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服功能的异化与回归

 山爷wzs0718 2016-08-14

 

校服的育人功能,是中小学校推行校服政策的主要动因。但校服原本充盈的育人功能,逐渐被单一的管理功能所取代,甚至成为牟利者的“盘中餐”。

“重拾”校服的育人功能,需要以人为本,将校服管理权下放等,使校服原本的育人作用在学生认同的基础上予以实现。

 

 

校服的育人功能,是中小学校推行校服政策的主要动因。然而,在中小学实践中,校服的本体功能往往被掩盖起来,以至于“校服样式本身的意义恰恰被异化为它的对立面,即仅仅是为了统一和规范”。校服原本充盈的育人功能,逐渐被单一的管理功能所取代。



一、校服的育人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早在1993年4月,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专门发布《关于加强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实行城市中小学生穿学生装(校服),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贯彻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优化育人环境,加强学校常规管理,有利于全社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保护与监督,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2015年6月,教育部、工商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要发挥校服的育人功能,保障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可见,校服之育人功能是我国推行校服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一)校服的育人功能

不管是最先出现在西方教会学校的“蓝制服”“伊顿服”,抑或是我国严格意义上最早的学生装——“中山装”与“文明新装”,它们已超越普通衣物的一般价值,成为一种鲜明的非语言符号,代表并传承一所学校甚至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文化,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资源。

首先,校服能够通过对校园文化的诠释和彰显,以陶冶的方式发挥隐性的育人作用。校服作为具有直观性的校园物质文化,能将无形的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特色文化等表现为直观、可见的物质形态,并与校园其他物质文化形式相结合形成磁场,通过视觉等感官刺激,将所蕴含的价值观、道德理念内化为师生的精神力量,对其进行价值引导和熏陶。

其次,校服能够丰富、完善校园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与德育品牌建设,最终达到优化育人环境的目的。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构成部分,校服不仅可以改变学校的直观风貌,还能与其精神理念和校本文化融合起来,推动整体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譬如,校服能与校徽、校训、校园标志性建筑及其他符号形式的文化建设相结合,形成一种风格,凝聚为合力,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对其知、情、意、行产生积极影响,推动本校的德育品牌建设。同时,校服还能将本校学生与其他人士区分开来,以免社会无关人员进入校园,保证校园安全以及育人工作的顺利进行。

再次,校服能满足青少年归属感之需求,并起到团结师生、增强集体荣誉感之作用。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只有使学生融入集体并产生认同感,满足其归属感的心理需要,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之目标。作为集体性标志,校服给学生提供了融入集体的重要契机。当他们穿着代表母校的统一校服,便被给予一种暗示,即“我”已加入这个大集体,成为正式的一分子。心理需求的满足有利于学生将精力聚焦到学校学习和活动当中,帮助其追求更高的自我实现之目标。同时,校服作为一种象征符号,还可协助青少年进行角色定位,强化“学生身份意识”,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行为即代表母校,使其主动规范自身言行举止以维护学校形象,起到增强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最后,校服能保护学生身心免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促使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生活与学习,避免违背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行为出现。校服不仅能在校内将其所代表的正能量传递给学生,起到隐性的育人作用,还能在校外汇聚社会力量,帮助教师和家长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当前,网络媒体中大量不良信息的诱导及青少年好奇心较强的心理特征,使他们易于因好奇而尝试一些他们认为很“酷”,却有违法律、道德的事,如抽烟、吸毒等。这些不良行为高发于放学或下课之后,但学校很难做到对每位学生进行课后的追踪教育。校服作为代表未成年的标志,不仅能够加强其学生意识,使其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同时还能限制他们进入营业性的网吧、歌舞厅、酒吧等娱乐场所,避免可能存在的网瘾、毒品、暴力、色情等不良因素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育人功能的作用机制

