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困惑的教师阅读与写作的这些问题,吴非老师是这样回答的!

 草根云水 2016-08-08






彦子老师:暑期阅读的伤与痛!一看到名师的推荐书单,很激动地购买,很兴奋地收到,却很低迷地看……专业阅读,如何开启呢?


吴非老师:说得很有趣,也很形象。阅读有很多种,有的是工作需要。因为工作需要,你要读一点专业的书,可能行文比较枯燥,现在也不是所有的专业书都能很顺畅地读下去。但有些书还是很有趣,觉得很对自己的胃口,比如说内容的表达自己很喜欢。我比较喜欢这种读书境界,就是你喜欢,你就往下读;你实在不喜欢,你就放弃。刚才彦子老师说,一看到名师推荐的书单很激动地购买,我不太赞成。不要“激动地购买”,为什么不先思考一下呢?不要太过于迷信名师。实在是读不下去,可以做点别的事,等你想读的时候,再拿起来读。

 


海维老师:有人提到最好一次性看同一方面的书,不要不同方面的书混着看?吴非老师对此有什么看法?


吴非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要一概而论。是一次性看同一方面的书,还是不同方面的书混着看,同样取决于自己的趣味。已经看不下去了,干嘛非要看呢?一个人一个月吃同一种面条,我觉得也是很腻味的。你总要换个口味,适当地换换。我经常混着看书,不是我觉得混着看好,是因为无意中会混着看。比如我有的时候想找某一本书,想找某一本书上的某个内容,我在书架上翻的时候,会突然发现另一件有趣的我感兴趣的事。翻的时候,我又对另一个问题产生遐想,我又会去找另一本书。


整整半天,我原来想找的书可能忘了找。于是我就顺着趣味一本一本地看,那些我本来没有计划看的书,可是我就这么看了整整半天。一直在那里乱翻,而且翻得很开心,很多过去的事都回忆起来了,好多当时的阅读记忆,一下子豁然开朗。我想,有时候我们出去玩,迷路了,找不到路了,但是迷路的地方也是有风景的。不要注意同一方面的书,混着看,迷路时候的风景也很好。

 


小莲老师:为什么有些老师写作写了很多年,依旧提升不大?吴非老师对教师写作有什么建议?


吴非老师:这位老师觉得自己提升不大,那我觉得这位老师还是有进步的。他发现自己进步不大,这证明自己思想往前走了。要不然他不会认为自己没有提高。我觉得如果这位老师想继续提升自己的话,可能要注意几个方面。他对学科教学了解是不是变深了?如果在学科教学上已经往前发展了,他当然认为自己先前的写作是有问题的。


不要把写作看成一个很难的事情,写作没有那么难。据说中学流行几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一个月前我们有一个专题讨论,这类话究竟是哪来的呢。其实文言文不一定比白话文难,现在有很多文章和周树人的文章根本比不了,写作文其实比奥数简单多了。不要随意去传这样的话。三人成虎,传到最后,自己在这种流言中间也就退步了。

 


一棵树老师:我是从教将近30年的老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吴非老师是如何保持教育激情的?你思考和写作的激情来源于什么?


吴非老师:我觉得一棵树老师谦虚了,职业倦怠有时候是一时的,走路走累了有时候也要歇一下。如何保持职业激情的?我觉得在于热爱,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始终有好奇心。我个人觉得教育是美好的事情,我经常关注学生和老师他们美好的行为和言论。还有学生的学习状态让我感到好奇。


至于怎么保持激情,就是你把自己当学生,总觉得有自己学不完的事情,这样对克服职业倦怠可能是最好的办法。我本人好像没有过职业倦怠感,只是有时候会感觉很累,但我有好奇心,因为你不知道你课堂的45分钟会发生什么。我去年写的那本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觉得课堂是挺好玩的,我甚至觉得一个老师教了几十年书后,应该回到童年。我最近对小学教学特别感兴趣。我长期教高中,我想,高中生的思想行为是怎么来的呢?最后回到小学,跟小学老师交流,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也是我思考与写的一个动力,把这些写出来。

 


再闹就揍你老师:对于刚入职的老师,读书应该偏重于哪一方面?如何更好地记录教育故事?


吴非老师:这位老师可能是刚入职的老师,根据这样的情况,我有一个建议供参考。刚入行的老师,要适当地多读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方面的书,读一点普通的就行。我认为这个可能比专业书籍更重要,比专业理论知识可能更重要。要了解本学科教学的基本情况,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新教师为什么跟学生冲突多,往往不是专业知识问题;不被学生信任,往往是不会与学生和家长相处。如果我们能有更多这样的经验,那我们入行之初,能很快上手,跟学生很好地交流,取得学生的信任。这一步走出去了,下面的路相对要好走一些。

 


婵娟老师:平时感觉自己读了很多书,可是总不能很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不是自己的读书方法有问题?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提炼有用的信息,很好地读、写、用转换?


吴非老师:我想了一下你的问题,我觉得可能主要是不能忽略作为一个教师的实践和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你要去“结合”的应该是这个。目前我们中小学教学有很多偏离常识的现象,有的比较严重。这些违反教学常识的现象,如何应对?教育理论书里面基本没有提及。现在很多专业理论书,对目前的教育现象的分析和判断是滞后的,往往状况存在十多年了,我们还找不到相应的对策。那么按照先前的一些教育基本理论和常识,你要去“结合”你的实践,却“结合”不起来!


