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好了明理 2017-12-11

在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原住民族除古商族(汉族)外,主要分三大族系:东部的肃慎(满洲)族系、中部的秽貊(夫余)族系、西部的东胡族系。而靠近内陆地区与汉族接触最早的是东胡族系,包括:山戎,柔然,鲜卑,契丹,蒙古等族。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1. 东胡族系的源头--东胡族

“东胡”一词最早见于古书《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第一次出现了“东胡”这个名词。据有关专家考证推测,《逸周书》的成书时间最早不超过东周,由此可见东胡这一称谓是当时人对这一个北方民族的称呼。

东胡族曾是活动在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和匈奴一样,同属北方游牧民族。东胡族是以戎族为主体发展起来的民族,以游牧业为主,兼营农业、狩猎等,因居匈奴之东而得名。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了大约1300年。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今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史料记载方面,东胡族系的最早称谓为“山戎”,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山戎的居地,自燕北一直延及“大泽东”,史称“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商周时期,山戎已处于家长奴隶制阶段,氏族部落各“自有君长”,“分散居溪谷”间,以狩猎、游牧为主,同时也有部分农业。《史记》卷110《匈奴列传》记载,山戎“在匈奴东”者,“故曰东胡”,其居地“在大泽东”。《逸周书·王会篇》有“东胡黄罴 山戎戎菽”之句。

春秋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北部,《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北有东胡、山戎”。战国时期,东胡居住在燕国和赵国北部,此时的东胡号称“控弦之士二十万”,曾多次侵入中原,燕国的东北从上谷至辽东一带,经常遭受东胡的侵扰。燕国因此修筑了长城,并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用以防御东胡的南下。赵惠文王二十六年(前273年),赵曾攻取东胡代地。《史记·赵世家》索隐注曰:“东胡叛赵,驱各代地人众以叛,故取之也”。东胡曾被赵国战败,并服属于赵国,但其变为强大以后又背叛赵国,并掠夺赵国代地的人众和财物。赵孝成王元年,赵国大将李牧在代、雁门破杀匈奴十万余骑的同时,东降林胡,再次战败东胡。

秦汉之际,匈奴的冒顿单于刚即位时,东胡恃强向匈奴索要宝马、美女,冒顿单于采用麻痹敌人的做法,对东胡的要求一一满足。冒顿单于趁东胡王轻敌之际,向东胡发动进攻,大破东胡。从此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东胡各部成为匈奴的种族奴隶。后来退居乌桓山的馀部形成乌桓族,退居鲜卑山的形成鲜卑族。“东胡”名字从此消失。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东胡

2. 东胡族系

东胡族系包括的部落和民族很多:如乌桓、鲜卑以及由乌桓分化出的乌洛侯,由鲜卑分化出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此外还有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东胡族系图

《后汉书》卷120《乌桓鲜卑传》记载:“乌桓者,本东胡也,汉初匈奴冒顿灭其国,余类保乌桓山,因以为号焉。”两汉三国期间,乌桓频繁迁徙。迁居中原的乌桓族融入了华夏族,而留居原地者也“分别融入或发展成奚族、室韦族或乌洛侯族”。“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

《晋书》记载:曾在晋代受封为“鲜卑都督”的慕容廆,“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世居北夷,号曰东胡。”

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部落已遍布大半个北中国:居于今陕西、甘肃一带的乞伏、秃发等部;居于今河北、山西一带的拓跋等部;居于今河北东部、辽宁西部的慕容、宇文、段等部。

柔然出自于鲜卑,《魏书·蠕蠕传》中记载:“蠕蠕(即柔然),东胡之苗裔也。”。

库莫奚,《魏书·库莫奚传》记载:“其先,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

契丹出自库莫奚、宇文两个部落,游牧于潢水及土河流域一带,自号“契丹”。《魏书》卷100《契丹传》记载:契丹属宇文鲜卑部的一支。

室韦,《北史·室韦传》载:“室韦,盖契丹之类,其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失韦”。

