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级警报!切勿踏入糖皮质激素的5大常见“雷区”!

 板桥胡同37号 2016-08-14

临床中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非常普遍,但你确定你用对了吗?这些使用的“雷区”千万不要踩进去!


作者:李沐梓

来源:医学界呼吸频道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中束状带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在调节物质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超生理剂量使用还具有抑制免疫应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等药理作用。正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这些作用,为其在临床的不合理应用现象埋下伏笔。下面一起盘点一下糖皮质激素的常见使用误区。




糖皮质激素的常见使用误区有哪些?


1.常规作为退热药使用


(1)发热是人体针对病毒、细菌感染的防御反应,体温升高在一定范围内(<38.5℃ ) 可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大多数患者在体温升高时,往往把退热作为治疗有效的惟一凭证。为达到明显退热的效果,选用激素( 常见为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来强行退热。


(2)但这种退热作用并不持久,绝大部分情况下发热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使用糖皮质激素不仅无杀菌、抗病毒作用,而且还能削弱机体的抵抗力,促使感染扩散,使病情加重,延长自然病程[1]。


(3)为降低体温可以采取许多措施,如物理降温等。最重要的问题还在于寻找发热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作为镇痛剂应用


激素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并使细胞间质的水肿消退,缓解红、肿、热、痛等症状。因此,有些因风湿病引起腰痛、关节痛的患者长期将糖皮质激素作为成止痛药,且随意加量,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激素抑制机体防御机能,使其自身正常免疫能力降低,易于加重感染,且长期大剂量应用不良反应比较大[2]。


3.常规在抗感染中的使用


(1)抗生素中加入地塞米松,在上呼吸道感染中常见。通常认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抗生素有协同作用,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消炎作用会更强。超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各种原因所致的炎症以及炎症的不同阶段均具有很强的抵抗作用:① 早期能改善红、肿、热、痛症状;② 后期防止粘连及疤痕形成。加之其有抗毒、抗休克作用,因此,在急慢性感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2)但有些感染中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加重病情,如:


① 非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者接受药理剂量糖皮质激素后易发生感染,这是由于患者原有的疾病已削弱了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长疗程超生理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使患者的炎性反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减弱,由皮肤、黏膜等部位侵入的病原菌未能得到控制。


② 在某些感染时应用激素可减轻组织的破坏、减少渗出、减轻感染中毒症状,但必须同时使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短期用药后,即应逐渐减量、停药。


③ 严重感染与休克在应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感染的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一直存在争论。大剂量、短疗程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并不能改善感染性休克的预后,而应激剂量( 中小剂量) 、较长疗程的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则有利于休克的逆转,改善器官功能损害,降低病死率。


4.用于预防输液反应


常见的是在静脉滴注液中加入地塞米松等。认为可以利用其抗过敏作用,预防和减轻输液反应,但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本身也有致过敏的情况,以过敏性皮疹最常见。


5.滥用于局部及慢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治疗某些皮肤病效果显著,能够迅速消肿和止痒。所以其外用制剂在皮肤科中广泛应用,但应用不当会使皮肤萎缩干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出现深色红斑、多毛及皮炎等不良反应。


同样对于某些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但只有缓解症状的作用,停药后会复发。一般采用综合治疗,不宜单用。


参考文献

[1]曾艳丽,帅平。糖尿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误区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 8) : 53.

[2]鲁春晓。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2,5(3A):90-9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