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秀山教授:为什么还要读康德的书?

 chfluofangfang 2016-08-15


康德逝世以来的200 年间,欧洲哲学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从康德到黑格尔,已经有了一个飞跃,黑格尔以后,除了马克思的世界性革命变革外,在欧洲哲学范围内,也有相当的进展, 特别是 19 世纪到 20 世纪以后,欧洲哲学出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运动,影响之深远,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思路中,海德格尔又是独树一帜, 与尼采、基尔克特等,汇集于上个世纪后半叶的法国前卫哲学,正在扩展着自己的影响。欧洲哲学的晚近的发展,似乎已经离开康德哲学很远很远了。

然而,当我们不是按照实际的时间进程,而是按照哲学理论推衍的逻辑来看这个发展,我们就会感到,晚近欧洲哲学的运动,似乎仍在康德哲学的大的影响范围之内。对于理解这种新近前卫的哲学,研究康德哲学不仅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且还是必不可少的学养基础。


在这 200年间,康德哲学当然也受到很多的批评,许多批评也是很有道理的。譬如尼采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批评,说它的“自由意志”缺乏“创造”的力量,就是很中肯的。持这样批评态度的思想家,当然不是尼采一人,尼采是有相当的代表性的。

只是学术又经过很多年发展后的今天,或许人们会看到,康德道德哲学的“自由意志”,固然未能把它的“创造”性的力量充分阐发出来, 在某种意义上,使得理想与现实有所脱节;但是这种创造性意义,原本已进入到康德的视野,并未完全被忽视掉,而只是在某种程度上,被掩盖了。


康德既然在哲学理论上确定了“自由意志” 的意义,而又认定这个道的意义上的“自由意志”为“纯粹形式”的,不具有任何感觉经验的内容,那么他自然也就不能回避这种“形式”如何 会具有“被容”的问题。因为,他在知识论里所做的主要工作,正是要把“先验”知性形式(以及时空的先天直观形式)与经验的内容结合起来, 从而改造传统“形式逻辑”而使之成为“先验逻辑”。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想象,康德会允许他的道德理论终止于“纯粹形式”的概念之上。而康德的“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之间一个带有原则性的区别,正在于“自由”在“理论理 性”范围内,只是一个“观念-理念”,是没有经验内容的。而只有到了“实践理性”范围内,“自 由”才具有“实践”的能力,而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所谓“实践”的能动性,也就可以理解为 一种“创造”的能力,是“创造”一个新世界-道德世界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向他在“理论理性”里所做的那样,“理性”的能动性“限于”“理解认知”经验的对象。


这个思路,康德一方面在《判断力批判》里有比较详细的表述,另一方面,他把他的“实践理性批判”的工作,看作是引向理解“宗教-基 督教”的先声。其目标当是为“宗教-基督教”开导一种哲学的理解方式,使哲学有能力化解宗教的思路。这个思路,实际上已经为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发展比较充分地开发出来了。

这个问题,在晚近欧洲哲学的发展中,一直占有相当的地位,“自由”概念已是欧洲哲学中挥之不去的挑战。当胡塞尔谈到他的内在的绝对显现时,当海德格尔讨论他的“诗意地-存 在”时,无不有“自由”观念作为基础的支架来使自己的思想走在欧洲哲学的广阔道路上。更不用说,像基尔克特这样的存在主义者,以“ex-”使“人”的生存,从“万物”的实存中“剥离-脱 离”出来,使万物之实存的必然的锁链,产生“中断-断裂”,“人”使万物有了“跳跃-飞跃”。而 “人”的这种“自由-飞跃”,在基尔克特那里,同样具有“审美-宗教”等阶段和层面,并非空洞的“上帝之一击”。

人们更会想到,新近过世的对于康德有独到研究的法国的德勒兹。在他晚期的《什么是哲学?》一书中,提出“哲学为创造概念”的说法, 得到许多的重视。然而如果不是从哲学深层次意义上理解“自由-创造”,那么“创造概念”就会流于“生造一些谁也不懂的名词概念”(鲁迅批评过的)这类的意思,果如是,则“你鸦虎了吗”就会变成最好的“哲学创造”了。

说到这里,回过头来看康德,我觉得,使“自由”在“哲学”里安身立命,乃是康德哲学给我们留下的最为丰富的、尚待开发的遗产之一。我读康德的书,从大学开始,算来已经五十年了,断断续续,没有多少专门的研究,也不敢说就真的读懂了。但是我每读一次,总觉得有一些新的体会,常常恨自己:为什么以前没有看 (读)出来! 固然,哲学中许多古典著作,都会给你有常读常新的感觉,但是康德的书却有与众不同之处。


一般觉得,康德的书很难读,这也是事实, 康德著作的文字不很好懂,但是它的意思却是清楚明白的,是循序渐进的。康德倡导“批判哲 学”,而反对“独断论”,它决不叫读者死记硬背什么东西,而是按照理路,提出问题,然后顺着问题自身的发展,推衍开来,只要问题抓得对, 就能顺藤摸瓜,追问到问题的源头,从而抓住问 题的来龙去脉。所以,康德书难读,是形式的, 内容是清楚的,不必因文字的隔阂而却步。这是我常常对年轻的学者强调的
我的一点体会。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2004-11-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