校服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关键还在于学生对校服的认同。依据社会心理学家赫伯特·凯尔曼的态度变化理论,态度的形成和变化主要经历服从、同化与内化三个阶段。学生作为穿着校服的主体,其对校服的认同过程也是一个态度变化过程。因此,学生对校服的认同发展,据此可分为被动服从、自愿接受与真心接受三个阶段。在被动服从阶段,学生并不理解校服要求的初衷,只是为了避免惩罚,在表面上服从校服规定。如若没有外界的硬性要求,学生是不愿穿校服的,甚至还会因为不理解校服的价值所在而产生对校服和校规的抵触情绪。校服想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团结学生并彰显和塑造校园文化,最终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便非常困难。在自愿接受阶段,学生穿校服不再是因为外界的要求,而是他们开始接受学校施行校服规定的育人价值,逐渐消除对校服的排斥心理。到了真心接受阶段,他们则真正理解校服的丰富内涵与意义,对校服的情感态度将从抵触转变为喜爱,校服的育人功能也得以有效发挥。

因此,校服要想将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产生应有的育人效果,关键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真心接受,用积极的态度去感受和汲取其中的精神价值。

二、校服功能的异化

然而在现实中,校服的功能却出现了异化,多数学生对校服的认同尚处于被动服从阶段,校服逐渐演变成一种单纯的管理手段,成为学校规训学生和简化管理的工具。校服的质量问题,甚至已经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校服成为规训学生的工具

学校视校服为一种规训工具,是校服育人功能异化的突出表现。学校借此机会树立权威,将权力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之中,米歇尔·福柯称此类行为是权力的“微观物理学”。这种以校服为杠杆的微观规训方式,圈困身体与心灵,横贯空间与时间。

首先,圈困学生的身体与心灵。将校服作为规训的手段明显表现在对身体的改造上。学校通过制订校服规章制度——即一种学生必须服从的纪律——来驾驭和改造学生的身体。这些规范制订得十分细致,大到穿着校服的时间、地点、场合,小到穿着校服的细节都有明确要求。例如,某中学规定:“周一至周五,学生在学校期间原则上必须穿着校服……穿着校服要整洁。有拉链的,上衣拉链位置不得低于领口以下15厘米处。上衣和裤子要统一。”如果漠视有关规定,就会受到惩罚,如有学校规定:“对不穿校服、不戴校徽者,每人次扣10分(上衣非校服者扣5分,裤子非校服者扣5分)。校服穿着不规范者,如不拉上衣拉链,每人次扣5分。对不遵守学校规定,穿着奇装异服,有损学校形象者,除按规定扣分外,还将作出纪律处分。严禁在校服上乱写乱画。发现此类现象,每处扣10分。”这种规章制度是一种精细技术,对学生进行具体式、微观式的干预,并建立与之配合的严格惩罚制度,树立校方的绝对权威,学生的身体则成为驯顺的对象。

不仅如此,将校服作为规训手段,学校还试图对学生的心灵进行形塑,希望通过对身体的管理来谋求对精神的规范。一方面,学校试图借校服政策,来营造监督与被监督的校园氛围,对学生进行纪律灌输和精神压制。学校通过校服将校内成员分成两个阵营:穿校服的学生和不穿校服的教师。穿着便装的教师在暗处管理、监督,处于主导地位,穿着统一校服的学生在明处学习,处于从属地位,使学校工作在监督与管制的氛围中运行,破坏了民主平等的育人氛围和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以至于学生如此慨叹:“穿上校服后,我们每天就像在监狱中一样。”另一方面,学校独揽校服款式、风格的选择权和校服的订购权,以切断学生通过服装彰显个性特色的需求,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童年后期和青春期正是孩子们彰显个性的阶段,他们对自己的外表和穿着格外在意,希望借此在同龄群体中扮演各种角色并获得群体认同。他们的着装作为一种符号,是个体对自我个性与角色定位的表达。然而,校服却是由学校选择、订购并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切断了学生通过服装表达自我的途径。调查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中学生认为,自己的校服不够前卫,不体现个性。无法通过着装来表达个性的他们,只好偷偷地在“老套”的校服上涂鸦,或进行“时髦”的修剪,在夹缝中标新立异以展现自我。