出现这种现象,我不知道各位老师有没有见过啊。如果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结合”,有可能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这是个很怪的现象。我不知道婵娟老师有没有想象过:就是,我做得对,还是不对?这个我面对现实去做比较,究竟是谁错了?这种现象有时会使我们丧失教学自信,有时候我们觉得书上没讲,现实中大家都在做,很矛盾。目前好多老师也提出工作上相应的问题和痛苦,以后可以慢慢交流。

 


章智伟老师:教师专业化阅读与写作是一个漫长而寂寞的过程,有许多老师一开始热情高涨,而坚持不了多久就因为现实的种种困难而迷失方向。请问吴非老师教师专业化阅读与写作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如何跨越障碍?


吴非老师:我不敢说指点迷津,我只是提供一点意见供你参考。目前阅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最大的障碍其实是功利意识,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功利意识在作祟。你读了一段时间就感觉好像没用啊,没有效果嘛,你总想要“有用”,还有一个要符合目前教育界主流的要求。如果过于考虑有用,那么这种阅读与写作坚持不了多久。


说句实话我也看到过好多,一些老师又不阅读又不写作,但是他们对付考试还是能应付过去。那么这种“职业境界”,你想学吗?我估计你也接受不了。其实应试教育并不难啊,你硬是要教,也就是那点东西啊,比如中考、高考就是那点东西。考试东西也不算多,对付考试有老师有很多提升成绩的技巧,但是那怎么提升自己的职业境界?那可能不是有用没用的问题,可能关系到职业理想和职业精神。你提到说“漫长而寂寞”,我觉得寂寞不可怕,最怕丧失独立意志。人说“孤独”,我不怕我“孤”,我怕自己不够“独”。

 


月影晓风老师:我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一直在农村教学,很少读书。三年前才来到现在的单位,开始了读书。但总感到自己写的东西肤浅,都是一些工作中的琐事,像我这样工作了17年才开始读书写作的老师,怎样让自己写作有深度?


吴非老师:我觉得荒废17年是不应当的。因为一个老师在入行开始的10年是很重要的。入行开始的10年是什么样的,以后基本是什么样的了。所以,我觉得你能够从现在开始起步,虽然有点晚,但是不要紧,可以在写作上反思自己的17年。应当说,反思对今后的十几年二十年,可能还是有好处的。至于让自己的写作有深度,我不敢说深度,至少我觉得你现在写作愉快不愉快。我建议月影晓风老师开始新的阅读最重要,接受各种启示,多读读人家的,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然后开始自己的写作。

 


李经银老师:教师阅读是一个教师专业发展中“输入”的过程,写作是“输出”的过程,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是成正比关系吗?


吴非老师:我的观点不完全一样。我觉得写作不一定是“输出”,可能也是一种“输入”,有的写作不是为了输出。1982年1月我大学毕业到学校,从1985年到1987年,每天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我每天写,工作笔记总共写了80万字。每天两则,一则是教育工作,今天我想了哪些事情,遇到哪些有趣的事情,一则是课堂反思与断想、杂感,两则有时候五六百字,有时候一千多字。那时候就是写的经历的一些事情,那就感觉不是输出,那是写给自己的,也算是一种输入。如果没有那样的自我要求,我现在可能也就不是这个样子。不管怎么说,写作是有意思的事,不要急于求成。我主张淡泊一些,不要总想能有什么“好处”,我的写作就是“好玩”。

 


微笑常伴老师: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差别很大,书是读了,却不知道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更好地写出来?


吴非老师: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于你阅读以后,有没有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有,就直接写出来,不要怕自己写得不好。写出来才能进一步去验证,才能知道自己写得好不好。我有个同事专业水准很高了,我每次和他说,你把你的东西写出来。他都说全国几十万老师,我估计这个东西,别人肯定说过了。我觉得你刚才说的是你的,是独特的,你写出来才能有“进步”,“进了一步”。如果你没有第一步,如果觉得别人都说过的东西就算了,那我们就总是不能进步。

 


王璐老师:在您的教育之路上,对您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哪一本?最喜欢的作家是哪一位?


吴非老师:这个问题说不清,我每一阶段都有一些书,让我晚上不能平静入睡,会想很多天。这些书不一定是教育书。80年代受影响比较大的还是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从他们的书里读到的东西远不止教育方法,而是教育的人道精神。

 


张阿龙老师:阅读让您收获了什么?


吴非老师:阅读是一种生命方式。我的视力很差,我当时想的最难过的事就是没法读书了,没法读书了就像停电了。南京大学有一位教授双目基本失明,他和我说我不能读书了,我还能活着干嘛呢?上海商友敬老师生前写过一个短文《不读书怎么活》,标题很震撼。的确是的,不读书思想就会停止,读书给我最大的教育就是像鲁迅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还有人们怎么思考。我觉得读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世界的美好。

 


李娟老师:能推荐几本小学语文老师必读的书吗?


吴非老师:我觉得每位老师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就像前面的说的,每位老师向别人推荐书时都会有自己的局限,不要迷信专家。最有效的阅读就是想读什么自己去找,自己去翻,自己选择判断,多和朋友交流!



吴非,本名王栋生,1950年生于南京,1968年去农村插队,1982年1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任教于南京师大附中。著有《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