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道细菌的不平衡可能会增加2型糖尿病风险

 渐近故乡时 2016-08-11


文丨xxll2006


2007 至 2008 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组织下,全国 14 个省市进行了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估计我国 20 岁以上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 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 9240 万。 2010 年中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了中国 18 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 WHO1999 年的诊断标准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 9.7%,中国成人糖尿病总数达到了1亿3千万,再次证实我国可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以 2 型糖尿病为主,2 型糖尿病占 90.0% 以上,1 型糖尿病约占 5.0%,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 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 5.0%,也就是说按2010年的统计数据计算,我国大概有将近1亿2千万2型糖尿病病人。


虽然2型糖尿病很常见,但其具体的病因并不清楚,其主要的表现是胰岛素抵抗,通常认为胰岛素抵抗与遗传、环境、种族、年龄、生活方式有关系,特别是体重超重与缺乏运动。但2016年7月13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为2型糖尿病的病因提供了另外一种解释,该研究认为人类肠道细菌的组成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肠道细菌的不平衡可以影响宿主的代谢组和对胰岛素敏感性。如果这一研究结果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证实,那么针对肠道特定细菌的治疗,可能会消除胰岛素抵抗,减少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与健康人群相比,2型糖尿病病人通常都存在着代谢问题。为了找出健康人群与2型糖尿病人群之间代谢的差异,研究者利用两个质谱平台对227名健康人和75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1200多种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健康人群,胰岛素抵抗人群的血清中支链氨基酸浓度较高。而支链氨基酸中两种成分是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对数百种肠道微生物的研究发现,血液中支链氨基酸的升高与肠道微生物组有关。肠道微生物组中某些细菌具有较高的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能力,并且这些细菌体内缺少转运这些支链氨基酸的能力,致使支链氨基酸在宿主体内堆积,浓度升高。


通过进一步对两个不同人群肠道微生物组的分析,发现粪便普雷沃氏菌(Prevotella copri,该细菌曾被发现与风湿性关节炎有关)和普通拟杆菌(Bacteroides vulgatus)是合成支链氨基酸和造成胰岛素抵抗的两种主要细菌。为了证实肠道细菌能否引起了胰岛素抵抗,研究者为小鼠喂食了粪便普雷沃氏菌,喂食持续三周,三周后发现,相对于没有喂食粪便普雷沃氏菌的小鼠,喂食组小鼠血清中的支链氨基酸浓度升高,而且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对葡萄糖不耐受。


当然由于本研究中参与的人数有限,还需要在处于2型糖尿病高风险的更大的人群及更多的人种中来分析其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另外,虽然研究发现了肠道细菌与胰岛素抵抗存在着因果关系,但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机制。但是这任然是一篇非常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如果本研究的结果可以得到进一步的重复,就可以开发一种针对特定产支链氨基酸的细菌的治疗方法,来治疗胰岛素抵抗,降低2型糖尿病的风险,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现有的糖尿病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国 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 年版)

2.Human gut microbes impact host serum metabolome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说明:本文为中华检验医学网、检验医学微信公众平台全网首发,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检验医学·中华检验医学网

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检验医学新媒体平台

因为专业所以权威丨投稿联系:12557057@qq.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