蒙古,最早见于《旧唐书·室韦传》,传中称它为“蒙兀室韦”,是居于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南岸的一个部落,是室韦部落联盟的一个成员。《辽史》中所载的契丹语和蒙古语差不多,清末著名蒙古史学者沈曾植,经过用鲜卑语和蒙古语相比较之后,说“蒙古语与鲜卑语相去无几”,从地域上看,鲜卑起源于今额尔古纳河东南的大鲜卑山,而后来的室韦的活动地区也在额尔古纳河这一带,可见鲜卑、契丹、室韦、蒙古都是属于东胡这一族系的。

乌洛侯,或作乌洛浑、乌罗护、乌罗浑,为乌桓之一部。《魏书》卷100《乌洛侯传》记载:“乌洛侯国,在地豆于之北,去代郡四千五百余里”。唐以后,乌洛侯逐渐融入于室韦、女真等族中。

3. 东胡族系-乌桓族的发展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曹操北征乌桓

退居到乌桓山之后,乌桓民族逐水草而居,继续游牧生活,而且常常还要向匈奴进贡,匈奴每年向乌桓征收牲畜、皮革等土特产。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46年)乌桓趁匈奴内乱之时进攻匈奴,把匈奴赶出了大漠以南,从此摆脱了匈奴人的压迫。东汉政府又对乌桓予以优抚,允许乌桓人部分移居到关内各地,也可以在辽东属国等地进行放牧,此时乌桓人大多归附于东汉。这样一直到了东汉末年,东汉政府无力对边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辽东、辽西等地的乌桓大人纷纷的趁乱称王。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辽西乌桓大人蹋顿统一了现在辽宁一带的乌桓各部。汉献帝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袁绍官渡之战之后败给曹操,他的儿子袁熙和袁尚出奔辽东投奔了乌桓的蹋顿,形成残余势力,谋划着将来有一日反攻中原,重新夺回冀州。两年之后的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自出马,北征乌桓,战于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境内),斩杀了乌桓的蹋顿等诸王,从此乌桓彻底的衰落,它的地位也被鲜卑所取代。再后来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残余的乌桓民族与各族杂居,形成“杂胡”。后来在唐朝的时候嫩江以北有个乌丸国,传说是乌桓后人所创。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曾派兵征伐乌丸国,之后乌桓民族彻底的融入了其他民族,从此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4. 东胡族系-鲜卑族的发展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鲜卑

公元87年鲜卑崛起,在2世纪时继承匈奴故地,称雄塞北。4世纪西晋灭亡后的五胡十六国期间,陆续在华北大地上建立了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等国,而漠北则是由它的一支(柔然人)继续称霸。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以后,时常与柔然发生冲突。我们大家很熟悉的花木兰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北魏,花木兰去从军打仗的敌人,就是柔然。再后来的历史大家比较熟悉,北魏经历六镇之乱后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篡。最后北周统一华北,公元581年杨坚篡位成功,隋朝建立,北周灭亡。鲜卑人的另外一支,称霸塞北的柔然汗国也于公元552年为突厥汗国所灭。鲜卑人的政权就还剩五胡十六国时期由从东北辗转到青藏高原的鲜卑人的一支在青海河湟地区建立的吐谷浑汗国还继续维持着统治,到公元663年,吐谷浑被吐番汗国所灭,从此鲜卑人也走下了历史的舞台。

5. 东胡族系-柔然族的发展

柔然,是鲜卑人的一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期,是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中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柔然源于鲜卑的拓跋部,主要游牧在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拓跋部南迁后,进居阴山一带,后来合并附近的部落组成部落军事联盟。柔然最强盛时,他的势力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如乌孙服属。鲜卑人拓跋部创立的北魏政权曾多次与柔然互相征伐。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击败柔然牟汗纥升盖可汗,肃清其在戈壁以南的势力后,认为柔然人智力低下,像只会蠕动的虫子一样,下令改称柔然为蠕蠕。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柔然