其次,对学生的监督贯穿空间与时间。通过校服,学校对学生的规训在空间上从校内扩展到校外,在时间上从在校期间扩展到放学之后。学生在校内,接受管理和监督,当他们踏出校门,也并不意味着可以由此变得轻松,因为校服将管理和监督的权力扩散到街道、社区,移交给校外的监督者们。

可以说校服营造了一种全景敞视效应,将监督和观察的中心散布在整个社会当中。穿校服的学生好似一张张“移动靶”,在街道上、社区中、公共场所里十分醒目,到处可见“监视的目光”。这些监视的目光,随时可以发现学生的存在,对学生及其行为进行定位和定性。借此效应,校服的规训功能得以扩散。即使社会对学生的监督实为一种无意和间断的注视,但对学校来说,它可以让学生产生“被人监督的感觉”,知道即使在校园围墙之外,自己仍处在被监视之中。如此一来,学校可以确保权力在校外自动的运行,保证监督效果的持续。正如福柯所言:“一种虚构的关系自动地产生出一种真实的征服。”这是一种不动声色的监控,绝不兴师动众,也不耗财、耗力,却能维持一种强有力的效应,对学生的规训由此从校内拓展到校外。

同时,这种全景敞视效应不仅表现在空间层面,也表现在时间层面。通过这种连续运作的监控机制,校服也将学校规训带到了放学之后,使学校能在课外时间,如上下学的路上,甚至任何穿着校服的时间,都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灵进行具体的干预和控制,使其成为被监督和管控的对象。借此技术,学校的权力规训网络,跨越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从平面变为立体,在放学后,仍能无声、“匿名”,却又真实且强制地发挥着权力效应,使学生成为权力压制下被驯顺的对象。


(二)校服成为简化管理的手段

学校对学生服装的统一要求,也是一些学校为了降低管理成本,规避管理风险,从而简化管理的便捷手段。

首先,从校服管理的角度来看,不少中小学校一味地强调常规化、制度化,施行刚性的校服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仅仅关注学生是否按规定穿着校服,却忽略学生对穿着校服的认识和感受。这样做虽然省时、省力,但校服原本充盈的教育意义被固化为呆板的管制流程。在校服的选用上,大部分学校掌握着订购权和定价权,学生只需负责出资购买并按规章穿着即可。如有违背,即按章处罚,轻则扣除个人德育分、班级量化分,重则受到纪律处分。此种旨在简化管理的校服政策,或许可以改变学校一时的面貌,降低管理成本,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却缺乏人文关怀。在一次相关调查中,便有高中生针对校服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下雨的时候,校服经常晒不干。有次下着暴雨,我们还是按时到了学校上课。可是,校领导见到浑身湿透了的我们,并没有表扬,而是代之以严肃批评‘为什么没有穿校服?’穿校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这种典型的规章化管理方式,只注重学生是否穿了校服,却疏于关爱和引导,将使校服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

其次,从整个校园管理的角度来看,不少学校借助重纪律、轻引导的校服政策,与其他规训方式相结合,使之交织为严密的规训网络。由此强化对学生的控制,从而减少违规、违纪行为,使管理变得更轻松与省事。例如,在教室内,校服政策就与课室空间层面的讲台规训技术配合起来。三尺讲台将学生和教师完全分割,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教师不仅从气势上压制学生,还占据监控全班学生的有利位置,形成一种俯视与仰视、监督与被监督的微妙关系。校服政策的结合,使这种微妙关系进一步强化。在教室内,以讲台为“鸿沟”,台下的学生必须统一穿着校服。相比之下,台上的教师却拥有自主选择服装的自由,由此再次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地位差异,巩固了教师的管理权威。学生倘若对此进行挑战则可能受到惩罚。迫于惩罚压力,学生多选择“循规蹈矩”。久而久之,这种以权威为基础的不平等的师生互动模式,将会成为一种“自然”状态,学生管理从而变得简单易行。

