时要么出现“现用现找”的被动局面,要么就是揠苗助长,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二是后备人才短缺。在一些地方,民主党派组织中的旗帜性人物不多,各领域成就突出的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物不多,具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意识、具有丰富行政经验的高层次干部不多,高层次政治人才明显短缺,人才结构和素质仍需改善和提高。为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培养工作力度。历史经验表明,党外代表人士并不仅仅是在自然条件下成长起来的,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长期帮助和培养下逐步成长起来的。要高度重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立足长远,从政治和感情上加大投入,与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建立真诚的友谊,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进步,在团结合作过程中,努力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与共产党亲密合作、能够经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长期实践经验证明,抓好了人才培养工作,就抓住了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主动权。 培养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工作机制,为人才辈出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民主党派成员多是各行业、各领域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但成长渠道比较单一,大多缺乏一定层次行政岗位的锻炼,从专业技术人才转为政治领导人,角色跨度极大,实践锻炼不足。因此,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培养工作:一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民主党派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和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新老交替、政治安排和实职安排对人才的需求,协助民主党派建立后备名单,实行动态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培养。二要进行比较系统的理论培训和多党合作优良传统的教育,全面提高代表人士政治素质;三要加大实践锻炼力度,推动各种实践锻炼形式制度化,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提高其领导、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二搞好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是做好换届工作的核心 换届工作必须着眼于选准、选好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和各级领导骨干。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选准、选好民主党派新一代代表人士和各级领导骨干,对于保证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多党合作事业的巩固和和发展,既取决于执政党的各项政策实行和完善,也取决于参政党整体素质特别是领导核心政治素质提高。选出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共产党与什么样的人合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民主党派能不能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经受各种风浪的考验,能不能实现广泛团结,服从、服务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能不能落实参政党建设的各项任务,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的状况和作用发挥的程度。要按照协商确定的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协助民主党派选准、选好新一代代表人士和各级领导骨干,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民主党派领导班子。能否选出政治素质高、代表性强、结构合理的领导班子,是换届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在新老交替的基础上搞好政治交接,是贯穿换届工作的一条红线。换届不仅仅是人事的继替,更重要的是政治的传承。民主党派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政治理念、价值追求和和优良传统,主要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等,这些不仅是民主党派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也是我国多党合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思想政治基础。因此,在人事继替的自然进程中,着眼于多党合作的长远和健康发展,必须把实现政治交接置于中心位置,从保证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力搞好政治交接。 政治交接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就其基本方面而言,应包括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强烈的政治责任、严明的政治纪律、丰富的政治经验、高尚的政治品德的传承。实现政治交接,必须着眼于民主党派政治纲领的延续和发展,着眼于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关系的延续和发展,着眼于老一辈领导人政治立场、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在新一代领导骨干和代表人士身上的延续和发展。换届是实现政治交接的基础,政治交接的教育要贯穿换届的全过程,但换届的完成,并不等于实现了政治交接。政治交接是一种政治理念和政治素质的交接,是一个学习、实践、继承和发展的过程,要靠新班子成员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去汲取养料、锤炼思想和塑造品格才能达到。通过搞好政治交接,协助民主党派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一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切实贯彻基本路线、团结带领成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集体。 三全面、正确把握选人标准是做好换届工作的关键 2012年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是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标准。”在民主党派换届的人才选拔工作中,应全面、正确地把握这一标准,把政治坚定、业绩突出和群众认同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于人才选拔培养的全过程中。 在实际工作中,把握标准出现过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一是重业务标准,轻政治标准。注重其在专业、行业内的成就和影响,忽视其思想政治素质。二是重年轻化,轻成熟度。一味追求干部结构的年轻化,以专业和学术上的成熟代替政治和人格上的成熟,使一些未经磨砺者过早担起重任,对事业和个人都造成不利影响。三是重学历职称,轻实践锻炼。将高学历、高职称简单视同为高水平,没有全面考察其成长经历,将一些缺乏政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学术性人才安排到政治和行政领导岗位,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四是重选拔使用,轻物色培养。有些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在被发现之前主要是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当脱颖而出成为代表人士后,就很快被提拔使用,缺乏必要的物色、培养过程,造成有的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意识比较强烈,而对组织的教育和培养认同不够。要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关键是要将政治坚定、业绩突出、群众认同有机统一起来。培养选拔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和骨干必须注重业绩突出,这样才能在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党中产生影响力,形成代表性,才能有效发挥自身的作用。但必须认识到,民主党派不是学术团体,而是政治组织。民主党派领导人和骨干是政治性的代表人士,不是业务性代表人士。培养选拔民主党派新一代领导人和骨干当然要注重业绩突出,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政治,这样才能把握好政治方向,带好一个党或党的一个组织。在实际工作中,一要坚持政治标准,防止片面追求高学历和高学位、以业务标准代替政治标准的倾向;二要注重实际能力,选拔的人才应有较丰富的阅历,经过多个层次的培养和锻炼,经过艰苦的磨砺,真正确立了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坚实思想基础、与党合作的实际经验以及处理问题的实际经验;三要注重群众基础,能够广泛联系群众,得到群众认同,在民主党派成员中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善于组织本党开展工作。这样,在关键时候才能发挥作用。 四充分酝酿、协商是做好换届工作的重要方法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与发扬民主相统一”,这是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党管干部是共产党领导的重要体现,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由于民主党派是不同于其他社会团体的独立的政党,在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中,需要把党管干部与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主党派组织的民主程序有机结合和统一起来,人选的确定,必须以充分的酝酿和协商为基础。“党管干部”主要体现在坚持共产党对干部工作的主导作用、中共党委制定和坚持干部选拔的标准并按照标准考核选拔干部、中共党委根据情况向民主党派推荐优秀的非党干部和人才。在坚持党管干部前提下,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民主党派的自主权利,形成科学的选拔任用机制。发扬民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开展民主协商。民主党派干部人选的产生和干部的调整,中共党委要与民主党派进行认真、充分的酝酿和协商,充分听取民主党派组织和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在全面、深入听取和交换意见基础上取得一致。二是走民主程序。在一般情况下,民主党派干部人选应通过民主党派组织民主推荐产生;人选确定要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得到民主党派成员的广泛认可;人选产生要经过民主党派内部民主测评、民主推荐等民主程序,最终经过民主党派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总之,要坚持充分酝酿和协商,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按程序办事,坚决防止和杜绝“由少数人选人”和“从少数人中选人”的现象。 中共党委向民主党派推荐优秀人才担任领导职务,体现了中共对民主党派的支持和帮助,有利于民主党派在更大范围内吸纳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有效提高领导班子的整体素质。需要指出的是,中共党委在推荐优秀人才过程中,要与民主党派进行充分酝酿和协商,在意见一致基础上,使引进的人才加入到民主党派组织中,经过一定时期的工作,建立起群众基础和威信,最终进入领导班子,做到平稳过渡、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本文刊发于2016年第7期《中国统一战线》杂志,作者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原副院长袁廷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