公元552年,柔然人在蒙古高原被突厥土门可汗击败,汗国崩溃。柔然王室由邓叔子可汗率领,南逃至西魏,西魏太师宇文泰不敢收留柔然人,将此部三千余人收捕,全数交给突厥使者,然后这批人全部被突厥人斩杀于长安的青门外。另一部柔然西迁中亚,后同当地一些嚈哒部落为逃避突厥追杀进入欧洲,称阿瓦尔人,曾建立了阿瓦尔王国, 公元9世纪初,阿瓦尔王国被查理曼大帝击溃,残存的阿瓦尔人定居下来,成为现代匈牙利民族族源之一。

6. 东胡族系-契丹族的发展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成为契丹人的祖先。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在部落联盟时代,契丹民族先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时代。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契丹的兴起

公元916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正式建国称帝,成为辽政权的创始人,国号“契丹”,定都临潢府(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罗城),947年,辽太宗率军南下中原,攻占汴京(今河南开封)灭后晋,耶律德光登基改汗称帝,并改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大契丹”,1066年辽道宗耶律洪基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宋金两国合力灭亡。辽末,辽贵族耶律淳建立北辽,与西夏共同抗金,后被金灭。辽朝宗室后代耶律留哥与其弟耶律厮不分别建立了东辽与后辽,最后东辽灭后辽,东辽被蒙古所灭。辽亡后,耶律大石西迁到中亚楚河流域建立西辽,定都虎思斡耳朵,1218年被蒙古所灭。1222年西辽贵族在今伊朗建立了小政权后西辽,后又被蒙古所灭。契丹人与当地人融合,迅速的伊斯兰化,成为了今天中亚人的一部分。留在中国境内的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据考证,目前存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直系后裔,另外在中国的云南地区,根据家谱的记载,有一部分人可能是当年随蒙古军队南征而留在当地的契丹族后裔,但是到了今天已经完全的汉化和当地居民融合了。

7. 东胡族系-蒙古族的发展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及临近省份。全世界蒙古族人口约为1000万人,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今天我们56个民族中的鄂温克族和土族也被认为是蒙古人的分支。蒙古族由鲜卑的一支柔然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前面讲到柔然与南北朝时期统治中国北方的北魏拓拔氏多次交战,后来柔然被突厥汗国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逃跑。向北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地区的这部分柔然人,被称作室韦,他们是蒙古族的祖先之一。《旧唐书》有“蒙兀室韦”的记载,“蒙兀” 与“蒙古”是同名异译,在蒙古语中意为“永恒的火焰”。蒙古诸部中,东蒙古来自室韦诸部,成吉思汗家族就来源于此。

宋朝时期,在蒙古高原上的突厥系民族的统治逐渐衰落,东边的室韦诸部开始西迁至蒙古高原内部。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逐渐分布于三河流域和外蒙古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著名的有乞颜部、札答兰部、泰赤乌部、弘吉剌部等民族和部落。公元1206年,蒙古乞颜部黄金家族杰出的领导人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东征西讨,震惊世界,蒙古人一时间成为亚欧大陆上的新主人。从这时候起,北方蒙古高原上这些大大小小被成吉思汗统一的部落和氏族的人群,统统被叫做蒙古人。一直到中国的明朝建立,蒙古人丧失对中原的控制重新退回漠北故地,后来又分裂为鞑靼和瓦剌两部。直到现在,蒙古族,可能是东胡系统民族最直接的传人了。

东北民族史:乌桓,鲜卑,契丹,蒙古都是它的后裔,它是谁?

蒙古

总体而言,东胡族系的历史其实极为辉煌,而且后续影响十分深远,战国长城之筑有它的原因,匈奴之强是因与它之战,它的两支乌桓族和鲜卑族对中国历史影响了数百年,至于柔然、契丹、蒙古各族,影响之深不必多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