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注力从哪里来?

 有能力简单生活 2016-08-11

说到生涯平衡的时候,总有人问:我做事不专注怎么办?做工作的时候想孩子,陪孩子的时候想工作。

说到工匠精神的时候,总有人问:我做事不专注怎么办?我想认真把事情做好,但每次总是想东想西,深入不下去。

说到精进学习的时候,总有人问:我做事不专注怎么办?我总是看这个想学,看那个也想学,学到一半就转移注意力。

说到恋爱婚姻的时候,也有人问:我做事不专注怎么办?明明有女朋友,但还是喜欢另外一个女生……

等等,这不叫不专注,这是花心。

我们还是专注地说说专注力这件事吧。我说一个观点,三个方法。


一个观点 


不必与不专注为敌,这个特点甚至有可能成为你的优势。我没钻研过资料,不过科学如此发达,一定会对人的专注力进行过的解释。在我看来,是否专注只是人的一种特点,没必要夸大专注的价值,至少,我听说过一个词叫:多任务管理。我还听说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似乎都是在说同时并行处理多个事项,可见,不专注也有不专注的意义。

先要接纳这样一种存在,然后,才会关注最需要关注的地方。最关键的,专不专注不是问题,问题是,你的这种状态特点是否会影响你整体的效率。有人的“不专注”是在任何一个时刻都没有认真做事,当然谈不上效率。就像是和尚说自己得道前“砍柴惦记着挑水,挑水惦记着做饭”。说到效率,其实只有一种正确的状态才能有效率:安住当下。“砍柴即砍柴,挑水即挑水,做饭即做饭”,哪怕只有一瞬间,这一瞬间就关注一件事。而“多任务管理”是多个专注瞬间的组合。

计算机科学里有一个“进程”的概念,比进程更小的是“线程”,说的就是一个个相对独立,可调用的执行单元。这些单元之间互相影响,共享资源,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运转。这个过程就和我们做事是一样的,如果一件事没有执行出一定的结果,而跑到另外一件事中,就会出现多件事都没有结果,而且相互制约,还占用了大量资源,到了最后,就一定会出现死机状况。

所以,看似不专注,并不可怕,因为内在的系统可能在有序地并行处理一些任务。可怕的是,没有任何一个时刻出现过专注的状态,没有任何一个时刻产出过结果。

这个,怎么破?方法有三:

1细分任务


把任务进行切分,切分之后的任务都要有确定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一定可以完成。切分之后的任务,完成的时间只取决于一个因素:做事的熟练程度。这时候,刻意练习才是有价值的,这时候,工匠精神才有用武之地。

如果做一件事不够专注,那就把这件事切分成几部分,如果每个部分在完成的时候依然不够专心,那就继续切分,直到认为自己可以快速完成为止。然后,接下来就是让自己不断从一件事过渡到另外一件事。这时候,需要训练自己的,就是切换能力。不妨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每次能够快速无缝地切换完成三件事,然后休息,或者允许自己转移注意力,下一次五件事。慢慢地,就会发现,切分的任务也不需要那么细了,专注力也提升了。

重要的是,学会找到自己的节奏,知道自己的专注度在一个什么样的区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但是摸索出来自己的专注度区间的时候,就可以管理自己的专注度,进而提升效率。在自己专注力转移之前,就进行切换,让专注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效能。


2给每件事找一个最合适的完成时间


切分工作,是一种提升单位时间浓度的方式。而恰当的时间安排是一种更高级的效率升级策略。对有些人来说,早起适合写作,下午适合沟通,晚上适合读书。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早起适合读书,上午适合沟通,下午适合梳理总结,晚上适合带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安排,也都有自己最适合时间段,在最适合的时间段内做事,会让自己效率增高。

我喜欢早起写作,早到大家都没起床的时候,我就把写作完成了。因为早上的时间干扰比较少,往往早上一个半小时能完成的事,放在白天可能3个小时都搞不定。而我在做沟通的时候,喜欢很多件事一起来,特别是,现在一般都不见面,而是通过微信、邮件等方式。沟通对象会有反应速度,这时候,如果多线程并行,我可以在其中任意切换,反倒是节约了我的时间,因为减少了很多冗余等待的时间。

在合适的时间做最适合的事情,会让自己更加心安,而不焦虑,内心中会有一个锚定的信念——这个时间,就是做这件事的。这样,自然也会专注一些。


3找到让自己焦虑的原因,先解决它


我们可以想到一千种方法让自己专注,但还是会出现一种让自己专注不了的情况。或许是因为惦记没有完成的事情,或许是别的事情更重要,或许是突然出现新的想法。这些情况会突然出现,形成干扰,造成焦虑。

这时候不要再逼自己专注了——所谓的专注只能是一种内耗:一边想着别的事,心猿意马,一边默念要专注、要专注。这个时候,停下来,迅速做一个评估——到底什么更重要。切换到重要的事情中去,如果难以取舍,就一件件来。既然该解决的事必须解决,那就想办法尽快拿下。

我工作的时候,有时会困,一旦困意来袭,我就立刻躺下。有时候十分八分,有时候躺下就清醒了。学会迅速切换,也是提升效率的一种方式。专注不是违背人性,与自己为敌,而是顺势而为,学会管理自己。

专注力从哪里来?

专注力从合理利用时间中来

专注力从不浪费资源中来

专注力从接纳自己的特点中来

专注力从目标出发

到目标达成结束

- End -

本文作者:赵昂,资深生涯咨询师/职场玩家/生活艺术家;畅销书《在人生拐角处》作者,公号:昂Sir人生,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