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课」太极拳运动八个特点·第五讲:弹性运动(下)

 宗放 2016-08-08



每天一分钟干货,轻松学习太极拳

收听朱学峰老师亲授音频课

请点击↓下方绿标


本期课程文字实录


您好,我是朱学峰。

 

今天,我们继续讲身肢放长的弹性运动。

 

弹性运动提出了将身肢放长的方法,昨天我们有提及过:虚领顶劲和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开胯屈膝的旋转。

 

这四个方法是使身躯、脊背、手臂、腿部的放长。肌肉在受力时,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伸长,当引起伸长的外因消除后,肌肉就立刻恢复原状,这是肌肉本身的一种弹性,太极拳就是锻炼肌肉的这种弹性,放松与收缩的锻炼,也就能自然地加强身肢各部分的弹性,同时也提高了身体的素质。

 

由于肌肉反复放长和恢复,增强新陈代谢,增强肌肉及其它组织器官的气体交换作用,使身体得到更多的氧,提高组织器官对于氧气的利用率;肌肉在收缩放长过程中,能产生三磷酸和腺甘酸,有助于扩张血管,使血管畅通,防止血管硬化,降低血压。

 

弹性运动,就是身肢因为放长,而产生弹性的结果。没有弹性,身体动作就会僵硬,也就不能与内在的意气运动相协调。这种放长就是我们所讲的筋长一寸,寿长十年。

 

明天,我们讲太极拳运动的第三个特点:顺逆缠丝的螺旋运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