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羲之尺牍的书法审美

 昵称18203252 2016-08-09
王羲之尺牍的书法审美

王羲之被人们尊称为书圣,他的书法是古代书法艺术的杰出典范。在王羲之之后,他的作品自然成了学习书法的最佳范本,后世成功的书家无不受惠于王羲之的滋养。《唐人书评》说他:“羲之书如壮士拔剑,奎水绝流。头上安点,如高峰坠石;作一横画,如千里阵云;捺一堰波,若风雷震骇;作一竖画,如万岁枯藤;立一倚竿,若虎卧凤阁;自上揭竿,如龙跃天门。”唐太宗李世民对王羲之的书法更是非常推崇,他亲知撰写《王羲之传论》。李世民得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后,曾命弘文馆冯承素等人响拓了数本,分赐给皇太子、诸王近臣。唐太宗称赞王羲之的书法:“详察古今,研精篆素,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观其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非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霭龙蟠,势如斜而反直。玩之不觉为倦,览之莫识其端。心摹手追,此人而己。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最能代表王羲之书法成就的要数他的行草书,其书风清新自然、技法高超,格调高雅。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后人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但王羲之传世更多的行草书作品大都是他平时所写的便条、信函,即“尺牍”。其较著名的是《姨母帖》、《二谢帖》、《孔侍中帖》、《得示帖》、《频有哀祸帖》、《丧乱帖》、《十七帖》等。
第一节 丧乱帖
    《丧乱帖》、《二谢帖》、《得示帖》共裱于一轴,为白麻纸本。此帖唐时流入日本,现藏日本皇室。

 

《丧乱帖》是人们熟知的名帖,为唐代响拓,摹填水平极高,反映了真迹的精神面貌。
    此帖书写的主要内容是“先墓再离茶毒”,“离”通“催”,遇难之意,先墓遇到极其残酷的灾难,引发了感情的波澜。起初情绪尚能控制,比较平静,字势凝重,工整。当写到“号慕摧绝”、“哀毒益深”时,悲痛与愤慨的心情难以抑制,便“痛不欲书”了;写到“痛贯心肝”时已“意不在字”了;写到“痛当奈何奈何”时便逸笔草草,连笔而书。在这里我们看到由行入草的全过程,从《丧乱帖》中可见遒劲、浓郁的右军风骨,书帖的前两行有遒劲、浓郁之美,后六行这种美被惨淡之美所代替了,这是由于感情的变化使然。
    在书法上由行入草并不难,但如何处理,这并非单纯的感情的驱动和摧化所能奏效的,《丧乱帖》由行入草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痛当奈何奈何”,“奈何”两字写得很草,但只有前面一个自的大小看上去并不突兀,然后随着情绪的变化,草的成分逐步加大,到了最后两行已不见行书的踪影,全变成草书了。观其全幅显得和谐统一。从表面看,王羲之信笔而书,并没有预先在布局上可以安排,但以他的功力和修养一出手就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这就是所谓的“功到自然成”了。
    《丧乱帖》有些自有明显的倾斜之势,“势如斜反而直”,如“茶”、“当”,但颇有分寸,不失平衡,险峻疏朗,拙中生美,使人感到一种大家风范。通篇文理兼优,短小隽永,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第二节 十七帖
    《十七帖》是一部汇帖,以首帖开始二字“十七”名之,共一百三十四行,一千一百六十六字。其中一些帖有临摹本传世,如《远宦帖》、《游目帖》、《瞻近帖》、《龙保帖》等。《十七帖》的内容都是王羲之写给当时东晋名士好友的信札,这组信札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很早就受到高度的重视。唐代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之《右军书记》一文,共收王书三千余纸,四百六十五帖,而将此贴冠于诸卷之首,并赞其为“煊赫著名帖也”。宋朱熹说:“《十七帖》玩其比一,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真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书林藻鉴》)《艺舟双揖》说:“右军作草如真,作真如草,为百世学书人立极。”

《十七帖》是称情疾书的尺牍,通篇不假修饰,结构在疾书的情状下随势生发,随即变化。技法与才情,理性于感性,自然地融为一体。此帖笔法提按转折,一波一磔的笔画来龙去脉十分明确,用笔不激不厉,超逸悠游,结字凤翥鸾翔,秀逸优雅。其点画在“举手投足”上温文尔雅,从容潇洒,没有夸张与唐突的姿态,有蕴藉之美,而不会一览无余。
    《十七帖·朱处仁帖》第一行字字独立,首三字字形较大,字距较宽,形成一种相对独立的片段,“今所”二字以下字距紧密,节奏短促有力。第二行,节奏稍快,开始“书信”衔接,结束“足下答”三字一笔书,中间几字独立,形成三个清晰的段落组,快与慢相间,欲行欲止;第三行,更为流畅,后四字每两字相连,结束于欢快的节奏中。
    《十七帖·知足下帖》第一行的节奏变化最为细腻微妙,像一个技巧高超的跳水运动员,“知”字起跳有力,动作舒展,然后是两组高难度的组合动作,“足下行”先是在空中快速而短促地打出散点,然后“行”字悠扬的舒展着那健美的腰身;“至吴”二字以“吴”字下部雄健的一横分为两部分,“至”字先打出有力的一点,然后是一组快节奏的鼓点,“吴”字一横连带两个有力的折笔之后,是一个短促有力的转笔,上下呼应,转折变换,真像一组团身、旋转、打开、再旋转的跳水动作;“念违”二字以两个独立简洁的动作入水,没有激起半点的水花。
    《十七帖·邓竹杖帖》整体来说,点画短促雄健,像天边由远而近的雷声,鼓点间蓄积着巨大的力量。首行字字独立,“邓”字如高山坠石,最为醒目;第二行“士人”与“尊老”连缀,把整行分为四个片段,最后“者皆”二字的穿插、奇正组合,精彩至极;第三行最后“足下”“远惠”四字连带为两组,上面的几字各自独立,呼应第一行的节奏;最后二字一行,戛然而止。
第三节 孔侍中帖、频有哀祸帖
    孔侍中帖:《孔侍中帖》和《频有哀祸》,王羲之行书,二帖连为一纸。纸本现藏日本前田育德会,与《丧乱·二谢·得示帖》同为唐代流入日本的王羲之名迹摹本。《频有哀祸·孔侍中帖》在活泼的行书笔意中带有凝重之感。在章法结体上又显示出敬侧取妍的艺术效果。

