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科手术治疗良性继发性气管食管瘘有效可行

 渐近故乡时 2016-08-15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s, TEFs)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一般系由于先天性胚胎发育异常形成气管与食管间由瘘道相连通,约半数患者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和肺发育不全。而良性继发性气管食管瘘主要多见于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多种原因可能导致气管后壁的损伤、坏死,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之间的异常通道,即气管食管瘘。 

在需长时间机械通气患者中发生 TEFs 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临床处理十分困难。对于良性 TEFs 患者,首选外科手术治疗。来自巴西圣保罗大学医学院医院心胸外科的 Benoit Jacques Bibas 教授及其团队,在外科治疗良性 TEFs 上有丰富的经验。

他们对在其中心行手术治疗 TEFs 患者治疗结果进行了一项回顾性研究并分享了他们的诊疗经验,其成果发表在近期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杂志上。 

该研究纳入 2005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被诊断为良性继发性气管食管瘘患者共 20 例,最常见病因为气管插管损伤(16 例), 其余为气管食管损伤和感染,其中位瘘口长度为 9 mm。手术入路多采用颈部切口入路和颈胸骨劈开入路。手术采用气管部分切除重建、喉气管切除术、气管膜部部分切除修补和食管缺损修补等多种方式,其中食管缺损部分行双层缝合。 

该入组病人中 11 名行气管部分切除重建术,切除中位长度为 3 cm。7 名病人需行术中气管切开。95% 病人瘘管修补成功,并发症发生率为 55%,死亡率为 5%,其中 3 名病人出现复发性气管狭窄,均采用硅胶支架治疗。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 27.9±22 个月,所有患者截至数据收集完成时均正常经口进食,未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继发性良性气管食管瘘通常多见于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且其手术治疗十分具有挑战性。虽然在其他文献报道中继续性良性 TEF 修补的成功率不尽相同,有报道指出瘘口复发率最高可达 11%。但该研究中心认为,对于初次 TEF 修补失败的病人仍应考虑外科手术修补。

而对于手术是否需要切除部分气管和(或)食管仍具有争议,因为这会导致更高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另外对于 TEF 病人是否需行气管切开及在术前是否需要行支架封堵仍未能下明确定论,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该研究表明,外科治疗良性 TEFs 有效可行,然而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能轻视。由于 TEF 是一种相对少见的疾病,进行前瞻性研究的难度较大,在未来有必要进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来更好地分析其外科手术转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