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奢香夫人与慕俄格古城的历史风云|首发

 踏雪听松1 2016-08-11



奢香夫人与慕俄格古城的历史风云

—— “改土归流”中渐次消散的水西古彝特色


“慕俄格古城”这奇异的彝族名称足够吸引人了,加之域内奢香夫人的古墓尚在,焉能不使我冲着这神秘而去!


历史的奇异是否意味着现实的神秘?


要知道,贵州大方的慕俄格(彝族国号)古城可是当年水西彝族王国的土司王宫,据当地人介绍,水西的首府就位于今大方县城北郊。这里曾是古罗甸王国的所在。据说孟获也经常屯兵于此。当地人说,诸葛亮南下七擒孟获就曾到过这里。总之,彝族是这里的主宰,其头人土司统辖这一方崇山峻岭。


水西一带,古为荒徼之地,乌蒙磅礴,多为高山峻岭,雄峰耸峙,地势险要,是彝族人栖息的家园。据说奢香出身于彝族土司家庭,乃彝族恒部勒奢氏后裔,系蔺州(今四川叙永)宣抚使奢氏之女。她年方二八,便出落得美貌清丽,16岁年纪的奢香那时已是光彩动人了。水西彝王霭翠迎娶她为妻,也是门当户对,她出嫁来到水西,从此与水西结下不解之缘。


水西的地盘东起威清(今清镇),西交乌撒(今威宁),南抵安顺,北至赤水,中心地区便是毕节大方。因其主要地段在乌江上游的鸭池河(六广河)以西,故名水西(见马长寿等著《二十世纪彝学研究文选》131页,贵州大学出版社)。


由上可知,当时水西几乎占据今之贵州的半壁江山,奢香的夫君霭翠作为水西彝族首领,可谓声威显赫,雄震一方。他统辖着这连绵起伏的群峰集群和石头山寨中的万千彝民。


不幸的是,奢香出嫁6年后,彝王霭翠病逝,奢香袭职执政。不幸之中又有幸,奢香的理政成就了她的青史留名。只可惜,她能够沿袭先辈的治理经验,但却无法洞悉世间政事的风云。明朝大军进入云贵,朱元璋要着手实施“改土归流”(即改土司的管辖为委派流官主政)了,彝族土司如何应对,这是人们至今仍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对奢香的生平了解肤浅,到慕俄格古城查看有关资料,人们反复称颂奢香夫人的两大功绩主要是:其一被流官——贵州都指挥使马烨裸鞭侮辱后没有造反,而是上访;其二是上访成功后修建了九条驿道,给朱元璋的官兵进出云贵提供了交通便利。


有关奢香这些顾全大局的叙事被人们反复称道,相关文人更是乐此不疲,宣扬奢香的这些史迹不遗余力。我来大方慕俄格古城园区探奇,只是基于对水西土司历史及民族风情的好奇,抑或也受奢香夫人的美丽驱使。但我查看园区对奢香夫人的介绍,知悉她对汉族流官马烨的欺侮忍辱负重,便感到十分的不快,觉得此事简直不能忍受。那汉族官员贵州(朱元璋时贵州还未建省)都指挥使马烨,说来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又是朱元璋的妻侄,贵为皇亲,怎么采用裸鞭这等下流的刑罚对付一位彝族首领的夫人?


须知古代对女人用刑是有讲究的。但《大明律》比《宋刑统》、《唐律》严酷,恢复了夷三族、诛九族与凌迟处死等酷刑,朱元璋立国后,强调治世用重典。因而这位从安徽、南京过来的马大人采用裸鞭这样的刑罚鞭笞奢香,演绎了一幕裸鞭之剧滑天下之大稽。虽然史书赞誉奢香忍辱负重,遭受奇耻大辱不造反。但我认为人们不必过于纠结与强调“造不造反”的问题,那朱元璋暴虐残忍,本不是什么好鸟。李自成、张献忠造他后代皇帝的反,我们的教科书不也歌颂李闯王的造反么?为什么非要强调奢香受此大辱而不造反呢?我在慕俄格古城园区内边看边想,此时细雨纷纷,烟雨朦胧,我越想越糊涂,当下文人的历史观怎么了?


