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篮桥的故事(一)

 sujianhua0 2016-08-14

上海开埠以后成为了世界人民荟萃的自由之地,除了我们所熟识的来自英美法日的侨民、十月革命后来到的白俄之外,三十年代开始,数以万计的欧洲犹太人受希特勒反犹情势所迫,也来到了上海这座世界上唯一不需要签证就可以进入的城市,并在提篮桥地区形成了犹太社区,上海成为犹太难民的诺亚方舟。

提篮桥如今被铭记并成为上海十二个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很大程度是因为曾经生活在那里的犹太难民,不过其实早在犹太人来到之前提篮桥就已经成名。以前在吴淞江北岸一条叫下海浦的小河,河边有一座下海庙,香火兴旺,香客常常提着装着贡品的小篮子来来往往,他们走过的桥就被唤作——提篮桥。后来,下海浦被填平,成为了海门路,下海庙逐渐破败,又在原址上被重建。提篮桥自然也不复存在,不过大家还是习惯把那块区域称作提篮桥。

(下海庙。图片来自网络)

上海在三十年代以前就有犹太人,不过大多数来自英美,也有的来自俄国。这些犹太人人数较少,主要来中国探寻商机,因而经济基础也较好,很多成为商界巨头。纳粹德国开始迫害犹太人之后,犹太人想方设法要逃往别的国家,但是其他大国虽然谴责德国、同情犹太人处境,但是却不接受他们入境。于是,上海成为了犹太人仅有的出路。从欧洲过来的犹太难民身上带的钱财受到德国当局限制,所以大多数人来到上海时都是身无分文,便居住在城市边缘租金便宜的提篮桥。

今天,我们就来走一走提篮桥,重温犹太难民在上海踏过的足迹。



提篮桥监狱


虽然和犹太人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关系,不过提篮桥监狱是提篮桥地区标志性的建筑物,也是远东最大的监狱,超过了印度的孟买监狱和日本的巢鸭监狱。

提篮桥监狱始建于1901年,建筑精良,规模宏大,曾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据说鼎盛时期这里关押着8000多名犯人,在占地面积并不大的情况下塞进这么多人的秘诀就是囚室的高密度设计。每间囚室大概3平米,要住进3个犯人,不过关押外国人的牢房会大上一些。

提篮桥监狱为英国人所建,一开始的监狱看守都是包着红头巾的印度人,被上海人称作“红头阿三”,1930年印度看守和管理方闹别扭了,英国人便将提篮桥监狱的所有看守都变成了中国人。

历经不同的历史阶段,这所监狱里关过的人物还很丰富,爱国烈士、汪伪汉奸、日本战败后部分战犯都曾关押在这里,有的被就地处以了绞刑。

现在这座监狱依然在使用中,之前我误以为已经停止使用而贸贸然地走了进去,结果我一进门就被持枪的卫兵拦了下来,还好卫兵看我是个学生模样对我还挺客气的,我也乘机四处张望了一番。看着周围这静谧安详的氛围,还真想象不出眼前哪个角落里潜伏着危险的罪犯。

监狱四周的围墙有5米高。

提篮桥在上海是一个享有盛名的地方,“提篮桥”一度等同于监狱的代名词。2013年,提篮桥监狱早期建筑被由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


长阳路138号是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曾经收容千名左右难民。不过这里更加有名的用途是万国商团白俄队的营房。

万国商团其实就是租界的准军事化武装。早在太平天国时期,外侨担心太平天国进犯上海,为了保护自己组建了万国商团,打了不少胜仗,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租界的高度独立性。俄国十月革命后大量白俄流落到了上海。还记得斯塔尔克将军吗?他的船只上的许多白俄将士就成为了万国商团雇佣军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斯塔尔克将军的故事请参见我的微信文章《弄堂里飘来罗宋汤香》)。1942年,万国商团被日军解散。

(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1939年由白俄商团军营改建为难民中心,也叫华德路收容所。)



舟山路


被称为“小维也纳”的舟山路是很短很短的一条路,不过因为前美国财政部长布鲁门撒尔曾经来到这里的59号避难而显得蓬荜生辉,布鲁门撒尔也曾经多次回到上海追忆儿时在舟山路度过的时光。

其实布鲁门撒尔来到上海多有机缘巧合。布鲁门撒尔一家四口准备离开德国时,只买到了三张通往上海的船票,他妈妈本来准备把他送上儿童船先逃往法国,之后再想办法。不过当时刚从集中营里被放出来的爸爸不同意这样一家人天各一方的解决方案。布鲁门撒尔一家在最后的时刻买到了第四张船票,一家人得以不被拆散。事实证明布鲁门撒尔是幸运的,在当时被送上儿童船的一万多名儿童中,只有一千名不到最终与家人团聚。

舟山路的街道和房子被奥地利犹太建筑师们改造成了欧洲风格,现舟山路临街的一排相连的建筑都是一模一样的红砖砌成的安妮女王时代的建筑,这种建筑主要以窗上的圆形拱券,带有装饰的圆柱和大而丰富的砖砌装饰为特征。

当年,舟山路一带商业发达,面包房、小吃店、咖啡厅、舞厅、酒吧鳞次栉比,咖啡厅里传出悠扬的歌声和小乐队的伴唱,这里成为犹太隔离区最热闹的中心。今日,那份小维也纳的气氛只留在传说中。



霍山路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旧址


总部设在纽约的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的驻沪分支就设在霍山路。当时救济委员会为初来乍到的犹太难民提供基本的饮食保障,一天两餐,内容也只是一点点土豆、面包、肉汤这样,虽然完全不足以填饱肚子,但是这个组织无疑是当时犹太难民希望的源泉。

霍山路与舟山路交叉口的街景


JDC这样重要的组织在战争过后的上海也不复存在,霍山路119号、121号现在也居住着普通人家。听居民们说,每天都会有一波又一波的外国人来到这里想进来看看JDC当年的样子,当然,除了那些有着欧洲古典风格的老建筑外,已经看不到什么东西了。



霍山公园


在JDC的对面,有个霍山公园,说是公园,面积只是个操场的大小。不过公园虽小,却还是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纪念碑就设在这里。同时这里还有以色列公司集资666666元(这数字真的不是我编的)共同赠送给霍山公园的一栋小楼。公园里阳光明媚,当年在这里休息聚会的犹太难民如今早已被悠闲的中国老人们取代了。

黑色大理石上用中文、英文、希伯来文刻写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万犹太人为逃避法西斯的迫害来到上海,日本侵华当局以犹太难民无国籍为由设立隔离区,对他们的行动加以限制。此区域西起公平路,东至通北路,南起惠民路,北至周家嘴路。”

(霍山公园内以色列公司集资捐建的小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