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寿宫花园

 木头1018 2016-08-15

与故宫平面布局类似,宁寿宫建筑也分为前后两部分,其主要殿宇形制多仿自故宫原有建筑,尤其是重要建筑。如皇极殿仿乾清宫、宁寿宫仿坤宁宫、养性殿仿养心殿、符望阁仿延春阁、景福宫仿静怡轩、梵华楼和佛日楼方慧曜楼和吉云楼、倦勤斋仿敬胜斋……诸如此类,宁寿宫仿佛是故宫的缩影。
   宁寿宫花园是宁寿宫中最为独特的院落,常被学者称为该建筑群的点睛之笔。在长160米、宽不足40米,南北狭长的地带里,宁寿宫画院克服了种种不利条件,巧妙构思,于规整中见变化,融南北造园风格为一体,博采众家之长,显示出高超的造园艺术水准。宁寿宫花园自南向北划分为四个院落,形成风格各异的四个景区。
   宁寿宫花园占地0.59公顷,宽37米,长160米,总体长宽比为4.6:1,呈狭长状。把中轴线上的建筑排进去以后,所剩空间已显湫隘,但是园林设计者却利用曲折、遮挡、隐约对视等手法将这个尺度问题巧妙地解决了。具体方法首先是将中轴线上的建筑处理成尺度上互相映衬的错动的韵律式排列,其次是使用假山营造出更小尺度的空间,用来反衬中尺度空间的宽敞,再有便是利用建筑和自然景观语汇遮挡封闭感很强的院墙。四进院落中轴线建筑高低错落、互相钳制,室内设计在空间面积、空间高度上构成巨大反差,可谓张弛自如,这些空间组合在一起,抑扬起伏,即便未能身临其境,也能够非常强烈地感受到空间变化形成的丰富效果。

宁寿宫花园中的叠山做法使用的非常丰富,第一、三、四进院落中的假山上均设有登临路径,而第三、四进院落中的假山最为集中,更有穿假山洞穴和隧道,为径,为室,为厅。但是由于紫禁城中用水收到极大限制,园中仅仅借鉴了更重要的中国传统园林观念之——曲水流觞的做法,在第一进院落中的禊赏亭中采用了曲折细流。一般而言,叠山往往用以营造野趣,屏蔽视线,而宁寿宫花园中的叠山则在这两个基本功能之外担负起了围合小尺寸空间形成对比映衬,创造出一种无穷的空间变幻效果。
   建筑布局与形式设计也是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要素。前两进院落仅有撷芳亭、旭辉庭设于不高的假山之上,其余都采用单层建筑,形成基本方正、左右呼应的格局,追求较为活泼的效果。在后两进院落中,除了假山上的亭子和作为附属建筑的游廊、耳房,八座主要建筑中的五座都在两层以上。在三座单层建筑——三友轩、玉粹轩、倦勤斋中,倦勤斋的室内还采用了仙楼做法,形成了两层的室内空间。如果我们看一看花园的整体剖面,便能够直观地体会建筑群乐章般的起伏效果,及其背后铺陈和高潮的设计手法。
   说宁寿宫花园是内檐装修的宝库,首先是指其中精美绝伦的罩隔及其装饰做法。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君主,乾隆确实是非常的幸运,他的前辈已经把帝国带入了一个组织健全而稳定发展的阶段,而他,也确实遇到了可以缔造辉煌和享用辉煌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认为乾隆皇帝风度优雅、好尚精美、热衷艺术,他在那个清代最为繁荣的历史阶段,耗费了大量的财力,实现了自己的审美需求。如果我们追踪这位皇帝的生活轨迹,不难发现他通过南巡和深入接触汉族士大夫,形成了颇有“汉风“和”南风”印记的工艺美术偏好。因此,将和平繁荣的帝国比喻成描绘这个内檐装饰装修宝库的画布,而将汉族士大夫文化比喻成这张画最常用的色彩,应当是确有道理的。
   乾隆的祖父康熙皇帝曾经下过大气力来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乾隆则对外来的艺术情有独钟。今天宁寿宫花园的通景画之所以珍贵,不仅由于它们得以保存下来,更因为这些建筑中大型绘画作品是如此丰富、如此集中。早在花园建成之前,郎世宁便已去世,通过档案记载判断,花园中通景画的作者主要是这位西方绘画大师的弟子们——王幼成便是其中突出代表。
   与文人花园和其他皇家园林不同,宁寿宫花园采用了一种极为奢侈的方式来展现财富和品味。在庭院中,极其丰富的陈设和陈设座便是这种做法的集中体现。至今保存有很多配有陈设座的庭院陈设,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陈设座或残缺不全,或倾倒弃置。据此判断,在乾隆时期,庭院陈设的密度是远高于今天所见的。传统造园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将不同人群的不同想法融入到园林设计当中,其中文人的观点尤其受到尊重,所谓”三分工匠,七分主人”。
   宁寿宫花园建筑中相当数量的贴落和匾额在历史上未受到人为扰动,仍然处于其原来的位置上。一些贴落已经从原位脱落,其中尚有部分贴落原位能够参照墙面痕迹辨认出来。一些贴落和匾额系近代补配或从他处移来。故宫博物院退休专家傅连仲先生曾经亲身经历众多故宫文物的陈列、收藏、移动的过程,他回忆宁寿宫倦勤斋中的部分贴落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为接待重要领导莅临参观而从库存文物中挑选来的。
   在通常意义上的汉族文化之外,乾隆对于汉族风格的室内设计时尤其偏爱的。这种偏爱是如此的强烈,以至于他早就将祖父的一些教诲当做了耳旁风——而祖父对乾隆的影响恰恰又是如此之深。从童年开始,弘历便得到了康熙皇帝的特殊宠爱。正是康熙皇帝将大清帝国领上了稳定和繁荣的道路,也正是康熙皇帝给予了儿孙们一段“断不可做套房”的训诫。不过从乾隆的父亲雍正皇帝开始,已经没有人在装修他们的宫室的时候真正想到这段祖宗的教诲了。亲身经历过康熙教导的乾隆,在这个方面极大地起到了为汉族式样室内设计推波助澜、甚至是领导潮流的作用。
   
