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闭呼吸法:抓闭呼吸法是在第二阶段应用,也就是在练完导引运气法后,再开始练习此呼吸法。这种呼吸法也称之谓吸、贴、抓、闭练功法,操作法是:采取站式,练完导引运气法之后,呼气时将气以意引导到脚心(涌泉),至此开始停顿呼吸,停顿后再进行吸气,以意带动气慢慢上提,经两小腿、关节、大腿、会阴、尾闾至命门。此时随吸气,两手用力紧抓(紧握拳),两脚十趾抓地不放。舌尖轻贴于上齿与齿龈之间,紧缩肛门并上提。吸气到不能再吸为止,然后停顿。停顿后,随呼吸再将气慢慢以意下引按原路达脚心,手指放松,脚趾放松,全身放松。这里所指之呼吸,是一种内呼吸,对于口鼻呼吸可不必管它。如此周而复始的进行,因这种呼吸法较猛烈,抓闭锻炼时间不宜过长。抓闭停顿时间也要随着锻炼的时间延长而加长。
关于放松的问题松和紧本来是对立的统一体,只是由于人的神经、肌肉、关节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所以在练功中特别强调放松。放松后气血才可以达到自然通畅,各种舒适感才能产生,体质才有可能加强。初学者往往苦于不能放松,愈想放松反而愈紧愈僵。放松并不困难,关键在于必须做到自然。全身放松在于精神、肢体两个方面: 首先应从精神放松着手,自然而然地形成。 例如:思想上在想,我现在站着是在练功,并总琢磨自己站的姿式对不对?符合不符合练功要领?岂不知思想已处于紧张状态,当时所摆的姿式必然造作,肌肉反而不能放松。如果自认为是在公园内散步,观赏着美丽景色,呼吸着鲜空气,甚至嗅到松柏树散发出的阵阵香气,当时只不过按辅导者的指导,摆人架子站立着休息一下而已,这时的思想和肢体将自然地进入练功状态,正是健身桩所要求的放松状态。 站桩过程中,有时有意念假借和意念活动。肌肉也在相对的紧张工作以保持身体的直立和姿式的平衡。所以不是绝对的松,而是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时松时紧,时紧时松。要做到松紧适度,也就是常说的松而不懈、紧而不僵。 初学者有人把下沉当做放松,实则下沉不是放松,放松是使肌肉松驰,但身体还要有挺拔之意犹如云端宝树,耸立冲霄。有些人认为,既然是练功就得用劲才能得到功夫。这种想法不但为患者所不取,即使是从事技击训练者亦是一大错误。王芗斋先先曾经说过:“形体愈松,血液循环愈畅,气力增长愈快。如用力则身心发紧,全身失灵,甚至有血气阻塞之弊。”学者不可不知。 比如松紧问题,究竟是松好、还是紧好,松到什么程度、紧到什么地步,都离不开当时所遇的情况。如对方向我进攻,我一味地松,结果被对方冲垮了防线让对方进来了,这时的松就错了。而换一种情况,当对方向后拉我的时候,我一松叫他落了空,没拉动我反而失去了重心,这时的松就对了。紧也是一样。发力时就要调动全身一切能量,在一瞬间浑身一紧,这时就不是怕紧,而是唯恐紧得不够。还要利用假借刺激精神状态的激发,目的也是为了发挥出更大的力量。“松紧紧松勿过正,虚实实虚互为根”就是这层意思。当然总的说起来,练拳以至应用都是松的时候多,紧的时候少。松是经常性的,紧只是一瞬间。 发力、归根结底仍然是一个松和紧的矛盾统一问题。强调指出,意拳认为:“松紧”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基本矛盾。就意拳全部训练内容来说,就是怎样正确掌握和运用“松紧”的问题。所谓“松紧”即是肌肉的松紧,又是精神的、心理松紧,而首先是精神的松紧。意拳训练从训练放松开始,进而训练松紧的互换,达到松紧的协调。原则上讲有什么程度的松,就会有什么程度的紧。在意拳训练中要求松的时候多,紧的时候少。紧,就是在发力的一瞬间紧,过后马上松下来。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松紧转换的速度问题。 发力是精神高度集中时,使意念指挥下将内在蓄而待发的劲力,通过训练的手段和技巧在运动的状态下,瞬间从身体某一部位迅速地爆发出来。拳术当中所谓力“整”就是力量的分布要平衡协调,上下要相连,前后、左右要平衡。“整”又包括有“紧”的意思。在拳术中和“整”相对的概念是“散”。“散”是上下、左右、前后失去对称和争力。“散”又包括“松”的含义,“松”过度就是“散”。拳术力量是松紧互用,在发力的一瞬间,要求极整也就是极紧,要在最短暂的时间内,发动周身内外一切可能发动的力量,还要保持身体的平衡。一发之后迅速放松,以利再发。也就是说“发”和“收”都要快。要求“一触即发,一发即止”、“松紧紧松勿过正,虚实实虚互为根。”拳主中所谓“功力”系指力的发出能在不同的情况下,可快可慢,经过的空间路线可长可短,动作或大或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发出整劲的能力。 关于站桩的松紧转换的问题,说起来并不难,几句话的功夫,但是,要想真正要落实到自己的身上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记得我曾不止一次的建议大家,好好看看姚老的《意拳》一书,特别是里面姚老讲站桩松紧转换的那部分内容,讲得是非常的清晰。
因为站桩里最重要的就是一个松紧转换的频率,所谓频率,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也可以理解为松紧转换的快慢,但必须明白,频率的快慢并不是我们想怎样就怎样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到了,但我们的身体也并不能与之相吻合,所以,在实际中往往会有做不出来的时候,其实这意上的东西我们本就是做不出来的,只能靠我们的感觉,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我们的精神、心理和生理上尚未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 因此,我们就不能真的用手去做,而是要靠我们的意念为之,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来训练我们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神经支配的能力好了,我们才能具体谈到肌肉松紧的问题,而这一切,全在于我们神经系统的支配能力如何。在这里,我还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太过追求那些听起来神乎其神的东西,要懂得非常之处皆平常的道理,一定要耐得住性子,多在这些非常简单的练习中,慢慢的用心体会,不断的认真总结。 关于站桩的松紧问题,说起来确实是没完没了,怎么说也觉得不多,怎么讲也觉得不够,可能有的话前面已经不止说过一次了,但今天想起来了,或者说今天有了点体会,又忍不住重复再说,但无论如何,都是希望大家能够因此对意拳有更多、更深、更好的认识和体会吧!
|
|
来自: 小蚂蚁u8mmxg13 > 《意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