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员工激励没有效果?原因是你挖了这5个“巨坑”!

 永续智慧馆藏 2016-08-15

员工激励没有效果?原因是你挖了这5个“巨坑”!

文/跟谁学

激励下属一直是个很重要的管理话题,工作积极主动,一直以来都是各个单位追求的梦想,领导最喜欢用的人,工作积极性高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各个层级的管理者而言,都在想方设法激励下属,激励无非两种:物质激励,给钱,精神激励,表扬。激励方式花样百出,各有千秋,大家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多讨论。

但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钱也给了,夸也夸了,他们怎么还是不够积极呢?这就是今天我想提醒大家的一点,在激励下属时,除了要多奖励外,还要注意少挖坑。一旦你无意中挖了这些坑,整个团队都可能会陷在里面无法脱身。下面就列举一些有代表性的坑,这些坑跟管理制度无关,跟管理者的个人性格有关。

01 巨坑一:不懂装懂瞎指挥

一般说来,下属会比你年轻,他们的格局见识也许不如你,但在跟工作相关的专业领域,也许远胜过你。马云在许多公开场合都表示自己对互联网技术一窍不通,但这并不妨碍他做一个互联网科技公司的老大。

年轻人会尊重有阅历的领导,会佩服有远见的领导,同时也特别反感装X的领导。很多管理者都会犯这个低级错误,明明自己在这方面是个门外汉,非要冒充内行,时不时地就对下属指手画脚,要这么办得那么做,瞎指挥一通。

下属碍于面子也许不会当面顶撞你,但私下里一定会吐槽你,在嘲笑你装X时,也会觉得工作没劲。看看里约奥运的那些世界冠军吧,世界已经是90后的了。不懂就不懂,没什么丢人的,交给懂的年轻人去办就行了,你就别瞎指挥了,一群专业人士让一个不懂装懂的人折腾,很伤士气啊。

02 巨坑二:揪住小辫子不撒手

有的人由于害怕失败,会把下属的失误看得很重,甚至无限上纲上线,隔三差五就拿出来教导别人“你看xxx就在这件事上犯了错,你也要引以为戒”。一个想做出成绩的领导,一定会给下属足够的试错机会。有了想法,只要能有让工作做得更好的可能性,就鼓励下属大胆去做,做好了,你得奖,做砸了,我来扛,这才是霸道总裁的画风。

然而这些只存在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里,现实工作中,却是不少领导把下属的失败都毫不留情地推到当事人身上。十件事情,只要你做砸了一件,其它九件就被自动屏蔽,所有的压力和责任都压到你一个人身上,把原本再正常不过的“胜败兵家常事”演化成整个团队的鸡飞狗跳。

闭着眼睛用脚趾头想一想都能明白,在这样的领导手下,你还会积极主动干活吗?干活多,出错就多。想不出错,就别干活。

03 巨坑三:乾纲独断油盐不进

工作中遇到难题了,甲乙丙丁纷纷献策,你根本不鸟,乾纲独断,做出了自己的决策。效果好不好且不追究,你这种油盐不进的态度,就是给了下属积极性的命门处来了狠狠的一刀。

下属为何会积极,是因为他们想得到领导的赏识,能有更美好的未来。第一次提建议,你不采纳;第二次提建议,你不接受;第三次提建议,你仍不鸟……然后,恐怕就没有然后了。

既然提的建议都没用,那我为什么还要提建议?既然不用提建议,那我为什么要去思考那些难题呢?得嘞,我先去凉快会儿吧,等着接受领导的工作命令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

此情此景,你还好意思提下属的工作积极性这个话题吗。

04 巨坑四:好大喜功不切实际

工作时我们提倡“高标准严要求”,但标准再高,不能高到天上去,要求再严,不能失去理智。有些领导好大喜功,为了在上级面前博得好印象,不过脑子地制定一些不切实际的工作目标,这也是对下属积极性的极大打击。

没错,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这个世界是由有想法的人在推进。就像当年的毛头小伙孙正义在软银刚成立时,就站在一个破箱子上说要在5年内把公司做到100亿,结果……把仅有的两名下属都吓跑了。当然,现在孙正义成功了,这反而成了一个正面案例,但你可知道,有多少公司死在不切实际的目标上,不计其数。

所谓目标,是跳一跳能够得着的东西,而不是科幻小说。制定那些看起来无法完成的任务的人,要么是不世出的绝代天才,要么就是一个搞笑的傻X。不管你是哪种人,你的下属大多是正常人,跟着你瞎闹的人怕是不多。

05 巨坑五:有事没事就开会

工作中开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决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所以会议的第一宗旨,一定是效率。可是有的领导似乎特别享受会议,他们喜欢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喜欢看大家投来敬畏的眼光,喜欢听大家轻声软语点头称是。一旦领导有这爱好,团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工作是得花时间来做的,很多鸡毛蒜皮的事情,要么不严重,要么不普遍,只需要跟个别人当面沟通5分钟就能解决问题的,为毛非要花半天时间开会讨论呢。而所谓的讨论,其实就是领导一个人在上面喋喋不休,下属则在下面因时间被无聊耽误而暗暗骂娘。

会议的确是管理者的一项日常工作,这是个技术活。一个好的领导,一定是一个会开会的人,每个会议都简洁而卓有成效。而一个有事没事就开会的领导,往往会带出一个拖拖拉拉、毫无斗志的团队。

06 巨坑六:说话不算话

大家有没有干过类似这样的事情:这个月是业务旺季,你带领团队搞了个誓师大会,要求从上至下奋斗30天,并说业绩好的人可享受带薪休假的待遇。一个月后,的确有那么几个业绩好的人,但公司整体业绩一般,你压力山大。这时有人提出要带薪休假,你火不打一处来“公司压力这么大,这个时候你还想带薪休假,不想干了?”

你的逻辑也许没问题,因为公司困难,但你的人品有问题,因为言而无信。诚信,是管理者的一项基本素质,要么不承诺,一旦承诺就要兑现,否则,你的话也好,你的人也好,都会失去威信。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明年你再组织誓师大会,鬼才会相信你的话呢,大家该干嘛干嘛,为什么要奋斗30天。

领导说话不算话,是伤害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良药”,你如果想搞垮某个团队,没事就打个白条吧。

以上谈到的几点,其实都属个人魅力的范畴。作为管理者,除了要制定合适的管理制度外,还得把个人魅力整起来。当然,这些魅力与性格息息相关,想改可得花大工夫才行。

总而言之还是那句话,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当团队出了问题,下属出了问题时,根子不在别处,要么在管理制度上,要么就在你身上。

往期职场&管理相关文章推荐:

管理者的10条“军规”!看看你符合几条?

10人公司怎么管,100人公司怎么管,1000人公司怎么管?

员工不上进混日子,可怎么办? 5个方法,帮你提高员工执行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