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仕达(Randstad)收购Monster,跃出创新者的窘境?

 昵称33542116 2016-08-09

全球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任仕达(Randstad) (AMS: RAND)今天宣布将收购Monster Worldwide,已签署最终协议。据该兼并协议的条款,任仕达(Randstad)将以每股3.40美元(共约4.29亿美元)的现金对Monster进行收购。 



任仕达(Randstad)将利用Monster的分销渠道来连接两个虽然不同但互为补益的部分来扩展招聘行业,建立全球最全面的人力资源服务组合。收购后,Monster将继续使用Monster这一品牌并独立运作。

被贱卖?传统Job Board模式衰落?

当前,Monster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目前市值为2.62亿美元。虽然Monster当前股价出现上涨,但是和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zhaopin.com)相比,Monster的市值偏低。并且,此次任仕达对于Monster的收购价格并不高,为4.29亿美元,甚至不及新兴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猎聘估值价格的一半。


备注:Monster近5日以来的K线图。


下表为Monster和前程无忧(51job)、智联招聘(zhaopin.com)、领英(LinkedIn)、DHI Group近五日的K线图和市值比较。




备注:市值收集时间为美国时间2016年8月8日16:50分。


Monster曾盛极一时,建筑自己的强大城堡,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似乎渐渐坍塌甚至从中央舞台历史中消失。传统Job Board模式逐渐式微,在创新的招聘模式的冲击下,一直没有呈现突破性的发展,Monster发布的201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2015财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59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75亿美元,同比下降6%(按固定汇率)。2015年财年,Monster营业收入为6.67亿美元,与2014财年相比,同比下降了13.4%。

Monster的中国渊源

Monster Worldwide(纳斯达克股票代码:MNST),于1967年由Andrew J.McKelvey创办,是Monster的母公司,是国际网上招聘巿场的领袖,著名的招聘广告代理网络TMP Worldwide亦属Monster Worldwide的旗下。Monster Worldwide的总部设于美国纽约,于全球25个国家设有办事处,雇员数目达四千六百人。 

 

Monster是全球领先的网上求职网站,亦属Monster Worldwide的旗下部门。Monster主力为优质求职者,与不同行业的杰出雇主配对,缔造双赢局面。Monster于1994年创立,总部设于美国麻萨诸塞州Maynard镇,并于全球24国家,拥有26种不同语言的网站。


早在2005年,全球最大招聘网站,如日中天的美国Monster就盯上了中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随后斥资5,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华英才网40%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2006年初,Monster又以1,99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中华英才网5%的股权。2008年10月,美国在线招聘巨头Monster以1.7亿美元现金收购中华英才网55%的股份,使后者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13年2月5日,爱尔兰尚龙集团宣布收购中华英才网大部分股权,Monster仅保留10%。2015年5月,中华英才网被中国分类信息平台58同城收购。

狙击Recruit? 

请放心,任仕达(Randstad)收购Monster可并非看重传统Job Board模式。那又是为什么呢?


在“HRoot2016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强”前十强中,德科(Adecco)、任仕达(Randstad)、万宝盛华(ManpowerGroup)、瑞可利(Recruit)依然占据前四。受汇率波动影响,前四强的营业收入均有所下降,但是营业利润上均实现了正增长。虽然任仕达(Randstad)营业收入高于Recruit,但由于Recruit近年来的收购和发展,一直十分密切关注作为强有力竞争对手Recruit的动态。


瑞可利(Recruit Holdings)重大兼并收购一览(2008年-2016年)



Recruit为何会被竞争对手如此看重?Recruit的理想是在2020年成为人力资源领域的世界第一,在2030年成为营销和人力资源领域的世界第一。


Recruit成立于1960年,是日本最大的人力资源、分类信息服务企业,并于2014年10月16日在东京证券交易所公开上市。Recruit业务由四部分组成,分别包括营销媒介、人力资源媒介(包括国内外招聘业务)、人才派遣服务和其他业务。2015财年,Recruit 的人力资源媒介业务营收同比上涨18.7%,由上年的3,027亿日元(约为25.12亿美元)上涨至3,592亿日元(约为29.81亿美元),该业务2015财年日本本土市场营收同比上涨6.7%,而该业务海外市场营收同比上涨幅度达到83.1%。人才派遣服务业务前三个季度营收同比上涨31.8%达到8,900亿日元(约为73.87亿美元),上年同期为6,752亿日元(约为56.04亿美元),该业务2015财年日本本土市场营收同比上涨6.3%,该业务海外市场营收同比上涨幅度达到66.6%。


