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胎息经》注释·疏略

 天地虚怀xia 2016-08-07

《胎息经》注释·疏略


 

   《胎息经》是我国古代气功文献中的精品。胎息二字,胎是圣胎,乃真神所结;息是真息;乃内外呼吸气停(真息无息)所成。《胎息经》之所指示者,乃是直接从神气人手,而不是在后天幻躯上去纠缠。故在古代气功中,乃是比较高级的层次,除了真正人元丹法乃依同类阴阳而修外,此则是本身阴阳亦通虚空阴阳之唯一可靠而无偏倚之大道。至简至易,至圣至神者也。

     胎息经: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气入身来谓之生,神去离形谓之死。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若欲长生,神气相注。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胎从伏气中结脐下三寸为气海,亦为下丹田,亦为玄牝。世人多以口鼻为玄牝,非也。口鼻即玄牝出入之门。盖玄者水也;牝,土母也。世人以阴阳气相感,结於水母,三月胎结,十月形体具而生人。修道者,常伏其气於脐下,守其神於身内,神气相合而生玄胎。玄胎既结,乃自生身,即为内丹,不死之道也。气从有胎中息神为气子,气为神母,神气相逐,如形与影。胎母既结,神子自息,即元气不散。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西升经》云:身者神之舍,神之主也。主人安静,神即居之;主人躁动,神即去之。神去气散,其可得生?是以人耳目手足,皆不能自运,必假神以御之。学道养生之人,常拘其神以为身主,主既不去,宅岂崩坏也。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道经》云:我命在我,不在天也。所患人不能知其道,复知而不行。知者但能虚心绝虑,保气养精,不为外境爱欲所牵,恬淡以养神气,即长生之道毕矣。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所谓意是气马,行止相随,欲使元气不离玄牝,即先拘守其神,神不离身,气亦不散,自然内实,不饥不渴也。若欲长生,神气相注相注者,即是神气不相离。《玄纲》云:纤毫阳气不尽不为鬼,纤毫阴气不尽不为仙。元阳即阳气也,食气即阴气也。常减食节欲,使元气内运,元气既壮,即阴气自消。阳壮阴衰,则百病不作,神安体悦,可觊长生。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神之与气,在母腹中本是一体之物,及生下为外境爱欲所牵,未尝一息暂归於本。人知此道,常泯绝情念,勿使神之出入去来。能行不忘,久而习之,神自住之矣。勤而行之,是真道路修真之道,备尽於斯,然圣人之言,其可忘欤。                 
胎息经·注释
      胎者胎其神,息者息其气。胎字是指神之泰定,不动不摇,不忧不惧,不思不想,如婴孩之处母腹。息字是指粗气绝灭,外气不行,气既不行,自然百脉冲和,一片光明。气犹水也,神犹月也,月动由於水漾,神摇由於气牵。水澄则月明,气定则神慧,神气相抱,达於大定,而内丹自成,故曰「胎息」。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神犹人也,气犹马也,马载人驰,犹之气牵神动。故欲神定自在,有如孕妇之怀胎者,舍降伏其气,使气能归根蛰藏,莫由致也。《抱朴子》曰;「得胎息者,能不以鼻口嘘吸,如在胞胎之中,则道成矣」。朱子《调息铭》曰:「静极而嘘,如春沼鱼,动极而吸,如百虫蛰。春鱼得气而动,其动极微,寒虫含气而蛰,其蛰无朕。调息者,须似绵绵密密,幽幽微微,呼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出,吸则百骸万窍,气随以入」。《摄生三要》曰:「初学调息,须想其气,出从脐出,入从脐灭,调得极细。然后不用口鼻,但以脐呼吸,如在胞胎中,故曰胎息。初闭气一口,以脐呼吸,数之至八十一或一百二十,乃以口吐气出之,当令极细,以鸿毛著於口鼻之上,吐气而鸿毛不动为度。渐习转增数之,久可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矣」。
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举凡生物,莫不有气,而命即寓於气之中,凡生物之所以有知觉、运动者,莫非气之运用也。无气则不能动,自成死物矣。凡蠢蠢者莫不含灵,灵者神也,而性即藏於神之内,无神以主,则有如木石,非死而何?故知人身之所以生者,气与神也。惟是此气与神,禀之於天,而又受天之陶铸,《阴符经》所谓天地万物之盗,及古哲云,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尽而死也,皆指此。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此乃本经最要之诀。盖虚无者,即是致虚守静,更立玄牝之法。虚者虚其心,无者无其身,虚其心则神自清,无其身则气自静,能清能静,神气自养矣。然此非一赋可几者,必朝斯夕斯,动静一如,方能有成。故曰固守,言不可须臾相离,一刻怠忽也。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素问·上古天真论》日:「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神行即气行,神住即气住。
     此言神之与气,是一非二。无气则神无依,无神则气无主。神既为主,故神动即有气动,神不动,则气亦不动,如影之随形。经虽明言神气并举,阴阳两列,然修道之功,惟在阴阳合一,而固守虚无,即是致虚极,守静笃,又为合一之手段也。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神气合一而定,即是此节之旨。盖神行气行,气行精败,形因之衰矣。惟神凝气定,形随以泰,自然长生。
张三丰《道言浅说》曰:「大凡打坐,须将神抱住气,意系住息,在丹田中,宛转悠扬,聚而不散,则内脏之气与外来之气,交结於丹田。日充月盛,达乎四肢,流乎百脉,撞开夹脊双关而上游於泥九,旋复降下绎宫而下丹田,神气相守,息息相依,河车之路通矣。功夫到此,筑基之效,已得一半矣」。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即是心定神凝之功。岂特无来无去,直须绝对待,离二边, 空三际,如如长住,住无所住方是。心不动则气不动,故继之以不出不入,自然常住,是气无出入,息灭尽定,心气不二矣。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胎息经》自始至终不离神、气二字,有神有气则相守,忘神志气则入虚,功夫由浅入深,而效验则步步不同。学者如能恪守勿失,勤而行之,则柔气功之道尽在是矣。                                                                            胎息经·疏略

