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非:教师应当是自觉的学习者

 尕蛋亲 2019-07-10

创刊于1950年的《人民教育》杂志,积聚了深厚的历史财富、广博的教育资源、深远的影响力和良好的公信力,被读者亲切地誉为“中国基础教育第一刊”。近几年来,《人民教育》杂志着力引领读者深入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作出回应,获得读者高度认可。其中,既有对教育现代化、立德树人、教育公平、教育质量观等重大理论问题的思考,也有校长领导力提升、学校办学的新经验,还有教师发展的新思路,更有最前沿的学习方式的引介。

基于此,大夏书系携手《人民教育》,推出《人民教育》精品文丛。丛书精选《人民教育》杂志近几年发表的文章,分类结集成册,集中展现中国教育实践经验与智慧。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是《人民教育》精品文丛力作之一,精选杂志近三年来关于教师成长与高原期突破的文章,其中,既有来自成尚荣、吴非、孙双金、黄厚江等一线名师的教育智慧和经验分享,又有来自普通教师的教学感悟,情感真挚、朴素,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教育的热爱,让身为教师的你在饱满的共情状态中获得关于人生和职业生涯的全新认知。本文为特级教师吴非为该书所作序言。

教师应当是自觉的学习者

吴 非

(特级教师、杂文作家)

编者要我重看这些文章,告知书名为《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我因之警醒,也因之有了一点新的感受。现在各地比以往任何时期都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很多学校在这方面有许多措施与创新,特别是一些研究课题,直接关注教师个人的精神追求。这本书里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但书名却又耐人寻味。这让我再次面对这个问题:一些老师为什么会止步不前?

吴 非

或许是职业倦怠,或许身处艰难环境,或许是理想的脑袋碰上了得意洋洋的钉子,或许更糟糕的是,他根本没有“热爱”的禀赋,选错了职业。

时下“教育家”、“名师”活动较多,宣传力度也很大,然而,社会最好的教育状态则在于大批教师是合格的,能胜任教育工作。学生在受教育阶段一直能遇见合格的教师,他所接受的教育才会有价值。

合格的教师最重要的职业特征,就在于他自身是善于学习的人。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第三部分“指导原则”中,对教师专业化作了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这句话定义准确。我的理解是,“严格地学习”,指“获得”教师基本资格,即“入门”资格,而“持续地学习”,则是为了“保持”教学的资格。教师专业底子不可能是静止的一桶水,而应当是奔腾的江河。一名教师不能继续学习,必然丧失“教”的资格。“获得”教师资格的专训教育也许只需要四年或六年,“持续”学习则是终身学习,“保持”只是“合格”的一般要求,真正上升为“发展”,远远不止教育行政部门强制实行的“继续教育每学期36学时”那么简单。

该建议在“教师的责任”部分,列为第一条的是:“鉴于教师的职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己,所有教师应力图在本职工作中尽可能达到最高标准。”

为什么要力图达到“最高标准”?因为教育是为未来社会培育人。教师所有的努力,都要由未来社会评价。未来社会的文明水平如何,取决于当下的教育高度。有意思的是,这份建议是1966年发布的,其时中国教育正经历史无前例的苦痛,那个时代的“教育”给中国社会和文化留下了无数的伤痕,至今隐痛仍在。我们这一代教师应当有责任感,有担当,以最好的职业品质完成历史使命,不给未来的教育留下遗憾。

教师应当比一般人善于学习,因为他是“教”者,就必然“会学”。他持续不断地学习,有时甚至不一定是“追求”,而是职业本能,生命本能。如果认识不到自身应当“比一般人会学”,恐怕也就难以体会到思考和探究的乐趣,任何培训和进修都不过是例行公事,他的课堂有可能把个人的平庸发展为一群人的平庸。

相对于各种培训和进修,我觉得更应倡导教师的个人学习。我不认为教师只是“教育”的执行者,教师必须有属于个人的思考,必须经常和“问题”共处,教师的职业修养只有个人才能完成,当专业发展不为名利所诱惑,成为职业自觉时,才可能是有趣味的。

教师在有了一段教学经历后,他应当有“探索”和“自我更新”的能力。社会能提供必要的进修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个人能成为自觉的学习者,能通过个人的探索、总结与反思,把教训和经验变为职业能力提升的阶梯。一名没有功利心、勇于探索、不怕失败的学习者,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过了很多年我才逐渐明白:做教师的,其实是通过课堂在教自己。我在教学生的同时,也在教自己领会常识的伟大,教自己主动“学”,教自己理解什么是教育,教自己怎样有智慧地面对渴望学习的人……

当学习成为生活方式,自我启蒙就是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有可能“保持”进而“发展”职业能力,有属于个人的发现和创造。所有的个人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有时,随着思考的深入,问题变得复杂,盘根错节,我们无法主导或干预;有时,思考又溯回原点,回到一般人不得不承认但不愿遵守的常识,问题似乎变得简单而千年无解。问题缠绕着职业思考,教学中始终有困扰的问题,如同身处巨浪激流中仍然固执地想寻找源头,但是,这样的困境发展了自由思想,在精神桎梏下无限拓展了个人的想象力。教师的学,不在于能不能得到,能得到多少,而在于有没有属于个人的思考。

必须把专业修养的提升当成个人的事。一些教师把职业进修当作行政要求,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因而他们的学习总是被动的。我在一些教师培训班上看到教师签到、刷卡,散会时点名,总感到难堪:教师的进修需要这样严管和监督,如果让学生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平庸的教师总能在任何时代都能找到懈怠的理由,如战乱灾荒,政治运动,商品经济大潮,教育产业化,社会价值观扭曲,工资待遇不高,教育腐败,等等,他们像是在等待,似乎想等到一个理想的环境再来发展自己,他们在埋怨中耗尽人生,同时也实现了“误人子弟”。

