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为什么要把贷款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

 lwdalian 2016-08-14

 信贷经验 | 审贷感悟 | 案例解析 | 行业宏观 | PPP专栏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订阅


我在《银行为什么总拿资本金比例说事》中提过,银行在信贷政策上,对客户区别对待,主要是三种情况:


一是,对有的客户只能提供流贷等短期授信,不能提供固定资产贷款,对有的客户则流贷、固贷都可以做。


二是,如果做固贷,对资本金比例的要求不同,有的高,有的低。


三是,有的客户可以信用放款,有的则必须有担保。


那么,流动资金贷款与固定资产贷款有什么不同?银行为什么要把贷款分为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呢?


下面是我自己工作中琢磨出来的一些东西,大家看看对不对。


我们已经知道,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过程是:


现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款-现金(增加了的现金,含利润)


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应做到以下各点,才能确保安全、挣到钱:


买得来—— 做得了—— 卖得出—— 收得到(钱)


对银行来说,还可以加一个:收到的钱可以被用来还款。也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现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款-现金-收到的现金可以被用来还款


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的区别在于:


1、流动资金进入企业生产周转,可以在一次“现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款-现金”的循环中得到回笼,可一次回笼,周期较短。


2、固定资金投资的回收,则需要在多次、多年的“现金-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款-现金”回笼中回收,每循环一次(获取一点净现金流和利润)只能回收一个很小的比例,周期较长。


3、固定资产投资会增加企业的产能,流动资金的增加一般不会增加产能,其增加的数量并受现有产能的制约。


4、固定资产投资会增加产能,且有建设期,投资回收期至少在1年以上,所以,投资时应考虑行业总的供求情况(现状及未来)、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联、企业和产品的竞争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预算的合理性、技术的先进性、财务的可行性等。


5、流动资金回收期短,可以在一个周期的循环中回笼,关注的重点是:原材料的采购是否有相应的销售保证,以及销售后现金收回的可靠性,回笼后的流动资金银行有无监控能力等。对其较有意义的财务指标是流动性指标(有无短贷长用)、经营周期是否与贷款期限匹配以及经营性现金流是否为正值、流动资金是否会沉淀。


6、流贷看经营现金流入,在一个周转期内的流入量能不能覆盖流动资金(含流贷)。


7、固贷看多少个年份的累计经营净现金可以归还贷款。这个年份应该与产品的生命周期、行业周期、宏观周期相关。


现实中,由于信用环境和管理的问题,经常出现贸融变流贷,流贷长期沉淀的情况。如果不能自偿,贸融就应该按流贷分析,注重对借款人整体偿债能力的分析。流贷也应考虑较长时期的因素,考虑借款人在较长时期的竞争力、经营的可持续性、再融资能力等。


总之,在我们分授信品种来看的时候,授信评审的核心仍然是:


在授信期限内,有没有足够的可靠的还贷现金流?

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还贷现金流的可靠性?


授信评审是围绕还贷现金流的系统思维和分析。


本文原发去年5月,此次加原创标识重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