同时,一些学校还将校服视为一种规避管理风险、掩盖教育问题的手段,从而达到简化管理之目的。通过校服,学校尽可能将学生变为一个个相同的符号,由此淡化差异,规避因突发情况所带来的管理风险。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的校服款式单一、造型松垮,以运动服为主,被学生们戏称为“米口袋”“老头儿服”。除了审美不足之外,松垮的校服还无形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和学习。更严重的问题是,校服遮蔽了性别差异,模糊了青少年的性别意识。特别是女生的性别特征,成了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已有学者指出,中国运动式校服之所以“去性别化”,折射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对女性身体和性的恐惧,此恐惧源于中世纪式的禁欲主义传统。学校基于传统教育中对性教育的避讳,利用“去性别化”的校服统一学生外形,试图规避这种风险及其带来的挑战。这种做法并未解决青少年的性心理冲突,反而可能导致性别认知和交往障碍。

这些学校为了通过校服来达到简化管理的目的,多以强迫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压力,让他们迫于压力而服从。学生因畏惧而改变自身行为,但内心却背道而驰,对校服的认同只停留于被动服从阶段,校服的德育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就如亚历山大·贝恩所言:“利用畏惧感进行统治的暴君也许可以平息反叛,却可能得不到真正的尊敬。”

此外,极少数管理者罔顾道德和法律,通过订购质量不合格的校服来牟取暴利,更令校服功能彻底被异化。发生在2013年的“毒校服”事件获得各界关注,这些“毒校服”不仅采用“黑心棉”“黑心布”,甚至还含有致癌物质,对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三、“重拾”校服的育人功能

要想达到从“管人”到“育人”的转变,重拾校服的育人功能,首先,客观上要改变硬性的管理模式,增加人文关爱,将学生看作具有能动性的“人”,而非被规训的“物”。同时,在主观上,还要致力于促进学生对校服的认同工作,让学生理解校服、喜欢校服,从对校服规定的被动服从转变为真心接受。此外,还要加强校服的象征性和人文意义,使校服能对学校文化进行演绎和诠释,并传达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优化育人环境,发挥隐性的育人作用。

(一)施行弹性校服管理模式,以人为本

校服功能的异化源于学校将原本具有育人作用的校服当成规训学生的工具和简化管理的手段,以管代教,强调以规训权力机制为基础的硬性管理,依赖于制度约束和监督处罚,以至于校服育人功能逐渐被掩盖,乃至消弭。

学校教育是一项需要人文关怀的社会活动,校服的管理应以人为本,增加人文关怀与制度弹性,以人性化代替规章化,以教代纪,使原本的育人效果得以显现。一方面,校服的管理制度要更加人性化,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遇到没有按规定穿着校服的学生,管理者应先询问其原因,若因季节变换或其他不可控因素,则可允许学生暂穿便服。再如,对校服穿着方式的要求,则要考虑是否方便学生日常学习与活动。总之,校服管理制度要以学生主体为根本出发点,从学生角度考虑校服相关细则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通过说理教育、感情交流、日常关心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潜在的校服教育,将校服所蕴含的合理价值观、道德观传达给学生,使其对校服产生认同,以校服为荣,从被动服从转变为真心接受。这种管理模式的转变一是可以消除学生对校服的排斥感,使其接受校服,喜欢校服,这是发挥其育人作用的根本基础;二是通过人性化的校服管理,以感情、说理教育代替严格惩罚,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沟通和交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育人环境,使校服所蕴含的积极价值观融入日常交流学习中,使校服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二)下放校服管理权,培养民主、平等意识

在多数中小学校,校服管理的话语权,大都掌控在学校管理者甚至是行政官员手中,学生没有选择权、参与权,只是机械、被动地按要求购买和穿着。这种管理模式,以管代教,令校服的育人功能大打折扣。倘若将校服管理权部分移交到学生手中,不仅能改变他们对校服的抵触心态,还能使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培养民主平等意识、沟通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各项社会实践技能。