乾隆皇帝生前就为宁寿宫花园的功用立了规矩,“其宫殿,永当依今之制,不可更改”,对于他的后世子孙们确实具有相当的约束力,这也是宁寿宫花园得以保留至今的重要历史原因。除了乾隆皇帝,其后各朝皇帝也在宁寿宫花园留下了自己的印记。嘉庆皇帝曾多次来到宁寿宫并在花园中休息,花园建筑内现存的御笔贴落主要出自他的手笔;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皇帝与宁寿宫花园的关系并不密切;光绪时期,由于慈禧太后居住,宁寿宫又一度重新成为了太后宫。
   两淮盐政李质颖承办了宁寿宫中景福宫、符望阁、萃赏楼、延趣楼、倦勤斋五处装修,其中景福宫以外的四处在宁寿宫花园。随后又承办了阅是楼东梢间方窗等项造作。如此,我们可以理解宁寿宫花园的符望阁、萃赏楼、延趣楼、倦勤斋四座建筑为什么具有尤其精美的内檐装修,这些装修具有罕见的玉片、瓷片、驼骨、玻璃画、竹黄、竹丝装饰,并施用了南方擅长的漆器工艺。
                             (此宝座原位于宁寿宫)

南方工艺以精美细腻著称,南方工匠所偏爱的材料范围广泛,包括了竹、玉、珐琅、瓷器、玳瑁、铜器、漆器,及各种硬木镶嵌。这一切在当时的宫中也属稀有。有雍正皇帝一段谕旨可作参考,他当时讲“朕看从前造办处所造的活计好的虽少,还是内廷恭造式样,近来虽其巧妙,大有外造之气。尔等再造时不要失去内廷恭造之势。”他没有亲身感受到江南格调,他的主要审美情趣也是基本排斥江南风格的。把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对于内檐装修的要求排比起来,这条从满洲传统风格逐步走向对新奇风格的追求的轨迹是多么明显,又是多么有趣。
   宁寿宫花园具有浓厚的乾隆个人色彩,反映乾隆的精神世界。他所在的宁寿宫一区也是唯一现存的太上皇宫,宁寿宫所贯彻的指导思想也都出于乾隆皇帝本人。也正因如此,宁寿宫花园恰当地被称俗称为乾隆花园。说道乾隆归隐的原因,历史记载是非常明确的,毋庸赘言;但说道乾隆对他归政后的生活设想,则反映在了宁寿宫整体布局之中。
   首先,可以说乾隆得到他继任者的绝对尊重,即使在训政期间也在帝国中拥有绝对权威。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宁寿宫因而被规划为紫禁城核心区的缩影。

其次,乾隆在宁寿宫花园中填满了他所钟爱的花园的片段、建筑和室内装修装饰,在这一点上,乾隆无疑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怀旧情绪,换言之,或许是期冀在归政后仍然可以在同以前一样的生活空间中,过着同以前一样没有羁绊的生活。无论是对建福宫花园的追访,还是照搬长春园含经堂的做法,都是这种情绪或者说是期望的直接反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