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NAS发表北师大课题组最新成果:“告别忧虑,催产素-帮你重拾乐观的荷尔蒙”

 liyu_sun 2016-08-15


www.jijitang.com



picture from 500px by Bryan Gettman

原创文章首发于唧唧堂,作者:唧唧堂研究人木子琉璃 


2016年8月1日PNAS刊登北京师范大学马燚娜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揭示催产素对人类信念更新的作用。


告别忧虑,催产素——帮你重拾乐观的荷尔蒙


“这是最好的时代, 也是最坏的时代。” 在100年前狄更斯所说的话,照搬到今天的世界,似乎也算不上不贴切。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丰裕的物质生活,纷繁炫目的思想、艺术冲击的我们,同时也经历着自然灾害,疾病侵袭,恐怖主义等各种糟糕事件的随时拜访。我们或淡然,或惶恐地学着习惯这一切,乐观主义正是大多数人用于一以贯之的恒久法则。而乐观偏差,也叫作非现实乐观主义,即在面对多样的社会消息时,人们会选择性的接受好消息,而避免甚至忽略那些讨人厌的信息。这种保护性的学习方式引发了很多相关学者的研究兴趣。


最近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McGovern脑科学研究院的马燚娜课题组发现,催产素(Oxytocin)这一从远古进化中保留下的神经肽物质,可以提升人们的乐观偏差,并且这种作用会在高抑郁或焦虑的人群上更明显。这一研究在2016年8月1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在线发表,揭示了催产素在人类乐观信念形成与更新中的作用,也是验证马燚娜课题组提出的催产素的社会适应模型(Social adaptation model, Ma et al., TiCS, 2016)的第一个实证研究,提示催产素在社会适应中的作用及在抑郁症患者上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普遍存在于人类身上的乐观偏差


什么是乐观偏差?


人,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其生存与发展都受到社会环境的决定性影响。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我们需要获取社会反馈,并据此来改变自己的想法和调整行动。既然这样的学习过程非常重要,我们可能会假设大脑对此会进行准确无偏的加工。然而,事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人们对社会信息的学习表现出了一种广泛的乐观偏差,我们常常会更倾向于学习那些比我们预期好的信息,而忽略甚至忽视那些比我们自己的预期差的信息。(例如,几乎每一对新婚的夫妇对于未来的憧憬都是十分美好的,即便他们知道近年的离婚率在不断攀升;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才华横溢的,尽管他们知道每年的中考、高考升学率;几乎每一个有烟瘾的人都知道,抽烟有可能导致肺癌,但是他们永远相信自己不会是倒霉的那一个。经典社会心理学中,这种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优于平均水平的认知偏差也叫做优于平均效应 (above-average effect)。)



而研究者们会怎么捕捉动态学习过程中的乐观偏差现象呢?


实验任务的情景举例


想象你是这个实验的参与者,那么在研究者们的实验里,你会遇见如下两个情景之一:


第一个:你认为老年痴呆会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是X%,然后得知在在大样本调查里,这个事件发生在和你相似人群中的平均可能性是X+20%,你现在觉得你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得老年痴呆呢?


第二个:你认为老年痴呆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是X%,但是这个事件发生在和你相似人群的一般可能性是X-20%,你现在觉得你有多大的可能性会得老年痴呆呢?


在这两个情景中,你需要根据外界的信息来改变原有的想法,做出新的判断。这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学习过程。


一般的人在这两个场景中会怎么表现呢?在第一个场景中,信息告诉我们,老年痴呆比我们想的更容易发生(多了20%)。这对于我们来说也许是个“晴天霹雳”,心理学家们发现,我们在这种情况下会较少改变自己的想法(比如,朝着坏的方向只调整了5%,将自己的想法更新为X+5%)。而在第二个场景中,我们发现老年痴呆没我们想得那么容易发生(少了20%)。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意外之喜”,心理学研究中,我们会朝着好的方向大幅度地调整了原来的观念(比如,改变了15%,将观点更新到了X-15%)。


这个例子很好的解释了一句俗语“人生虽坎坷,总是欢乐多”——因为在接受环境的信息时,我们存在一种乐观偏差:我们更容易学习我们想要的反馈,更不愿意学习我们不想要的那些。


研究发现,这种学习偏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帮助我们维持自信心和缓解焦虑,让我们更快乐并且更快地融入社会。而缺乏乐观偏差则很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出现。轻度抑郁症患者在收到好坏消息后会表现出更均衡的学习模式,而重度抑郁症患者甚至存在着相反的悲观偏差:他们常常更多的学到了坏消息而忽略好消息的影响,觉得事情比自己想得更糟。因此,乐观偏差这种不对称的学习方式其实是我们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



为什么要研究神经肽催产素在其中的作用?