下表为HRoot 2016全球人力资源服务机构50强中前四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主要财务状况,可以看到,在前四大企业中,Recruit营业利润率高达7.2%,任仕达(Randstad)位居第二,为3.7%。


备注:营业收入与利润单位为百万美元,任仕达(Randstad)营业收入降低受货币汇率影响。



Recruit 2012年收购Indeed为任仕达(Randstad)这次收购Monster带来启示和更多信心。2012年9月25日,招聘信息搜索引擎公司Indeed宣布了其被日本最大人力资源公司Recruit收购。Indeed2004年成立于美国,是专门提供招聘信息的垂直搜索引擎,也是世界目前最大的招聘搜索引擎。Recruit CEO  Masumi Minegishi当时曾表示并购对于公司在人力资源和招聘领域的全球化布局及在该领域建立行业领先地位的目标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与此同时,Indeed公司将通过此次收购加快其在亚洲地区的扩张步伐。

获取资源,跃出创新者窘境

克里斯滕森的名著《创新者的窘境》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对于优秀企业来说,资源比战略更重要。归根结底,任仕达(Randstad)收购Monster的最终目的在于获取资源,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狙击竞争对手Recruit自然是不可言说的收购因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任仕达(Randstad)看重的是Monster的资源,这包括了其品牌、团队、以及与任仕达(Randstad)所不同的互补性。


对于很多企业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奔波于分析什么是正确的战略并非是第一要事,最重要的是保留和获取足够的资源,或与值得信赖的伙伴建立良好关系,这正如任仕达(Randstad)所采取的行动。这一收购举措,使得任仕达(Randstad)能确保新业务项目在短时间的尝试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任仕达尝试了新的方向,而现实的商业情境中,很多企业由于无法及时调整、适应变化和展开创新,从而跌入了无法创新的泥潭和窘境之中,并最终导致失败。通过研究,企业遭遇创新窘境并导致失败的原因归结于以下四个方面:

1
无法满足现有市场上主流客户的需求

一些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破坏性创新产品功能较差且功能简单,无法满足现有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上主流客户企业和个人的需求,只能满足市场边缘用户的需求。因此就算是成熟或庞大的集团企业推出了具有破坏性技术的产品,但如果不切实符合主流客户的需求,其实主流客户并不会买账,同样会抵制该产品和服务。 

2
无法满足企业的业绩增长需求和投资者需求

一些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通过破坏性技术所创造的新市场,也许在初期市场容量很小,无法满足领先企业的业绩增长需求,所以很多领先企业会采取暂时等待的战略。这些企业具体的做法就是等到新市场的规模发展得足够大时再进入,但这通常并不是一个成功的战略。


而且,从新市场的财务指标来看,一般新市场的财务收益率较低。市场上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如果强行进入的话,将无法满足投资者的盈利要求。比如一家已经做惯毛利率为30%的寻猎企业,是很难去啃毛利率只有1%的其他市场。

3
无法获得与业务相匹配的价值链的支持,导致企业受到外部制约

市场上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已经建立起了与之业务相配套的价值链。在成熟的价值链上,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的各个合作伙伴的成本结构已经达到平衡状态,如果有领先企业要采取破坏性技术,它就必将改变自身的成本结构,降低利润率,而这种行为很可能是无法得到价值链伙伴的支持,必将遭受外部制约。

4
组织结构无法及时调整、未能实现团组运作,从而使得创新受到了限制

组织结构其实是可以推动组件层面的创新的,因为大多数产品的研发都是由各个负责产品各部分内容的研究小组组成的。只要产品的基本结构不需要作出改变,这个体系的运作就会有效。但当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需要对结构性技术做出改变时,过去传统的结构体系将会阻碍那些需要人员和团队保持信息透明和沟通交流,并阻碍工作创新。任仕达(Randstad)的组织内部发展障碍之一是缺乏互联网人才和基因,迫切需要通过收购来改变状况。而此次收购Monster可以使其加快植入互联网基因并获取互联网人才。此外,根据其2015财年财报,可以看出任仕达(Randstad)营收增长乏力,由于汇率因素,出现负增长,因此转型必要性极为紧迫。


人力资源服务业正在面对自由职业浪潮、零工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巨大冲击,传统人才服务企业面临创新者的“窘境”,而创新又有上述四大限制。那么,企业该如何跃出创新者的窘境呢?