热爱教育的教师有精神寄托,同时“比一般人会学”,他们内心辽阔,他们的课堂充满激情,闪耀着智慧之光。无论在什么时代,都能看到那些真正的教师,否则一个民族不可能创造灿烂的文化。看到古代精美的雕塑和绘画,看到那些历经千年风雨仍然屹立的殿堂,我会想象那些匠人是怎样安静地劳作,为了自己的快乐追求,为了自己的职业名誉。他们也曾经历不为人理解的困窘,有过贫穷和饥饿,但这些没能磨灭他们对职业的热爱,专制的锁链,屈辱和压迫,扼杀不了自由思想和创造激情。因为热爱,他们富有想象力;因为肯学会学,也因为执着,他们能创造。这样的态度和情感促进了创造力和技术的进步。人只活一辈子,为什么不追求美好的职业状态?

现今教师面对的困难,再过一二百年,不足挂齿,但后人对我们今天的职业状态也许很不理解,他们会奇怪:当时那几代教师的职业追求怎么那么低?

我由此也想到,要警惕异化。现在教育界太喧嚣了,过多的“特色”有可能遮蔽常识,娱乐化的“赛课”、评比冲淡了教学职业责任,而过多的团队集中活动有可能冲淡个体知识分子的思考力。

一棵长在市中心的树,固然万众瞩目,但它失去了田野。所以,教师的进步要有安静的环境。

是为序。

2018年5月15日 南京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

程路 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年12月

名师说

——摘自《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

教师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提到任何高度来描述都不过分,因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质量,最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成尚荣(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最重要的教育观,是“人的教育”。教师眼中如果没有“人”,面对复杂的班级状态,肯定束手无策,他的教育教学也必然乱成一团。教师眼中有“人”,富有人道精神,面对学生时,他才能真正地“以人为本”,注重细节和习惯的养成,少犯错误。

——吴非(特级教师、杂文作家)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质,发现学生的特长,发现学生未来可能的优势。我们校长做的也是伯乐的工作,肩负着伯乐的使命,发现每一位教师的潜能,把每一位教师培养成“千里马”,让他们驰骋在人生的万里疆场。

——孙双金(江苏省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

有人问我:什么样的教师才能算真正的特级教师?我说:我心中的特级教师,就是教了30年书还喜欢上课的教师;就是走进课堂就陶醉,自己陶醉,学生也陶醉的教师。

——黄厚江(特级教师、苏州中学原副校长)

对新教师来说,团队认知是他们融入区域教育、走上职业岗位的保障,也是他们能够持续发展、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

——赵群筠(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局长)

目录

(上下滑动查看)

◎ 总序 办伟大的学校,做伟大的校长和教师 / 翟博

◎ 序 教师应当是自觉的学习者 / 吴非

第一辑

慢慢来,先努力做个好教师吧

◎ 慢慢来,先努力做个好教师吧 / 成尚荣

◎ 新教师成长攻略 / 赵群筠

◎ 好老师的成长基因 / 孙孔懿

◎ 专注的力量 / 尤炜

◎ 教育家的成长及其影响因素 / 周川

◎ 当代教师:如何走向教育家境界 / 潘涌

◎ 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新特征、新角色 / 郑金洲

◎ 大数据时代,教师胜任力将重新定义 / 乔锦忠

◎ 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 / 郑金洲 吕洪波

◎ 高效教师的七个习惯 /(英)斯科特·巴克勒 保罗·卡斯尔

第二辑

像孔子那样做教师

◎ 像孔子那样做教师——《论语》新解 / 李亮 周彦

◎“好老师”孔子的学习哲学 / 何伟俊

◎ 教师为什么要有专业生活——民国白马湖教师群启示录 / 周勇

◎ 我的小学老师 / 于永正

◎ 培养一代雄健的国民,要有三五代教师持续站立的姿态 / 吴非

第三辑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

◎“发现教师”就是占领学校发展的制高点 / 成尚荣

◎ 发现教师:揭开学校发展的密码 / 孙双金

◎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教师发展“高原期”突破的关键 / 宋立华

◎ 解决教师职业倦怠:来自企业的启示 / 朱哲

◎ 寻找教师职业幸福的魔方 / 曹新美

◎ 教师倦怠,校长何为 / 陈钱林

◎ 寻求教育共识:学校应走向“集体行走时代” / 周彬

◎ 为名师成长加足“燃料” / 龚春燕

第四辑

有光、有花、有童话的日子

◎ 学生家庭背景变得复杂,教师如何装下所有学生 / 吴非

◎ 此生迷上语文课 / 黄厚江

◎ 我的专业生活札记 / 张克中

◎ 有光、有花、有童话的日子 / 张学青

◎ 教育人生的美感和质感 / 任小文

◎ 教育风景:流连与创造 / 蒋维

◎ 行知路上,做一辈子的好老师 / 杨瑞清

◎ 成为一名好老师,是我终生追求的大事 / 刘晓莉

◎ 读懂,但不迁就 / 黄行福

◎ 只要能快快乐乐做实验 / 王爱生

◎ 初心不改的教育路 / 丁光成

◎ 做一个心中有风景的人 / 张静慧

◎ 博物明理,格物启智 / 王高

大夏书系·《人民教育》精品文丛

余慧娟 丛书总主编

已出版:

《老师,你为什么不再进步了》

《“好校长”是怎样炼成的》 

即将出版:

《身体教育学》

《核心素养的中国实践》

《朝向心灵伟大的教师》

《还可以怎样学习》

《名校的那些“秘密”》

《新时代学校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