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之怪——苞米碾成茬子卖

 渐近故乡时 2016-08-12



  怪不怪,大苞米碾成茬子卖!在东北,生产大苞米,就是玉米,但是在集市上却很少见卖玉米面的,反倒都卖苞米茬子,啥叫苞米茬子?苞米茬子就是把玉米磨碎,把皮弄下去就是大茬子,同时根据颗粒大小分为大茬子和小茬子,一般用来煮粥,质地磨得比较粗,再继续磨才是玉米面。集市上卖大茬子、中茬子、小茬子、玉米糁的很多, 却很少能见到卖玉米面的。




  在过去的年代里东北人的主食就是大茬子。大茬子仿佛成了东北的特色和标志了。就象说起北京特色之一是北京烤鸭,天津的特色是狗不理包子等等。



  在某些场合管东北口音叫大茬子味,也是一种调侃,活跃气氛。

  东北地区以前的主要食物时玉米饼、玉米茬子粥和高粱米饭,所以说茬子味,这是含有轻微贬义的戏谑语。舞台上可以这样说,真实生活中这样说就不行,因为不尊重人了!




  相传,康熙皇帝一次带着侍从到滦平的长山峪一带打猎。眼看太阳要落山了,康熙皇帝正要策马往回走,忽然发现一只梅花鹿,他急忙张弓搭箭,快马加鞭,紧追不舍。这时,天色渐黑,侍从也不知哪儿去了。康熙累得气喘吁吁,肚子里也饿得咕咕直叫,只好策马往回走。




  走了一会儿,突然见前面有灯光,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家农舍。康熙勒住了马,看见一个白发老人和几个儿子正要吃饭。饭桌上摆着热气腾腾、焦黄焦黄的玉米面干粮和香喷喷的玉米粥,还有野兔肉炖蘑菇,烧金针和一大盘凉菜。康熙这时更觉肚子饿了,他下马走进了农舍说:“我是过路的,因为天晚了,肚子也饿了,想借一餐,一定多付银两。”山里人直爽好客,一听说远来的客人,立刻让到上座。




  康熙吃完饭,问道:“这么好吃的饭菜是谁烧的,一定是个巧媳妇吧?”老人笑着说:“不是,我家没女人。只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上山打猎,二儿子上山砍柴,三儿在家种菜烧饭。这饭菜就是三儿子做的。”康熙看见三儿长得眉清目秀,也很喜欢。正在这时,皇帝的侍从在外边看到皇帝的御马,找了进来。这家人这才知道来客是皇帝,惶恐万分,赶紧磕头。康熙笑着说:“看到你们一家快快乐乐享太平,朕很高兴!”他吩咐赏银百两,才乘马而归。过了几天,康熙想起了好吃的玉米粥,派人找到老汉的三儿子,让他在御膳房里专做玉米粥。从此,玉米粥写进了御膳房的食谱。


  这么好吃的东西是怎么做的呢?苞米茬子粥的做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五道工序:

  1. 浸泡:煮粥前先将米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让米粒膨胀开。这样做的好处:a、熬起粥来节省时间;b、搅动时会顺着一个方向转;c、熬出的粥酥、口感好。
  2. 开水下锅:大家的普遍共识都是冷水煮粥,而真正的行家里手却是用开水煮粥,为什么?你肯定有过冷水煮粥糊底的经验吧?开水下锅就不会有此现象,而且它比冷水熬粥更省时间。
  3. 火候:先用大火煮开,再转文火即小火熬煮约30分钟。别小看火的大小转换,粥的香味由此而出!
  4. 搅拌:原来我们煮粥之所间或搅拌,是为了怕粥糊底,没了冷水煮粥糊底的担忧,为什么还要搅呢?为了“出稠”,也就是让米粒颗颗饱满、粒粒酥稠。搅拌的技巧是:开水下锅时搅几下,盖上锅盖至文火熬20分钟时,开始不停地搅动,一直持续约10分钟,到呈酥稠状出锅为止。
  5. 点油:煮粥还要放油?是的,粥改文火后约10分钟时点入少许色拉油,你会发现不光成品粥色泽鲜亮,而且入口别样鲜滑。
  不知道你学会了没有?自己试着做做吧!




如何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