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zdyphl 2016-08-12
免费下载:李斯《琅琊台刻石》字帖。“琅邪台刻石”是秦代石刻文字,共残存八十四字(如连合文两字计为八十六字),与“泰山刻石”内含有的五十三字传为李斯书写。小篆是指秦始皇时命李斯等人实行“书同文”,以秦篆为基础,统一六国文字而出现的一种简化的规范文字。李斯所书《琅琊》、《峄山》等石刻,就是小篆的典型。免费下载《琅琊台刻石》字帖:李斯《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字帖。
李斯--小篆《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李斯--小篆《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内容摘要:篆书字帖下载:李斯小篆《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书法图片16张.《琅琊台刻石》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在山东诸城琅琊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19年年巡游东地,登琅琊台时所立.刻石内容是对统一事业的赞颂,具有开国纪功的意义。刻文据传为李斯所书,用笔劲秀圆健,结体严谨工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斯:《琅琊台刻石》字帖(小篆体)我们已将《纲要》推荐的临摹范本制成口袋版,希望能给你练习书法带来快乐,并专门开设了《口袋字帖》栏目,方便微友搜索翻看。“琅邪台刻石”是秦代石刻文字,共残存八十四字(如连合文两字计为八十六字),与“泰山刻石”内含有的五十三字传为李斯书写。欧阳询《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乙瑛碑》
秦始皇用李斯的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七次刻石.此碑是秦始皇公元前 219年,出巡中登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城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派人刻第一块刻石立于峄山之上,李斯当即成文篆字,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2、《琅琊台刻石》也是秦始皇第一次东巡时所刻,原在山东诸城县古琅琊台遗址。
《石鼓文》在字体上近于秦小篆但组字不规范,故不属小篆系列。从《秦廿六年诏版》来看,诏版文字的书法特征与秦刻石有很多差别,以《峄山刻石》、《琅琊山刻石》等为代表的秦小篆笔画圆转流动,结字匀称端严,章法整齐一致,而诏版文字从形貌上来看仍属直笔,曲笔也不圆润宛转,结体和章法布局上,左右不对称,上下不平行,字体左倾右斜的情况很多,字的大小不一,疏密穿插,行与行之间,字与字之间参差错落。
李斯书法作品 李斯的文学和文字的造诣令后人追捧。他的文章论证严密、气势贯通,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流,鲁迅曾经大力称赞李斯,被称为书法笔祖。李斯和赵高、胡毋敬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等。《琅琊刻石》《泰山封山刻石》
泰山刻石(附二玄社宋拓高清完整泰山刻石图片)X泰山刻石(附二玄社宋拓高清完整泰山刻石图片)启明按:泰山刻石是篆书入门很好的临摹材料,经常有人会问,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是不是同一个碑,泰山石刻的作者是谁?等等问题,今天启明就收集泰山刻石的相关资料,包括泰山刻石的简介、泰山刻石主要拓本等,希望大家看完后对泰山刻石多一些了解。一、泰山刻石简介《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石四面刻字。
墨香集—篆书欣赏.李斯书法《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李斯书法《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 李斯 小篆《琅琊台刻石》 故宫博物院藏拓本。《琅琊台刻石》是秦代传世最可信的石刻之一,笔划接近《石鼓文》,用笔既雄浑又秀丽,结体的 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圆活,确实为小篆第一代表作。李斯 琅琊台刻石 小篆琅琊台刻石 清末拓本 说明:内有陈桐君题跋云:“秦琅琊台石刻潍县陈盙斋精拓本也,民国元年台下起雷石已入海此后拓本不易得耳”。
秦李斯小篆欣赏《琅琊台刻石》至宋代苏轼为高密太守时,始皇刻石已泯灭不存,仅存秦二世元年所加刻辞,世称二世诏文,也就是现在保存下来的琅琊台刻石。刻石高129厘米,宽76.5厘米,厚37厘米。今存原石本13行,计86字,笔画接近石鼓文,用笔即雄浑又秀丽,结体的圆转部分比泰山刻石更圆活,确为杰出的小篆代表作。残石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难得一见)
我的图书馆。琅琊台刻石。李斯为之书《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和《峄山刻石》。刻石为标准体,孙过庭《书谱》说“篆尚婉而通”。李斯被人们视为“小篆极则”。王澍评其书法“笔法敦古,于简易中正有浑朴之气,不许人以轻心掉之。”清杨守敬跋《琅琊台刻石》说:“嬴秦之迹,惟此巍然,虽磨泐最甚,而古厚之气自在,信为无上神品。”故颇为世重。
小篆。小篆简介  篆本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小篆  。小篆的推广  李斯将小篆的形体的开体与写法制定以后,为了推广到全国,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编写用标准字体──小篆来书写的的识字课本,比较著名的是《仓颉篇》、《爰历篇》、《博学篇》等,成为了儿童的启蒙教材。
