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我识中药| 赤芍清热凉血调,卵叶芍药易混淆

 冰山上的过客 2016-08-12


中药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赤芍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其根直接晒干后,外皮赤色,故名赤芍。我国东北产的赤芍来源于两种芍药,即芍药和草芍药。近年来研究认为东北产的草芍药实际是两个品种——草芍药和山芍药,过去统称为卵叶芍药,均作为赤芍入药。赤药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甙,但具测定,草芍药和山芍药中芍药甙含量显著低于正品芍药,同时按药典规定后二者也不准入药,因此草芍药和山芍药视为赤芍的混淆品种。




产地与分布


1.赤芍:主产内蒙古、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地。此外,山西、甘肃、青海亦产。以内蒙古多伦产者质量最佳,俗称“多伦赤芍”。


2.川赤芍:主产四川。此外,陕西、山西、甘肃、青海亦有分布。



植物形态鉴定


1.赤芍: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无毛。根肥大,纺锤形或圆柱形,黑褐色。茎直立,上部分枝,基部有数枚鞘状膜质鳞片。叶互生;茎下部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软骨质细齿,两面无毛,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近革质。花两性,数朵生茎顶和叶腋;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绿色,宿存;花瓣9-13,倒卵形,长3.5-6cm,宽1.5-4.5cm,白色,有时基部具深紫色斑块或粉红色;雄蕊多数,花丝长7-12mm,花药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先端裂片钝圆;心皮2-5,离生,无毛。蓇葖果卵形或卵圆形,长2.5-3cm,直径1.2-1.5cm,先端具椽,花期5-6月,果期6-8月。


2.川赤芍与赤芍及近缘植物主要区别特征:根有分枝,圆柱形。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呈羽状分裂,裂片狭披针形或披针形,宽4~6mm,顶端渐尖,全缘,表面沿叶脉疏被短柔毛,背面无毛。花2~4朵,生于茎顶端及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直径4.2~10cm;苞片2~3;花瓣6~9,倒卵形,长2.3~4cm,宽1.5~3cm,紫红色或粉红色;花丝长5~10mm;心皮密生黄色绒毛。瞢葖果长1~2cm,密生黄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7月。



(图片由云南新世纪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



药材性状鉴定


1.赤芍:根呈圆柱形,稍弯曲,长10~40cm,直径0.6~3cm。表面棕红色或紫黑色,具横向凸起皮孔及支根痕,有粗而深的纵沟纹,外皮粗糙手捻易脱落,破皮处呈白色或淡棕色。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平坦,粉红色或粉白色,放射状菊花心明显,间有裂隙。气微香,味微苦而酸涩。


2.川赤芍:根头部稍具粗芦头,根长5~20cm,直径0.7~2.5cm。根刮去外皮者黄白色,未刮掉外皮者红褐色或暗棕色,具纵皱纹。质坚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可见菊花心,木化程度小。气味同上种。



药材显微鉴定


正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棕色细胞。皮层薄壁细胞切向延长。韧皮部较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宽,导管群作放射状排列,导管旁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


伪品:山赤芍初生木质部为三原型,有髓;次生木质部被木射线分割成“V”字型分布的三束,每二束相邻的导管又形成戾形的木质部束。薄壁组织中的族晶少于正品芍药。



商品规格


一等:干货。呈圆柱形,稍弯曲,外表有纵沟或皱纹,皮较粗糙。表面暗棕色或紫褐色。体轻质脆。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中间有放射状纹理,粉性足。气特异,味微苦酸。长16cm以上,两端粗细较匀。中部直径1.2cm以上。无疙瘩头、空心、须根、杂质、虫蛀、霉变。


二等:与一等区别为长15.9cm以下,中部直径0.5cm以上。



采集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饮片炮制


除去杂质,分开大小,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置通风干燥处贮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