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上河图》之叹

 青铜妖藏书楼 2016-08-11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由于宋徽宗的喜爱和收藏而身价百倍,加之徽宗皇帝用其独有的瘦金体,亲自题写了“清明上河图”,并钤上了双龙小印,这幅画于是就名烁古今、蜚声中外了。画面表现了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商业繁荣、经济发达的景象,画面的中心就是汴河两岸人们清明上河时的盛况。

    

    但是无论是做画的张择端,还是藏画的宋徽宗都不会想到,此画仅仅诞生二十多年,金兵的铁骑就踏进了开封,饮马汴河,《清明上河图》中那座水陆大都会所有的繁华顿时灰飞烟灭,连宋徽宗本人也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作了金人的阶下之囚。这就是发生于1127年的“靖康之变”。《清明上河图》成了北宋社会的巨幅遗像。

    

    偶然性事件常常让人对历史浮想连翩。“靖康之变”若再早三十余年,世上大约就不会有这幅上河图的出现。而北宋建立之初的那场“迁都之争”,也差点注定一个半世纪后不会有这幅画。即使有,也可能表现的不是现在画面上的内容。

    

    宋太祖陈桥兵变后,循后周旧制,把都城设于开封。但眼光独到、见识超人的宋太祖,深知开封作为都城的致命缺陷,那就是除了北边的一条黄河外,无险可守。政治经济条件再好,在军事上也是不适合的。因此,宋太祖认为,定都长安为上策,定都洛阳为中策,定都开封为下策。长安背山依河,有潼关天险,可控扼西北,屏蔽中原,洛阳虽不如长安,但也是位置优越,形势险要。于是宋太祖决定先迁都洛阳,“迁河南未已,久当迁长安”。但是他的决定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大臣们于是轮番劝说太祖收回成命,太祖则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

    

    此时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亲自出马了,他叩头切谏,说迁都之不好,太祖以实相告,“吾将西迁者无它,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冗兵,循周汉故事,以安天下也”,也就是说,迁都的根本原因是到一个有险可守的地方,这样就不必像在开封养那么多兵。可是赵光义的回答是:“在德不在险”。宋太祖默然良久,最终放弃了迁都的打算。

    

    赵光义说的没错。保有天下靠得是德政而不是天险,任何一个王朝概莫能外。但是有一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虽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但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它就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重要因素!冷兵器时代如此,现代战争也不例外,否则也就没有什么兵家必争之地了。

    

    开封乃四战之地,要保证其安全,只能是重兵、精兵云集于此。读水浒可知,林冲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文学作品不是历史,但开封的禁军之多可见一斑。假若不是隋炀帝开了一条大运河,使汴水沟通江淮、荆湖,这么多人吃饭都成问题!重兵精兵云集京城,也直接导致了边防力量的弱化。尤其是北宋时,作为中原屏障的幽云十六州不在手中,辽国骑兵顺势南下,一路横扫,直接危胁北宋都城。无论是真宗时的城下之盟,还是徽宗时的“靖康之变”,都是大宋朝应迁都却未迁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直接后果。

    

    多数人的意见不代表正确地意见,它只说明问题的严重!北魏孝文帝也遇到了宋太祖这样的问题,但他靠计谋把都城迁到了洛阳。宋太祖在被迫放弃迁都打算后,曾对左右说,定度开封,“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果然,北宋中期,矛盾重重,政府财政极为困难,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宋神宗只好让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只能继续积贫,继续积弱,终至为金人所灭。

    

    假若北宋迁都成功,将会节省大量的兵力和财力,其叠床架屋的政府机构或许能多存活一段时间,金人即使入侵中原,也断不会迅疾地兵临都城之下,北宋怎么着也不会灭亡于1127年。迁都将该变北宋的历史,

    

    假若北宋迁都于洛阳或长安,那么也顺理成章地会改变《清明上河图》的内容。虽然张择端的主题依然是歌功颂德,依然是表现海晏河清的盛世,但那画面里的人物就可能是洛阳人或长安人,画面中的汴水说不定就换成了洛水或渭水。只不过那幅画照样美丽,也照样被宋徽宗收藏,当然,画中的一切美景铅华也照样会在若干年后灰飞烟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