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鸭跖草

 陈鑫医师 2016-08-12

概述


又名兰花草、竹叶草,属鸭跖草科春季一年生杂草。别名兰花草、竹叶草等。分布在云南、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是北部各省重要的春季-年生杂草,在广东等南方各省则是多年生杂草。主要危害小麦、大豆、玉米、蔬菜等农作物。


图片






入药部位


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



功效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主治


用于感冒发热,热病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相关配伍


①用于热病。本品功能清热泻火。有较强的退热作用。外感发热或热病高热,均可应用,可配金银花、薄荷等同用,以加强疏散风热之功或配石膏、知母、芦根等,以加强清热泻火作用。


②用于咽痛,疮疡,毒蛇咬伤。本品有清热解毒之效。治咽喉肿痛,配大叶靑,蒲公英等同用;治疮疡肿毒,常以紫花地丁,野菊花等配伍煎服或以鲜品捣烂外敷;治毒蛇咬伤,常以半边莲等配伍,捣烂外敷或煎水内服。


③用于水肿,热淋。本品能清热利尿。治水肿有热兼表证者,可与浮萍,白茅根等同用;治膀胱湿热,小便淋沥涩痛,常与车前草,木通,淡竹叶等同用。



用法用量


15-30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生理特性


鸭跖草仅上部直立或斜伸,茎圆柱形,长约30-1250px,茎下部匍匐生根。其喜欢温暖湿润及半阴的环境,生命力极强,茎呈匍匐状,触地就能生根,因此,人工繁殖时可以从茎基部切断,经摘心、整枝处理后上盆栽培,同时利用所剪下枝条进行扦插育苗。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产地

主要分布于云南、甘肃以东的南、北各省区。


相关论述

①《本草拾遗》:“主寒热瘴疟,痰饮,丁肿,肉症涩滞,小儿丹毒,发热狂痫,大腹痞满,身面气肿,热痢,蛇犬咬,痈疽等毒。”


②《日华子本草》:“鸭跖草和赤小豆煮,下水气湿痹,利小便。”


③《滇南本草》:“补养气血,疗妇人白带、红崩,生新血,止尿血、鼻衄血、血淋。”


④《本草纲目》:“消喉痹。”


⑤《本草推陈》:“对血吸虫病急性感染发高热,大量用之。又用于急性传染性热病,发热、神昏、心脏衰竭。”


鸭跖草的故事

一天傍晚,游医行医到一个小村庄,找了一户人家落脚,主人听说游医四海为家,造福百姓后,欣然同意,并热情款待游医。饭后众人坐在院子里乘凉,谈笑间,游医看见两个小孩坐在石凳上玩,经过一天暴晒,此时石凳还很热,游医便叫住他们,两个小孩又蹦跳着在院子里追逐玩耍。


夜间,游医放下书本刚躺下准备休息,却听见外面传来主人声音:“王大夫,你睡下了吗?”声音听起来有几分急切。游医更衣起身,把主人请入。“王大夫,深夜打扰你真是对不住,只是两个小孩入夜便叫着肚子胀,想小便却解不出,我本想着过一阵子就好,深夜了也不好意思打扰你,可都一个时辰了,还是便不出,王大夫,请你想想办法吧。”游医急忙赶去看了小孩,面色通红,气稍急,小腹膨隆,叫着要尿尿。游医又问了主人两小孩白日去过那里,做了些什么,又想了想,记起两小孩傍晚坐石凳的事,定是坐了那石凳,热毒伤人,阻滞膀胱窍道。便叫主人拿了灯火,记得门前有个池塘,说不定那里有。“果然有它,走吧。”游医叫妇人拿他采的草药,煮了水给小孩喝,两小孩喝了之后片刻便迫不及待的在卧房里长长的解了个小便,所有人都笑了。游医告诫他们,以后不要坐太阳晒烫了的石凳,两小孩一边叫着知道了一边又嬉戏起来,其父叫骂了才上床睡觉。


游医在池塘采的中草药便是鸭跖草,它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之后,鸭跖草能治尿闭的事便在这个村庄传开了。


(来源于百度百科)

转发有礼

自即日起转发当天微信到朋友圈,凭截图可到药博商城领取精美礼品一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