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内密探丨内分泌科的四大“奇案”!

 渐近故乡时 2016-08-15


「大内密探」第4期:看病如同破案,病房和门诊就是案发现场!


作者:依雪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您爱看探案小说和港剧吗?自从走上医学这条不归路,很多医生发现看病就如同破案,要想找到疾病的真相,除了要依赖重量级的辅助检查外,耐心细致的观察、敏捷发散的思维也是必不可少的。


那些关注细节的医生总能比别人找到更多问题的症结,而经验也很重要。今天就来讲几个医生身边发生的小故事,看看你身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穿白衣的福尔摩斯”。




奇怪的低血糖


一天,一位朋友带他母亲来找我看病,说他的母亲因为反复低血糖住院,在当地医院诊断不清,想来我们医院住院检查。


病人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女性,基础疾病只有高血压,一直服用硝苯地平片。最近一个多月先后三次因低血糖住院检查治疗,低血糖发生时间与进餐关系不大。每次住院十多天,住院期间血糖稳定,出院两三天就又出现低血糖,轻的时候补点糖水,严重时意识不清,就送医院抢救,血糖最低2.2mmol/L。反复询问,病人近期没有用过其他药物,家中也没有糖尿病的病人,没有误服降糖药的可能性,也没有服用保健品。


老人看上去面色不错,精神、食欲都正常,查体没有发现什么阳性体征。


看了基层医院的检查结果,常见的低血糖原因基本都查了,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皮质醇节律、胰岛素释放试验、糖耐量试验,以及胸片、腹部彩超、肿瘤标志物等等,没有发现问题。


看到这里,您觉得可能是什么原因呢?反正我当时是想不出来。没有办法,收住院查吧。


开好了住院证,朋友准备去办手续。老人拿出了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身份证,但同时还放着一个小药瓶。


“这个是什么药啊?”我问。


“这个?是我的降压药。”大娘回答:“每天都得吃,不吃血压就高了。在医院的时候护士给发,不用我的,回家才吃。”


“哦。”我习惯性的顺手拿起瓶子看。


是格列苯脲!瓶子上面四个不大的字让我瞬间惊呆了——我怎么想也想不到,反复强调不可能吃错药的背后竟然是这样的真相。


原来,老人的邻居向老人借了一瓶降压药,结果把自己吃的格列本脲当成硝苯地平片还了回来,不识字的老人看外观差不多,以为是自己吃的降压药。所以,一吃药就低血糖,住院后医院发药,血糖就不低了,出院一吃自己的药就又低了——药物性低血糖,查别的原因当然没有了。若不是多看这一眼,恐怕要等这一百片格列本脲吃完才会结束这场闹剧。


手指上的高血糖


有位老大爷,住院住了十多天了,病情明显好转,出院那天,老伴带着小孙子来看他。老大爷硬要老伴也测测血糖,怕她也血糖高。结果一测,18.9mmol/L 。老两口吓坏了,大爷找到我非要让老伴住院。我只好请示我的老师,大娘上个月体检化验还不高,怎么突然就这么高了呢?老师没有给开住院证,而是让我去问问大娘测血糖前有没有洗手


测血糖前要洗手,一般病人很少这么严格的去做,这个很重要吗?我将信将疑。但是一进病房,就看到大爷的小孙子闹着还要吃小点心,大娘就用拇指和食指给他捏了一个,小点心的外面包着均匀的糖霜。看着大娘的动作,我瞬间明白了老师的用意。沾了糖霜的手指血糖能不高吗!


如果说上面的小故事要靠细致的观察,耐心的询问,那下面的小故事恐怕就和临床经验关系比较大了。


输出来的高血钾


一次,收治了一位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的患者,血钾2.2mmol/L,按常规我给他口服结合静脉补钾治疗。补充了6g氯化钾后复查了血钾,化验结果报回却让我很吃惊,6.3mmol/L。


按照以往的经验,2.2 mmol/L的血钾补6g氯化钾,不可能这么快就补成高血钾,况且,病人的肌力并没有完全恢复,尿量也正常。怎么办?——要按临床症状继续补?没有胆量,毕竟化验单报回了6.3mmol/L的血钾;按高血钾处理?可怎么看怎么不像。于是我请示了我的上级医生。


老师干脆利索的下了三个指示:第一,问化验室标本有没有溶血;第二,复查心电图看有没有高血钾表现;第三,问护士是不是从输液一侧的胳膊上抽的血。


执行以上指示后结论很快明了:心电图还是低血钾的表现,真相是实习护士看输液侧的血管好扎,就在输氯化钾的一侧胳膊上抽了血,导致抽到的血标本受到补钾液体的影响


“尿在膀胱中”


有一次,一位糖尿病肾病合并心衰的患者住院,按照医嘱要记录出入量观察病情。经过几天治疗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一天值夜班,护士汇报说白天入水量1800ml,但患者小便只有200ml,白班大夫已经分两次给了40mg呋塞米,却还是没有尿。


“不会又心衰、肾衰了吧?”——我担心的很,赶紧到病房,却发现患者正在吃饭,有说有笑,精神很好,心率、血压都很平稳,浮肿也没有加重,怎么会没有尿呢?老师进来查房,了解了情况后,意味深长的对我笑了笑,说了一句话:尿在膀胱中。


我心里想,老百姓都知道尿在膀胱中,还用您说啊。不对!尿在膀胱中!我恍然大悟。尿在膀胱中,不是没有尿,是尿不出来了,病人有神经性膀胱,出现膀胱尿潴留了。立即做了腹部体检,果然,下腹正中膀胱区好大隆起。


总结:


经验的积累有赖于从医时间的长短,但细致的观察、发散的思维就是从新手开始就要培养的习惯了。具备了这些素质以后,你也会成为穿白衣的福尔摩斯。


小编提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