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蒙古族溯源

 轻风无意 2016-08-12
“蒙古”一词的来源,有的说是来源于山名,其义为“银”;有的说其源是居住于蒙古高原一部落分支,意谓“孱弱”和“淳朴”;又有的说是因成吉思汗“剿定诸国故曰蒙,取居中驭外之义故曰古”;有的认为是“永恒的河”;或“长生(或永恒)的部族之意”;有的认为是“以蒙部为总中心的永恒天族”;还有认为是“勇悍无畏”;总之,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族源也存在同样的分歧。主要有以下数说:
    东胡说。屠寄《蒙兀儿史记》云:“蒙兀者,室韦之别种也,其先出于东胡。楚汉之际,东胡王为匈奴冒顿单于所破杀,余众迸走,保险以自固,或为鲜卑,或为乌桓,或为室韦、契丹……”
    突厥说。最早源于赵珙《蒙鞑备录》:“鞑靼始起,地处契丹西北,族出于沙陀别种,故历代无闻。其种有三:曰白、曰黑、曰生。今成吉思汗皇帝及将相大臣皆黑鞑靼也。”降及近代,则又有柯劭忞《新元史》:“蒙古之先,出于突厥,本为忙豁仑译音之变,为蒙兀儿,又为蒙古。”
    匈奴说。持此说者多为国外学者,如帕拉斯、霍渥斯、俾丘林等人。其主要依据是蒙古人居住地域原先都是匈奴活动地区。本世纪20年代日本学者白鸟库吉根据汉文史籍中保留下的零星匈奴语资料,与蒙古语进行比对,也提出蒙古源于匈奴的见解。国内还有黄文弼、方壮猷等人从之。
    吐蕃说。主要是明清以来蒙古族学者的著作,如《蒙古黄金史纲》、《蒙古源流》等书。系将蒙古族先世和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混为一谈。
    白狄说。苏日巴达拉哈《蒙古族族源新考》说:“唐虞以前的狄,就是蒙古民族的古称”。狄分赤狄、白狄,“蒙古尚白,属于白狄”。公元前3世纪时曾以”没歌部”称谓“独立于高车之外”。
    以上诸说,虽各有所据,但从现实考察,我们认为还是东胡说最有说服力。理由如下:
    (一)据有关学者研究,东胡后裔诸族语言,与蒙古语有共同祖源。例如《南齐书魏虏传》就有13个鲜卑官职名称,都带有蒙古语式的后缀“真”。鲜卑人包括东部鲜卑和拓跋鲜卑,他们的语言是蒙古语。鲜卑在历史上消失以后,接着出现的契丹语与蒙古语也很相近。见于敦煌藏文卷中的记载说,“其语言与吐谷浑大体相通。”可见其相互间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拉施特《史集》也说:“所有的[哈刺契丹]部落都是游牧民,与蒙古游牧民有亲属关系。他们的语言、外貌和风俗习惯彼此相似”。
    (二)从历史事实看,有较可靠的文献依据。据《史集》记载,蒙古人最初驻居于名叫额尔古涅昆的陡峻山岭中,后来因嫌道路拥塞,便鼓风烧山,用铁水溶铸出一条路,从此人们便纷纷奔向草原。据汉籍文献所载,额尔古涅昆即指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山地。它就是早期蒙古人生息繁衍的地区。新、旧《唐书》记载,当时其众大部分分布于今呼伦湖(俱轮泊)周围及额尔古纳河流域一带。与《史集》所载,正好互相印证。
    (三)另据研究证实,“蒙古”一词,是“忙豁勒”的音变。源于《旧唐书室韦传》的“蒙兀室韦”(《新唐书室韦传》作“蒙瓦”)。“蒙兀”的唐代读音是mung—nget,唐人用t尾韵译写他族语带l、r尾音的音节,因此“蒙兀”即是“蒙古名称Mongghol的正规译音”,它在宋、辽、金时期的汉籍文献中,曾分别被译为“萌古”、“朦骨”、“蒙古里”、“萌古斯”、“萌古子”、“盲骨子”、“萌骨”等。至《炀王江上录》始被称为“蒙古”。“蒙古”二字,实系“女真语重译”。后成吉思汗建国,号称为“大蒙古国”。于是“蒙古”一词,便以蒙古人自称而为世人所知。
   蒙古族的祖先最初生活在我国北方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古老民族。在汉文的史籍资料中,虽然没有蒙古族祖先的记载,但千百年来蒙古人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为后人研究蒙古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史籍资料。近年来,本人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近20年来出版的有关蒙古族方面的历史书籍。在蒙古族的发源史上大家的认识趋于一致,即蒙古族的祖先曾生活在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境内的额尔古纳河流域;蒙古族的祖先是东胡人,他与契丹、鲜卑、乌桓等是同一族源。
  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先生撰写的《史集》中,根据蒙古族的民间传说,记述了蒙古族的起源史。书中说:“大约距今两千年前,古代被称为蒙古的那个部落,与另一些突厥部落发生了内讧而引发了战争,蒙古部战败,突厥部对他们进行了大屠杀,最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害怕敌人的追杀,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这里有群山、森林。这个地方叫额儿古涅——昆(额尔古纳河流域),他们便在这个地方住下了。那两家人的名字叫捏古思和乞颜,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久而久之,人数增多了,额儿古涅——昆这个地方再也容不下这么多人了,于是,他们用70张牛皮做成了70个风箱,用炼铁的方法熔化悬崖绝壁后,来到了水草丰美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该传说即蒙古族起源“化铁出山”之传说,与《蒙古秘史》记载相一致。《史集》著于伊儿汗国合赞汗时代(公元1295——1304年),故事发生时间约为公元前700年左右,是我国的东周时期,这虽然是一个历史传说,但在我国的史书上可以找到令人信服的证据。