这种文字,称为“金文”,也叫“铭文”。不久,周围的百姓们纷纷前往新筑的琅琊台,观看李斯亲自书写的大字碑文,《琅琊刻石》上端庄的秦篆一丝不苟地显现着如下字句:“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用今天的语言解释为:始皇帝统一中国,普天之下的人都专心一致。从古文到大篆,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第一位书法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秦朝,从而奠定了中国长期统一的基础。《峄山碑》就属于后人重刻,杜甫有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这就可以证明《峄山碑》在唐朝时已经不复存在,后世人为了研习小篆书法,用枣木刻成阴字,以拓印之法进行复制。
小篆:古代中国文字的“大统一”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若夫小篆,则又出于大篆之法,改省其笔画而为之,其为小篆之祖,实自李斯始。然以秦穆公时《诅楚文》考之,则字形真是小篆,疑小篆已见于往古,而人未之宗师,而独李斯擅有其名。小篆。
秦汉 李斯《泰山刻石》
秦·李斯《泰山刻石》(刘《泰山篆谱》、《绛贴》本,又李处巽重摹本,又《史记。
中国书法工具手册(上册)(四十四)5.泰山刻石。亦称《封泰山碑》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东巡登临泰山,丞相李斯等颂始皇德业而立。【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6.琅琊台刻石。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东巡山东登临琅琊台,丞相李斯等颂德秦业而立。《琅琊刻石》书法宛转圆润,严谨工整,古意甚浓。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金石刻因明白矣。
小篆:皇帝诏书专用的字体 在古代,文字是少数人才能使用的工具,从占卜、祭祀、到典礼,都只有天子、礼官、史官等特定人员才可以使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进行文字统一,由李斯以秦国字体为准,将元各国的异体字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官定的标准字体,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不过,“秦篆”只专供记录帝王诏书之用,臣子与皂隶(官吏)所使用的是另一种书体,叫做“隶书”,分别是“秦书八体”的之一。
秦 琅琊台刻石 pingpu.
书法欣赏-峄山刻石。小篆在文字书法的规范发展上有很大贡献。峄山刻石书体是小篆,传说也是李斯的书法手迹。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载:“始皇刻石纪功,其文字李斯小篆,后魏太武帝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历代摹拓,以为楷则,邑人疲于供命,聚薪其下,因野火焚之。今闻有峄山碑,皆新刻之碑也。《泰山刻石》年代久远,字迹漫漶,剩字很少,传世拓本有53字本、29字本不等,虽接近李斯书风之原貌,但临习时多有不便。
秦-李斯手书-泰山刻石(边侧译文)
无鉴藏印记,未见著录。... 阅读全文>>标签:书法 篆书欣赏 博物院 书法大图 2013-2-22 6:33:13字帖欣赏《篆书百家姓》书法字帖欣赏《篆书百家姓》篆书图片26张.... 阅读全文>>标签:字帖 字帖欣赏 篆书 百家姓 2013-2-19 6:48:06李斯小篆《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篆书字帖下载:李斯小篆《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书法图片16张.《琅琊台刻石》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在山东诸城琅琊台。
无鉴藏印记,未见著录。... 阅读全文>>标签:书法 篆书欣赏 博物院 书法大图 2013-2-22 6:33:13字帖欣赏《篆书百家姓》书法字帖欣赏《篆书百家姓》篆书图片26张.... 阅读全文>>标签:字帖 字帖欣赏 篆书 百家姓 2013-2-19 6:48:06李斯小篆《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篆书字帖下载:李斯小篆《琅琊台刻石》临写范本,书法图片16张.《琅琊台刻石》是中国最早的刻石之一,刻于秦代.在山东诸城琅琊台。
转:琅琊刻石及其保存始末。琅琊刻石,历经沧桑,经过了两千余年的风风雨雨。民国十年(1921),诸城县教育局长王景祥,奉省令保护古迹,遂派县视学王培祜,偕诸城有名的诗人金石收藏家孟昭鸿(方陆),共赴琅琊台考察,将散落于荆棘丛中的石刻碎片,收集运回保存,经校对尚缺数石,次年(1922)春,王培祜及孟昭鸿等,又去琅琊台,访求诸道院及台下居民,又得数石运回,再为校对,竟成完璧,粘合后,嵌立在教育局古物保护所中。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巨鹿沙丘宫(今河北邢台)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王立群老师在百家讲坛中讲到,秦始皇不立太子的最重要原因是他怕死,关于这一点我觉得可以讨论,我认为秦始皇不立太子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确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他不放心把他建立的大秦帝国和千秋伟业交给他的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他的儿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