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晓霞丨我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读在现场 2020-11-17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又称黄花岗公园,羊城八景之一,是为纪念1911427日孙中山领导的广州革命党人起义中的死难烈士而建造的,位于广州市东山区先烈中路区庄附近。关于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我也略知一二,因为中学历史课本上介绍过,而且高中语文课本上还节录了孙中山为七十二烈士写的《黄花岗烈士事略》一文。20154月初,我去广州出差,顺便抽空去参观了一下黄花岗公园。

走出黄花岗附近的地铁站后,我询问了好几个路人,才走到黄花岗公园。在公园门口,我看到一座高大的三拱式的仿凯旋门的钢筋水泥建筑,那就是公园的正门。正门坐北朝南,宽约二三十米。正门上方的花岗岩石上,镌刻着孙中山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金色大字,给人以气势巍峨之感。我从入口外的公告中得知,参观是免费的,不要门票。于是,我从正门旁边的侧门进入园内。进园后,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条长长的宽阔的大理石墓道。墓道两侧各种着一排低矮的女贞树,墓道外侧则到处是高大浓绿的青松等亚热带常绿树木。宽阔的墓道上有不少游人。有些老游客则在一旁观看拍照。我顺着墓道往前走。大约走了二十多米,我看到两座石拱桥,石拱桥下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小溪里游动着许多各种颜色的鲤鱼。有几个游客,还在石拱桥边给那些可爱的鱼儿丢面包屑呢。走过石拱桥,再走上约两级台阶,我终于来到七十二烈士墓前。

七十二烈士墓呈正方形,每边约有二十米,四周都用石头砌成,石头上方围有铁链栏杆。墓中有小亭子一座。小亭内立有一块墓碑,上书“七十二烈士”之墓。亭前右侧立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碑,碑上刻有烈士姓名如方声洞、喻培伦、林觉民等。左侧也有一块石碑,石碑上刻有后来发现的14位烈士姓名。墓后是一座记功坊。坊身正面也刻着“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坊顶中间用七十二块长方形石块横列成山形的“献石堆”,象征七十二位烈士。坊顶上伫立着一尊高大的手持火炬的自由女神石像。

记功坊后耸立着一座高大的青石碑,名为“广州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碑记”。碑文约两三千字,详细记述了三·二九起义的经过,八十六位烈士就义的情形及陵墓修建的历史。

站在七十二烈士墓旁,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孙中山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文中对烈士们的崇高评价:“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烈士们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英勇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后辈们学习!于是,我对着墓冢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在七十二烈士墓右侧,有一棵高大的松树,据说是孙中山先生亲手种下的呢。松树前面是七十二烈士遗骨的收殓者,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1921年写的《自述》全文,详细记载了他收殓烈士遗骸的经过。

墓园的东北角,还立有一些不大为人知的资产阶级革命家的陵墓,如中学历史课本上曾经介绍过的现代飞行家冯如之墓,烈士史坚如、叶少毅、翁飞龙、范明泰(越南)之墓等。

走出公园大门,已是上午十点多了,不知不觉中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但我觉得这次参观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使我重温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也使我懂得了烈士牺牲精神的可贵。

2016/1/18

作 者 简 介

卢晓霞,男,湖南汨罗人,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中文系博士。曾在《大家》《名作欣赏》《青年与社会》《桂林师专学报》《安徽文学》《东方教育》《文学教育》《教育学》等刊物上发表三十多篇文学评论;在《参花》《剑南文学》《西江月》《桂林日报》等刊报上发表多篇诗歌和散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