慕俄格古城与奢香墓均位于大方县城北部。清康熙三年,平西王吴三桂“剿水西”,对水西彝族大开杀戒,此地遭到重创,奢香墓及附属建筑毁于兵革。清道光十三年,奢香后裔安淦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道光十八年,大定知府王绪昆和黔西知州吴嵩梁主持,将奢香墓修复为石围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


我到慕俄格园区时,细雨如丝,丝丝细雨,竟牵出缕缕心思,真是雨中观景别有一番心景。现在的慕俄格园区,有奢香博物馆和奢香墓,整个园区坐东向西,规模不小。1993年5月1日奠基并动工兴建,历时十一个月,于1994年4月竣工落成。据资料显示,这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以民族历史人物为名的博物馆,整个园区修建得比较规整。从布局上看,结构紧凑,铺满石板的通道两旁古树耸立,通过石桥连接庭院,庭廊森森,楼台重叠,阁亭相衬,大殿宽敞,斗拱飞檐,殿宇嵯峨。虽气势不凡,然汉化严重。这种庭殿阁亭的对称布局,以及重重叠叠的飞檐翘角,是典型的汉族建筑范式,很难让人感受到彝族的民居建筑样貌和古彝风情特色。

我曾到过四川大凉山和云南楚雄,这些地方均是彝族集居之处,近年来也大兴土木,营造彝族风情园。从彝族民居结合建造的风情园看,感到大方慕俄格古城的建筑与园区布署没有突出彝人的自然图腾崇拜。我从凉山彝族博物馆中看到彝族民居的复原,有彝族美姑型民居、越西型民居、布拖型民居、甘络型民居及其碉楼古堡。园区内的斗牛场、山寨广场上有为火把节狂欢提供的场地。


须知,彝族离不开火,他们对火的崇拜超过了其他民族。从彝族妇女的服饰上也可看出,那红白两色的拖地长裙,舞动起来,像火一样光焰,彝族妇女热情似火,光耀闪烁!置身其间,你也会受其感染,热烈如火。此外,在云南楚雄的彝族风情广场上,你会看到壁雕壁画上对虎的图腾崇拜。彝族与虎有着密切的关系。云南巍山、南洞一带的彝族就自称虎族。彝族的族称与虎的称法相同,即以虎为命。


彝族的“十二兽”历法,不与干支相配,只用十二属相。彝族纪日的“十二兽”历法,把“虎”即“寅”排在最前,这些均彰显出彝族对虎的图腾崇拜。相比之下,大方慕俄格古城及其园区,就难看到鲜明的彝族特色,特别是雨天,漫步其间。园区的规整布局,阁楼檐顶,石桥水池,奇花秀木,已经非常接近江南园林的韵味了。失却了彝族那些虎虎生威的图腾崇拜场景与标志性雕塑,即使奢香墓有崇龙尚虎的彝文图案也因平台神道的华表上有云鹤高浮雕使之汉化严重,让人难以真正体悟慕俄格这古彝城堡风情园的神秘。


驻足观看奢香墓,墓葬系常见的汉族围石封土形状。墓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九盘围石安砌。第六圆围是九块浮雕,上有虎头纹构成的图案,有九龙九虎变形图;第九圆围为瓦筒,用七十二块瓦当虎面浮雕组成。第一平台中轴线上立墓碑一块,碑面刻彝、汉文合壁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字。墓地四周为仿古马头墙圈围环护。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草藤蔓、树木草坪,供凭吊者游息。


查看资料,奢香墓地,位于彝族先哲建立的罗甸王国城堡。据《西南彝志》记载:“贵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孙妥阿哲,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在楚敖山与诸葛亮结盟,助孔明南征有功,受册封为罗甸王,治理慕胯(今大方),于是便建都于此,营造王宫城堡。国号彝语称‘慕俄格’,汉称‘罗甸’。水西彝族以‘龙’、‘虎’为自己的图腾,也称‘龙虎之邦’”。(见《贵州旅游文史精编》120页,贵州人民出版社)。


由于奢香墓及附属建筑毁于战乱,清道光年间重建,主持建造的官员又是汉人,故设计即为汉式形状。现今墓园的复建,虽强调体现彝族独特的传统风格,但除了圆围浮雕有少许的彝文虎形图案外,整个形状乃一色的汉式建筑样貌!