催产素(Oxytocin)是一种由下丘脑分泌的具有古老进化意义的神经肽,对大鼠、猴子等不同物种的配偶、亲子、社会关系有重要作用。2005年《自然》Nature发表了鼻喷催产素促进人类信任的第一篇研究之后,研究者们开始密切关注催产素在社会认知、情绪加工中的作用。鼻喷催产素的大量研究表明,催产素增强了亲社会行为,促进了积极的社会交流。2016年2月马燚娜课题组在《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上发表了催产素的社会适应模型(Social adaptation model,Ma* et al., 2016),提出催产素是促进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重要分子。


如前文所述,乐观偏差是一种在学习社会信息中普遍存在的,具有适应意义的重要认知方式,所以马燚娜课题组将焦点首先聚集在了催产素对乐观偏差的影响,以此作为催产素社会适应模型的实证验证开端。另外,催产素在近期被用于抑郁症、焦虑症、孤独症这些社会适应不良群体的临床治疗中,所以研究者们也想知道,在不同抑郁焦虑水平的人们身上,催产素提升社会适应的效用是否会因人而异,催产素改善抑郁症的悲观认知偏差的潜在可能性又有多大?



催产素效应的选择性


研究者们采用了和上述示例场景类似的信念更新任务,来参加实验的320名中国大学生参与者们会鼻喷摄入催产素(Oxytocin)或者安慰剂(Placebo),然后在等待40分钟(以让催产素的效应达最优)后完成任务。具体来说,他们需要首先评估未来经历不同负性生活事件(比如癌症、肥胖症、失业等)的可能性,然后在获得社会信息反馈后再次进行评估。为了排除药效对其他无关因素的影响,在任务结束后,参与者们还需要测验对于反馈信息的记忆,并且评定当下的情绪状态。


在三个独立的实验中,研究发现了鼻喷催产素(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of oxytocin)让人们更大程度地学习了好消息并随之更多地改变了自己的信念,而减少了人们面对坏消息时信念更新的程度。揭示了催产素在人类乐观信念形成与更新中的作用


催产素提升了人们的乐观信念形成


另外,研究者发现催产素影响乐观信念形成与更新的效应在抑郁/焦虑特质得分较高的个体更明显,揭示催产素对社会适应不良个体有更大的作用,这样的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催产素社会适应功能的模型,也提示了其在抑郁症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抑郁症的关键特征是悲观的认知偏差,而探针似的催产素或许正是对症下药的良方,可以帮助这些社会功能不良的人群重拾乐观的加工模式。这一发现提示了催产素运用于抑郁症、焦虑症的可能性及其潜在机制。


研究提示了催产素在抑郁症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催产素到底是通过什么认知渠道起作用的呢?


为了捕捉到个体进行信念更新时更精细的认知过程,研究者还对两阶段信念更新任务进行了创新性改变,创设了对自己判断的自信程度、对反馈信息的接受程度的判断。

实验任务的创设性改变


研究者们发现,催产素在乐观偏差中,除了影响基本的观念改变,也影响了自信和接受程度这些二级元认知(second-order judgment)的动态更新过程,并且积极信息导致的自信程度改变正是催产素提升乐观偏差的媒介。也就是说,催产素的作用机制在于:让人更信任好消息,并且收到好消息后更容易提升自信程度,因此产生了更多的乐观偏差


总结与展望


这项研究为催产素的社会适应模型提供了最直接相关的行为学证据。研究者们后续会继续挖掘社会适应模型,进一步系统地从个体差异和情景因素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验证催产素的效应,并揭示人们是如何适应社会的认知神经机制


参考文献:

Ma, Y., Li, S., Wang, C., Liu, Y., Li, W., Yan, X., Chen, Q., Han, S. (in press). Distinct oxytocin effects on belief updating in response to desirable and undesirable feedback. Proc Natl Acad Sci USA. 2016; published ahead of print August 1, 2016, doi:10.1073/pnas.1604285113


Ma, Y., Shamay-Tsoory, S., Han, S., Zink, C. F. (2016). Oxytocin and social adaptation: Insights from neuroimaging studies of healthy and clinical populations. Trends Cogn Sci, 20: 133-145.


PNAS论文链接: http://www./content/early/2016/07/27/1604285113.abstract


关于该研究团队的更多研究工作:http://brain./home/yinama/publications.html




唧唧堂研究人简介:木子琉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