任仕达(Randstad)作为传统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对其而言,互联网模式人才服务、威客模式、零工经济对于传统人才服务企业都属于破坏性创新。面对人力资源服务市场的巨大环境变化,任仕达(Randstad)必须借助于外部的力量进行变革。此前任仕达(Randstad)收购自由职业平台twago也是基于外部竞争、期望借助外部力量跃出创新窘境。具体而言:

1分拆与收购比固守更重要

对于优秀企业而言,当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时,通过建立一个独立的分拆机构,或者收购一家与破坏性市场规模相匹配的小企业,从而获得竞争优势。通过这种方式,优秀的企业可以摆脱来自各利益相关者,如主流客户、投资者、价值链以及组织结构的制约。这点对于新兴市场尤为重要。由于新兴市场的规模较小,因此参与新兴市场竞争的机构必须能以较小的规模实现盈利。另外,对于分拆机构最基本的独立性要求为分支机构的项目不能被迫去和主流机构的项目争夺资源。任仕达(Randstad)通过频繁收购,获取竞争上的巨大优势。以自由职业者的线上平台twago的收购为代表,任仕达通过该收购,加深了其在欧洲与东亚地区的市场影响力,并为推进公司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做了战略准备。 

2行动比计划更重要

企业在拓展新业务或者转型时期,行动比计划更为重要。在破坏性技术变革中,新用户的需求及新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无法精准预测,因此行动比计划更重要。任仕达(Randstad)采取的正是先发制人,快速行动的策略,意欲迅速占领市场。

3资源比战略更重要

在业务发展的初始阶段,分析何为正确的战略并非业务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是保留和获取足够的资源(或是与值得信赖的支持者或投资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唯有如此,企业才能确保新业务项目在第二次或第三次尝试中找到正确的方向。相反,企业在调转航向、转而采用可行的战略之前便用尽了资源或信用度的项目,就是失败的项目。当企业在业务转型或者拓展新业务方面能够获取足够的资源,进而寻找可行正确的战略,才能确保整个业务转型的成功。任仕达(Randstad)选择在此时间节点收购Monster,正是看中了Monster在招聘市场的巨大资源,从而其数字化转型积蓄力量,并获取足够的竞争优势。

任仕达(Randstad)转型时代开启

其实,近年来,任仕达(Randstad)一直在往技术和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转型。任仕达(Randstad)此次收购,也是其启动公司全面转型,成为数字化时代主要厂商的正式宣言。


任仕达(Randstad)重大兼并收购一览(2008年-2016年)



2014年3月,任仕达(Randstad)成立了任仕达创新基金(Randstad Innovation Fund,RIF),专注于投资人力资源领域的技术型企业。创新基金的投资目标是那些正处于早期扩张阶段并与任仕达(Randstad)发展战略相一致的企业,通过与风险投资基金或其他投资者合作,收购多家企业的一部分股权。每项投资额约在50万欧元(合69万美元)至500万欧元(合690万美元)之间,截至目前共计投资了11家公司。


任仕达创新基金投资企业列表



HR技术地图&RIF投资企业


任仕达创新基金创立目的在于投资以及与创新的企业合作,来支持任仕达(Randstad)来塑造工作世界,RIF的远景在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进而提升客户价值并加速企业成长。任仕达(Randstad)也表示该基金主要投资多个小型项目,涵盖社交资源、线上平台、移动解决方案、虚拟化解决方案、游戏化应用和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目前重点聚焦于对招聘以及人力资源技术方面的企业投资。


可以看出,任仕达(Randstad)频繁收购意在能够对任仕达(Randstad)现有业务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如此不仅能够提升现有核心业务交付与服务能力,同时能够适应最新的科技发展及行业发展环境,结合最新技术来创新服务,进而提升任仕达(Randstad)的综合服务能和核心竞争力。而此番对Monster的收购,必将进一步奠定其在招聘领域的领导者地位,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来源:HRoot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