抬头再看这端庄美丽的奢香夫人雕像,虽有彝族风格的点缀,但大体上看,人们还是把她打造成汉化的形像,可能亦有展示她忠于朱明汉族政权的意蕴,说明她为朱明王朝修驿道,使朱元璋能够更为有效地控制云贵。也证实了明朝实施“归土归流”政策的全面性与有效性。


可惜的是,奢香夫人对朱明王朝的一片忠心,并未真正使朱明王朝放弃对水西土司的控制。其实那位中央派到贵州来的流官马烨是真正理解并深谙此道的。只不过,马烨操之过急,朱元璋初定天下,对云贵的策略,还未到大开杀戒之时,因此朱元璋对马烨的极端予以惩罚。但是,我们切不可将朱元璋对奢香上访的接受并施以怀柔之术,看成是对彝族民众的深情眷顾与皇家的关怀。


事实上,在朱元璋时期,明朝军队远征云南,就曾抢掠水西地区大量的牲畜,到了明中后期,明王朝对贵州彝族的控制亦加严厉,引起的反叛不在少数。万历皇帝对播州土司杨氏的镇压也影响水西。水西的土司管辖一直是中央政权的心病,明末至清朝前期,中央政权支持吴三桂对水西的剿杀即为显证。吴三桂镇压水西彝族极为惨烈,历史上有“剿水西”之说。在吴三桂大军的扫荡下,水西土司政权几近崩溃,水西古彝的王宫城堡毁于兵火,甚至忠于中央政权的奢香夫人的坟莹墓园也不能幸免。


游慕俄格古城园区,回想彝族的历史,不免嘘唏喟叹。就贵州的历史而言,虽然彝族人口位列第五,但千百年来,彝族都是贵州这片土地的掌权者,在很长的历史时期,贵州的政治建制、行政管治等都受到彝族传统的影响(见马长寿等著《二十世纪彝学研究文选》第3页,贵州大学出版社)。


的确,从历史上看,水西的彝族“凭山据险,割据一方,经济自足,武力自卫,婚姻自通”,建政时间之长,殊为罕见。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初,美丽的奢香夫人袭职理政,一度修建驿道,贯通并连缀朱明王朝,为朱元璋大军进入云南提供便利,但朱明王朝的征南大军深入云贵的彝族地区后,却发现“彝族各地区一般是‘好牲无粮’,即有牲畜无粮食,水西的乌撒彝区,是‘土宜羊,土人皆牧以为主’”。因而明朝的征南大军“往往从水西掠来大量的牲畜”(见马长寿等著《二十世纪彝学研究文选》第135页,贵州大学出版社)。


这些记载,一方面说明彝族民众及水西地区是以畜牧业为主;另一方面也说明,朱明王朝的征南大军并不会因奢香夫人的友好而放弃掠夺水西彝民的牲畜及财产。在朱明政权持续不断地实施“改土归流”政策打压下,水西土司的治理已奄奄一息。最终,到了清前期,在清中央政权的支持下,吴三桂大军征剿水西,渐次衰弱的水西土司难有招架之功,惨遭如狼似虎的吴三桂大军屠戮。千百年来滋生乌蒙故土的水西慕俄格土司终于走到历史的尽头,历代彝王以及奢香夫人的墓园、城堡乃至附属建筑在“剿水西”的屠刀下灰飞烟灭。即令清朝道光年间的地方官员修复了奢香夫人的墓园,也不能使消散于历史的水西土司死灰复燃。


今日的复建,使奢香的墓园,尚可揽胜。徜徉于林木森幽的墓园,遥想水西彝族的历史,那风情独异的古彝之风缠绵于淫雨之中。于奢香而言,她想忍辱负重维系水西彝族土司的根脉,也无根飘浮在这柔美园林的氤氲之间。烟雨蒙蒙,真不知,奢香面对这一切该作何想?


该文摘自陈世和新著《迟来的风景》,讲述的是神秘贵州的那些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