  后晋刘眗等撰写的《旧唐书》称蒙古族为“蒙兀室韦”,指出“蒙兀室韦是室韦部落的一种,而室韦者契丹之别类也”。“其部落傍望建河而居(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河流域),其河源出突厥东北界俱轮泊;屈曲东流”。“东经蒙兀室韦之北。”蒙兀室韦居住望建河南侧(今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河下游)。这与《史集》记载的蒙古族祖先的居住地相同。因此,亦邻真先生在其撰写的《成吉思汗与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一文中说:“传说中关于故土的回忆是可信的,至于被打得只剩下两男两女之说,是民族学上的故套。北方民族在相当开化之后,由于无法解释自己最早的祖源。便用这种办法来编撰自己口碑历史的第一章,突厥人也有过类似的传说。”
  屠寄先生在《蒙兀儿史纪·世纪第一》中明确指出:“蒙兀儿者,室韦之别种也。起先出于东胡,楚汉之际,东胡王为匈奴冒顿单于所杀,余众逃走,保险以自固,或为鲜卑、或为乌桓、或为蒙兀室韦契丹。在南者为契丹,在北者曰室韦。室韦依胡布山(大兴安岭,坐落于呼伦贝尔市)以居。“至唐部分愈众,而蒙兀室韦北傍望建河(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河)”。由此可见,蒙古族的祖先居住现呼伦贝尔市是有历史依据的,也是有据可查的。
根据《旧唐书》上说的?押“蒙兀室韦”之记载,直到唐朝中期,蒙兀室韦还北傍望建河(呼伦贝尔市境内的额尔古纳河)而居,活动于河南岸的森林中(呼伦贝尔市境内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经过理性分析,具有很强的可信度。让我们抛开历史,回到现实,来到今天的呼伦贝尔市与史料中的记载比对一下:中俄界河额尔古纳河南侧是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林海,西侧是碧草万顷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这样鲜明的地名、地貌特征与史料记载是完全吻合的。
  2006年5月6日,内蒙古《北方新报》刊载了题为“中国考古界首次向外界公布——原蒙古人从森林走出后首先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署名文章。文章中称:这一考古结果前后共历时8年时间,1998年夏秋之际,考古人员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谢尔塔拉镇发现了原蒙古人的10座墓葬,出土了男性武士头枕、桦木马鞍等200多件文物,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原蒙古人的墓葬群。经过有关人员多方面考证,最后得出墓主生活在9——10世纪的结论。这与《魏书》、《隋书》、《旧唐书》、《元史》、《蒙古秘史》里的相关记载十分吻合,由此断定原蒙古人从森林走出后,首先来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并且在这里繁衍生息。
  据蒙古人传说,蒙古部先世,原居住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山野森林中,从事于狩猎生活。从有关记载考察,蒙古人离开额尔古纳河山林走向游牧生活,约于公元8世纪以后。据说他们都根源于孛儿帖赤那和豁埃马阑勒这两个人(有的认为是两个部落)。在离开山林后,便驻居于斡难河(鄂嫩河)上源的不儿罕山(今蒙古国境内肯特山)。迅速蕃衍出众多氏族和部落。这些氏族和部落,按其血亲关系,分成两大支:尼伦蒙古和迭儿列斤(勤)蒙古。
    “尼伦蒙古”意思是“出身纯洁”的蒙古人,包括许多氏族和部落。据《元朝秘史》记载,约有近30个部落首领,均为朵奔伯颜妻阿阑豁阿之子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撤勒只、孛端察儿的后代。尼伦蒙古,又可分为“原来意义上的尼伦”和“乞牙惕尼伦”两支。尼伦是指出自成吉思汗三世祖合不勒汗以前的阿阑豁阿后裔及合不勒汗兄弟各氏族,包括合塔斤、撒勒只兀惕、泰亦赤兀惕(又作泰赤乌)、赫儿帖干、昔只兀惕、捏古思(又名赤那思)、那牙勤、兀鲁惕、忙兀惕、朵儿边、八邻、八鲁刺思、合答儿斤、照烈惕、不答惕、朵豁刺惕、别速惕、雪干、轻吉牙惕等各氏族。“乞牙惕尼伦”,则指出自合不勒汗裔的各氏族。“乞牙惕”又有“一般乞牙惕”与“乞牙惕—孛儿只斤”之分。“一般乞牙惕”指出自除阿速该把阿秃儿外的合不勒汗裔各宗支,包括禹儿勤、敞失兀惕、及乞牙惕一牙撒儿等各氏族。“乞牙惕—孛儿只斤”指出自成吉思汗父阿速该把阿秃儿裔各氏族。因其人眼睛发蓝,故又称为“蓝眼乞牙惕”。
    “迭儿列斤蒙古”,意谓“一般蒙古人”,是指源自曾遁入额尔古纳河山林的捏古思和乞牙惕两部落残余。其中包括:兀良哈惕、弘吉刺惕、亦乞刺思、斡勒忽讷惕、豁罗刺思、额勒只斤、弘里兀惕、斡罗纳兀惕、晃豁坛、阿鲁刺惕、乞里克讷惕、许慎、速勒都、嫩真、亦勒都儿勤、巴牙兀惕、轻吉惕等各氏族。
    尼伦蒙古和迭儿列斤蒙古合称合木黑蒙古,意谓全体蒙古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