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 | 水煮审计重要性

 郑兴故里 2016-08-14

大家在学习《审计》的时候,都觉得审计重要性是一个非常抽象、非常难以理解、非常难以运用的概念。很多人接触审计很多年了,还会把审计重要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混淆起来,简单地认为越重要的科目,就是重要性水平越高。其实这种理解真的错的太离谱。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做学生时候对重要性学习的困难、自己在实务工作中对重要性的理解、在教学工作中重要性概念的阐释方式的不同尝试等,对审计重要性这个刚打开教材不久就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学《水煮三国》那样,来个水煮吧!


首先,我用大家容易理解的生活情景来打个比喻:

1.渔夫用渔网在水塘里捞鱼。

2.渔夫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水塘这么大,在哪里较可能捞得到鱼?(2)能捞到多大的鱼?



这个生活情景对应到《审计》中,就是:

1.注册会计师在会计报表中查找金额上的错报。

2.注册会计师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重大错报风险领域在哪里?如何分派审计资源?(2)审计重要性决定了能发现的错报金额的大小。


为了让大家对以上两个情景能流畅地建立对应关系,我有必要做以下解释:

1.注册会计师就是渔夫,会计报表就是水塘,而鱼就是金额错报。

2.不同的会计报表领域,错报风险是不同的,有些科目重大错报风险高,有些科目重大错报风险低,那注册会计师根据经验和职业判断,就针对不同的错报领域,分派不同的审计重要性,以获取金额上的错报。换句话说,渔夫针对鱼塘的水域,根据经验,先进行一个评估,哪里有鱼,哪里没有鱼。如果有鱼,而且鱼比较多、鱼比较大,那我就分派少一点的审计重要性,也就是使用网眼小一点的渔网来捞。因此,你就知道,审计重要性水平,其实就是渔夫捞鱼的网眼大小。


引出重要性这个概念后,我还有必要啰嗦几句。注册会计师能发现多大金额的错报,取决于重要性水平,正如渔夫能捞多大的鱼,取决于网眼的大小一样。重要性水平高,就是网眼大,此时那捞上来的鱼肯定比网眼要大,那就是说,发现的错报金额更大。相反,如果重要性水平低,就是网眼小一点,捞上来的鱼也就小一点,发现的错报金额小一点。


要理解重要性,大家务必记住上面的情景。那如何运用重要性这个概念呢?这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时候,注册会计师不免要问自己,“从使报表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我究竟发现多少金额的错报,才会使得整张报表不可接受啊?”----这就是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因此,在计划阶段,注册会计师首先要确定财务报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那这个报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如何确定呢?方法很简单,会做乘法就可以。用一个基准,乘以百分比。难的地方在于,用什么基准,用什么百分比-----这就是注册会计师的独门武器“职业判断”了,因为没有一个放之四海都适用的标准,只要是符合具体情况,就都是合理的。但一般来讲,这个基准,可以选用资产总额、净资产总额作为资产负债表的基准,可以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作为利润表的基准。资产负债表的基准比较稳定,因为是余额嘛!而利润表的基准就有可能波动,所以可以用几期加起来平滑一下。至于百分比呢,不同的事务所在实务中针对不同的规模和行业,会有一个大致的参考比例。


第二,在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如何分派审计资源呢?或者说,渔夫需要对比较可能捞着鱼的水域去努力啊!否则不是很影响效率?这个就是靠重要性了。注册会计师在制定了报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水平后,应该分配到各个报表项目中去。这个如何分配啊?分配的基本原则是,重大错报风险高的领域,分配的重要性水平低一点,那注册会计师就要把比这个重要性水平高的错报都要查找出来,所以需要倾注更多的审计资源,比如,审计范围要更大,时间靠期末。而重大错报风险较低的领域,分配的重要性水平就高一点,注册会计师只要把比这个金额更大的错报查找出来就行了,相对来说,审计范围小一点,证据数量少一点。-----你发现没有,这无形中就分派了审计资源了啊?没发现?再仔细读一遍!再不理解就想像一下渔民怎么在不同的水域采用不同网眼大小来提高捞鱼效率!


其实,上面运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一方面是为了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另一方面是要确定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关于这句话的理解,我们看下面的第三点。


第三,真正到了捞鱼的时候,注册会计师如何发现金额上的错报?那些比重要性水平的数量级小很多的明显危险错报,如何处理?-------这里就涉及到认定层次的重要性了。不同的认定,错报风险水平是不同的。比如,小超市的应收帐款根本就不重要,它的存在、完整性、权利与义务、准确性、计价与分摊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低,那重要性水平可以定高一点。但小超市的现金发生错报的风险就很高,它的各项认定重大错报风险水平为高,那重要性水平必须设定得低一点,从而把那些比网眼更大的那些小鱼都要捞上来。


第四,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很多人对这个概念也觉得很难理解。现在出现了一个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那前面讲的是什么重要性?是计划的吗?对,是计划的重要性。那为什么会有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呢?


这个概念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要应对可能存在未发现的错报以及未更正的错报。因此,注册会计师在使用重要性的时候,就要留有余地,不能一下子就使用计划的重要性。具体留余地的方法,就是使得实际执行的重要性,要低于计划的重要性。


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比计划的重要性要低。那怎么个低法是合理的?虽然这是注册会计师的独门秘技“职业判断”,但还是有规律可循。如果本次审计是连续审计,而且以前年度审计调整比较少,项目总体风险比较低------那留的余地可以小一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计划的重要性的75%。如果本次审计是非连续审计,且以前年度审计调整较多,项目总体风险较高------那留的余地就要大一点:实际执行的重要性,通常为计划的重要性的50%。


第五,审计结束了,把所有错报都查出来了,注册会计师要把已识别的所有错报金额汇总和整体层次重要性水平相比较,最后决定出具什么类型的审计意见。比如,错报金额汇总超过整体层次重要性水平,这会影响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报表不可接受,那就可能出具否定意见。--------这是在形成审计结论阶段对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

  • 第一个问题是,重要性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会随着审计的深入、获取到新的信息,来修改报表整体层次的重要性和认定层次的重要性。

  • 第二个问题是,在上面讲的形成审计结论阶段,对审计重要性的运用,可能不是最初制定总体审计策略的时候的那个重要性,而是调整修改后的重要性。


因此,在评价未更正错报的影响之前,可能需要依据了解到的情况对重要性进行修改。特别是当重要性水平调整到一个较低的金额时,需要考虑实际的重要性也要相应调低,考虑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否恰当,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亲,到此为止,我就把审计重要性“水煮”完了。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好艰难啊,把锅里的水都煮光了,但浓缩的都是精华。上述文字,你可能一遍看不懂,那就多看几遍,前后串通起来理解,相信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文 转自注册会计师职业教育培训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