    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

    太虚氤氲,一气孔神,伏始结胎,胎结乃息。胎初如花,脐如蒂,蒂带连胞,母呼亦呼,母吸亦吸,呼吸为息。静极纯阳日长,弥月形全诞生。此原始以示人欲专气致柔如婴儿也。

    气入身来为之生,神去离形为之死。

    形,身也。神,气之灵觉,形之主也。气成形,形神不离,即气入身来,神住形固,长生也;神去则气散形败乃死。故曰: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知神气可以长生,固守虚无以养神气。

    神气一也,从虚无中来,浑辟而无减增,故曰:谷神不死。人能无视无听,不识不知,即固守以养。若认实有而迷,自促其生也。

    神行则气行,神住则气住。

   神即志也。气,体之充也。志,气之帅也。气随神,神帅气,气行住由神,神气[上“宀”、中“夕”、下“一”]交养也。

    若欲长生,神气相注。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乃先天祖气,中虚也,又名气穴。闭目返观,凝神入之,则神气相注,守中也,可以长生。

   心不动念,无来无去,不出不入,自然常住。

    心,神之舍也,动念则去来出入,不能长住矣。胎中婴儿,神住气住,无念亦无去来出入。今能专气抱神,如婴儿然,则一团纯阳,返老还童长生也,即固守虚无以养神气。故曰: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

    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此总结,勉常行也。老子曰“用之不勤”,不助也。此曰勤,不忘也,即绵绵若存也。曰真,非假,是正路,非旁门也。

    《胎息铭》:三十六咽,一咽为先。吐唯细细,纳唯绵绵。坐卧亦尔,行立坦然。戒于喧杂,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实曰内丹。非止治病,决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此胎息铭也。调气咽津,以补中宫元气。每时三咽,子时咽之尤养生。

    右胎息经一卷。原有注,注反晦于经,经旨不足以发。于是去注重疏之,亦发其略尔。并广成《阴符》、《参同契》梓行,冀同登寿域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