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的里阴证(太阴病)

 半癫大师 2016-08-15
冯世纶
正文:
第一节 怎样判定太阴病
前已论述,里证亦有阴阳二类,《伤寒论》谓为阳明者,即是里阳证,而谓为太阴者,即是里阴证。
主提纲: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是说病在里,胃虚饮聚,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胃肠之里不但有寒饮,而且不能收持之,故自利益甚;寒气下趋少腹则腹自痛,寒气不下行则痛自止。太阴病宜温不宜下,若不慎而误下之,必使胃益虚而饮益聚,甚则恶化出现胸下结硬。这里提出太阴病的概括特征,凡临床见此特征者,即可判定为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
辅助提纲: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是说凡病自下利而不渴者,均属太阴病。其所以不渴者,即因胃中、内脏有寒饮的关系,治以宜服四逆汤一类温中逐寒剂。又下利为阳明、太阴共有证,热则必渴,寒则不渴,这里提出自利不渴,以示与阳明区别。
这里要注意,阳明和太阴,病位都是在里,为在同-病位的阳证和阴证。阳明多热多实,太阴多寒多虚,是病位同在里的阴阳相对的证。

第二节 太阴病治则
仲景对太阴病的治则论述很简明,即“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即宜用温中祛寒的方法,并指出,忌用下法。
这里应特别注意,经方所示,一般邪在表,病情轻而易解,病入里则病情重而病难疗,不论是阳证(阳明病)或阴证(太阴病)都易现危重症(当然也有一般的轻症)。如里阳证阳明病多见:“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212条)、“谵语、有潮热”(215条),为大承气汤方证;又如“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219条),为白虎汤方证,皆是里阳证已波及神志的重证,不及时治疗当危及生命。
里阴证原本正气虚衰,如邪盛入里,正不胜邪,则危在旦夕。试看四逆辈皆在回阳救逆就可明了。如《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逆冷者,四逆汤主之”。第389条:“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第390条:“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主之”。这些方证都是人体正气、阳气虚衰而邪气强盛入里,势已危及生命,治疗已不能迟疑,必须大剂回阳救逆方可有一线生机。
当然临床也常见并非危重的太阴病,而呈现慢性的、一般的里虚寒证,如小半夏汤方证、大半夏汤方证、旋覆代赭汤方证、茯苓饮方证、吴茱萸汤方证、理中汤方证、大建中汤方证、干姜附子汤方证、附子汤方证、四逆汤方证等,这些易于治疗的较轻的太阴病,而从经方的归类分证来看,太阴病多属危重,病之死多在太阴,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亦多现太阴病。
总之,仲景在太阴病所论述的方证多是急救、危重证。

第三节 太阴病常见方证:略(详见《解读张仲景医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