中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喜欢参与感和体验感较高的互动形式。因此,让学生参与到校服管理的各环节中,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对校服的兴趣和认同,同时,自主管理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良好契机。通过实践参与,学生从被动服从者变为主动管理者,打破“监督与被监督”的校园氛围,在与教师的合作交流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将民主、平等的观念通过实践传达给学生,使其具有更深刻的体会。此外,让他们成为校服的管理者,不仅能够使学生得到尊重和认可,习得良好的态度与技能,还能提高其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进行隐性的人格教育。

校服的选定、采购、管理、监督环节也应邀请家长参与其中。通过征求意见、投票等民主方式,让学生、家长选出自己喜欢的校服,并让他们参与校服的购买和监督,使整个校服政策施行过程透明化,确保校服质量,维护学生的身体健康,杜绝“毒校服”“丑校服”的再次出现,促进中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鼓励学生参与校服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要使校服发挥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关键是要让学生对校服的态度从被动服从转变为真心接受。原本千篇一律、遮蔽性别差异的“米口袋”造型是学生厌恶校服的重要原因。学校鼓励学生参与校服设计,可在其认同的基础上培养审美能力,丰富校服的教育内涵与意义。

事实上,一些中小学校已开始让学生参与到校服设计中来,并获得学生的积极支持,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作为校服穿着的主体——学生自主设计校服,完成的样式将成为他们的“小骄傲”,更贴近中小学生的生活,符合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体现他们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这种体验式活动,不仅使他们对校服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也为发展其个性和创造性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在无形之中进行了审美教育。参与校服设计的过程,也成为提高中小学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鼓励学生参与校服设计,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将本校校训、校歌、学校标志性建筑、本地区民族特色和中华传统文化等元素与青少年文化相结合,以他们易于接受的风格融合在校服中,在取得学生认同的基础上提高集体意识,进行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教育。例如,青少年文化中的卡通风格、涂鸦风格等新潮元素,可通过学生的巧思设计,与传统元素,如图腾、盘扣等,以及传统工艺手法,如镶、编等结合起来,碰撞出鲜明、时尚,富含青春活力又不乏古典韵味的校服。这种校服,一方面符合中小学生的个性化、创新化特点,让原本死板的校服“活”起来,使之易于被接受。另一方面,又切合经久不衰的传统文化元素,并蕴含本校精神文化特色和教育理念。如此,便可利用校服穿着的日常化特征,让学生获得尊重感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

(四)开展仪式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仪式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产物,蕴含象征意义,不仅可以揭示群体价值,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群体的“集体无意识”。这种潜在的无意识能够发挥极为重要的凝聚作用。将仪式应用到中小学校服教育中来,可以满足青少年归属感的情感需要,增强校园凝聚力与集体荣誉感,亦可提高学生对校服的认同感。

借鉴高校毕业典礼授予学位的做法,中小学可结合开学典礼,推行针对新生的校服颁发仪式。该仪式可看作一种“通过仪式”,即由一种群体过渡到另一种群体的仪式。通过庄重的颁发仪式,学生将被赋予一种新身份、新角色,经历正式融入新集体的体验。此时,他们的集体无意识将会被激发,对即将开始的崭新学校生活满怀期待,产生对新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时,校服作为该仪式核心象征物,将超越普通衣物的意义,成为象征“母校”的非语言符号,不仅代表学校的荣誉、精神和理念,同时也代表人生的一段重要学习经历。学生身着校服,就意味着其是学校荣誉的体现者和守护者,维护集体荣誉的意识将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使之符合作为学生的角色定位。如此,一方面,通过仪式将校服和母校紧密连为一体,使其荣誉化、神圣化,消除青少年对校服的排斥感;另一方面,还能增强青少年的集体归属感与责任感,通过自我反思自觉调整自身行为,维护学校荣誉,使校服的育人功能得到发挥。

除常规仪式外,中小学还可将校服融入其他具有特定意义的仪式活动中,如校庆、校园文化节等,增强校服的象征性。例如,定期举办校服文化节,展示本校校服发展史,鼓励学生参与校服设计,并将其设计元素融合在本校校服中等。这样,便可使每届学生都在校服上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殊回忆。通过各类仪式活动,校服将被赋予丰富内涵,成为代表学校荣誉的象征性符号,是学生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