 

 

奈良时代的日本和唐朝往来颇为频繁。此时的日本,正拼命引进中国的各种文物典章制度。中国书法,亦是其重点吸收学习的对象,中国许多宝贵的书法作品由此东渡扶桑。《孔侍中帖》。两帖纸缝间皆盖着“延历救定”朱文御玺三枚。因而可见,它们曾入恒武天皇的内府。“延历救定”即是“延历御府之玺”。延历是日本桓武天皇的年号,其元年为公元七八二年。日本学者考订《孔侍中》与《丧乱》二帖,是《东大寺献物帐》中著录的。此《献物帐》是日本圣武天皇卒后,皇后将其遗物供佛的帐目。圣武天皇卒于公元七二九年。那么,以上王羲之的书迹传到日本时,至少在七二九年以前。这是王羲之书迹传入日本最早的记载。这些书迹,被视为日本的国宝。它们虽是摹本,但其艺术价值却胜过其他传世的王羲之法书摹本。
第四节 破羌帖
    《破羌帖》因第三行有《王略始及旧部》一语,故又称《王略帖》,此外还有《桓公至洛帖》、《桓公破羌帖》之称。
    米芾在《海岳名言》中曾说“一日不书,便觉思涩,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桓公至洛帖》,字明意殊有工,为天下法书第一。”桓温收复旧京洛阳是永和十二年(356)八月,帖中云“桓公至洛”,所以书作所写时间经推断是在当年的秋季,当时王羲之已经辞官归隐了,但他仍关心国家大事,对于摧破羌贼,感到由衷的喜悦,《破羌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振奋的心情。
    《破羌帖》共九行八十一字,结字峻美,笔意练达,笔法入神,骨肉相宜,“草书比之正书,要使画省而意存可于争让向背间悟得。”《破羌帖》中的“破”、“禽”仅用两笔写出,笔画简略而形态俱存,特征明确。第一行和最后一行都有一个“今”字,但书写不同,第一行“今”字前的一字是“洛”字,笔画较硬,故“今”字,肉较多,写得较软。而最后一行的“今”字,考虑前后两字的用笔形态,故第一笔写得较硬,以两笔完成此字。这是基于章法和字与字之间对比关系考虑的,“画省”是总体要求并不是一概而论。如果每个字都平均对待笔,画极省略,势必通篇稀稀朗朗显得松散无力。了破羌帖》中的“虞”、“摧”则保留其较多的笔画以便与其他笔画少的字形成对比。
    “草书尤重筋节,若笔无转换,一溜直下,则筋节亡矣。”《破羌帖》许多字筋节刻画都非常精采,“贼”字第一笔画近似乎直角笔、力劲健,笔势的转换穷极变化,“求之”两字垂笔特长,连笔而书,气韵生动。“适”字为断句的最末一字,字体稍大,有横断截流之势。
第五节 姨母帖
    《姨母帖》纵26.3厘米,横53.8厘米。原裁于唐人摹的硬黄纸本《万岁通天帖》卷中。

 

从《姨母帖》的帖文知道王羲之是在突然得到姨母去世的消息时,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写这封信的。此帖中的姨母猜测可能就是其少年时的书法老师卫夫人卫铄。
    此帖书法风格端庄凝重,笔锋圆浑遒劲,为历代鉴定家所肯定,但此帖与现存王羲之的妍丽流美的书风不尽相同,其结字和用笔都存在较为深厚的隶书笔意,和现在出土的晋代简牍帛书有相近之处。因此有的学者认为是王羲之早期的作品。
    王羲之的书法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以临摹王羲之的尺牍或师其笔意自成一家的书法名家有隋代的智勇,唐代的虞世南、欧阳询、孙过庭、怀素、张旭;五代的杨凝式,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孟頫、明代的文微明、董其昌、王铎,清代的刘墉,一直到当代的沈尹默、白蕉等等。可以想见,对王羲之的书法的认识和研究将是民族文化的永恒课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