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姓氏大辞典》收有姓氏23813个,宋代《百家姓》曾收姓氏411个,上古则有“八大姓”之说。实际上,章太炎先生从古文献中整理出的古姓是52个,经其他学者补充古姓有80余个。不同的时代,姓氏的数量变化很大,其实含义变化更大,但多数姓氏的汉字都带有“女”字。
“上古八大姓”,是指“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八姓,也有说是指“姬、姜、姚、嬴、姒、妘、妫、妊”八姓。两种略有差别的说法,但有一个共同点:这些古姓的偏旁部首,全部带有一个“女”字。 “上古八大姓”实际上是有血源关系的八大部落,反映出“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母系社会特征。周天子分封后,因为以地为姓演变出了更多的姓氏。如“上古八大姓”之一的姜姓,源于炎帝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神农氏、共工氏、有邰氏、吕氏皆为姜姓。从齐国第一代国君姜太公(吕尚)起到现在,繁衍有章、吕等64个单姓和淳于、东郭等38个复姓,共计102个姓氏。
严格地讲,上古时代的姜姓衍生出的今章姓等102个姓氏,已经模糊了“姓”与“氏”的概念,或曰语义有了新的变化与发展。许慎《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所以,姓本指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 氏本是古代姓的分支,同一祖先的子孙繁衍增多,家族会分成若干支而散居他处。各个分支的子孙除了保留姓外,另外为自己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随着封邑、官职的改变,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同一个祖先的后代可能有几个氏,节点上会出现父、子二人不同氏的现象。如现代的姜、章二姓,实际上是姜、章二氏,其姓为上古的姜姓,现在的“姜氏”与古代的“姜姓”有渊源关系,但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但在现代汉语中,“姓氏”已经没有语义上的差别。
“姜姓”中的“章氏”,有“天下无二章”之说,指的就是现代的章氏,皆出于古时的“姜姓”,不是“章”与“张”有什么关系,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不是所有的氏都能说“天下无二(某氏)”。因为在姓的分支过程中,会出现几个姓同用一个称号为自己的后代氏命名,这跟公司的命名相类似:跨国公司可以叫“通用”,五金商店也可以叫“通用”,此“通用”非彼“通用”。 据统计,中国有6500余万人姓刘,但不能称“天下无二刘”。这6500余万刘氏,有出自古姬姓,有出自古祁姓,也有出自少数民族中的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回族、藏族、壮族、苗族、傣族、景颇族、瑶族、白族、朝鲜族、高山族等,此外还有原本他姓因赐姓、改姓等原因而姓刘,相互间很难有血缘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